基于缴费档次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分析
2019-11-16裴德良
裴德良
随着当前我国的城乡发展的速度加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也有着显著的提高,本文主要就缴费档次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关系以及缴费档次的划分加以阐述,然后就影响缴费档次选择的因素以及发展建议加以阐述。
一、引言
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结构的转型加速,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保障就显得比较重要。而在缴费档次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保障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完善之处需要加强重视,通过从理论层面展开深化探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二、缴费档次划分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
(一)缴费档次划分
缴费档次的划分主要是按照国务院所规定的,个人的缴费水平能够从十二个档次中进行选择,各个省市能结合自身状况在不同档次的基础上课进行适当的增加缴费档次,从当前对缴费档次的划分来看,主要有两个档次类型,一个是动态比例,一个是固定缴费档次。
(二)缴费档次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
缴费的档次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和城乡居保政策的计发办法相联系下,居民所领取的养老金主要是两个重要部分所组成的,一个是政府补贴的,一个是个人缴纳的。只要是参与城乡居保的,缴费的时间满了十五年后,在进行领取的时候就能得到政府所给的每月基础养老金补贴,其补贴的额度就是国家所在这一方面投入的力度大小有着紧密的关系。个人所缴纳的养老金积累额,是个人的账户,如个人每年所缴纳的养老金积累额,以及政府对不同缴费档次进行补贴的积累额等等。政府对不同的缴费档次补贴比较少,集体补助多数情况没有能力实施,集体补助也比较少。个人战鼓离析积累主要是以3%利率,这就很难保障增值,所以个人账户就成为主要来源。个人是承担主要责任的,而政府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所以个人缴费就成为对保障水平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三、影响缴费档次选择的因素以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建议
(一)影响缴费档次选择的因素分析
居民在选择缴费档次的时候受到诸多的因素影响,如个人和家庭的特征因素,文化程度高的人群企业工作参加城职保的倾向比较明显,保障的水平也更高。参加城乡居保的人群受文化教育程度相对低。再者养老观念因素产生的影响也比较大,居民的自我储蓄养老意识比较强,这就对参加社会养老有着替代效益,在对未来的养老担心程度上,年轻居民基本不担心,年纪大以及农村低收入人群对养老比较担忧。另外,从政策的认知因素方面对缴费档次的选择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是多数居民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的了解程度并不是很高,多数是不了解的状态。还有是在宣传上没有到位,宣传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二)缴费档次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发展建议
其一,政府层面。基于缴费档次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发展就要从多角度加强重视,从政府层面来说,就要能提高缴费档次。注重从制度的公信力提高以及宣传效果的良好呈现方面加强重视。这就要求政府方面要能在地方考核方面涵盖的指标要进一步的扩大化,通过多样的方式加强宣传让居民能自主的选择更高缴费档次。基层政府在宣传工作方面要对不同人群使用不同宣传方式,让居民能真正的认识到问题的关键。还要注重建立基础养老金动态调整机制,有条件的就要适当探索动态比例缴费的档次。政府要在这一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承受最大范围内加大补贴,也要让参保者承担自己的责任。通过建立相适应的缴费激励机制的方式,在合意缴费水平下实现最大补贴率。
其二,个人层面。参保者个人也要注重提高缴费的档次,要能把社会养老作为是主要养老方式,局面自身要积极转变养老观念,注重社会养老,要能够承担其应当有的责任以及义务。天宫社会养老在居民养老观念当中的地位,减少子女养老以及购买商业保险等带来的替代效应,保障年老生活。同时,参保者也要能主动积极认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障水平的不断提升,是需要多方面的力量参与才能够实现的,要能将社会以及政府和参保者的力量集聚起来,发挥各方面的积极力量,这样才能有助于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的水平有效提升。社会的大环境对参保者行为选择所产生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参保者自身的观念转变重视养老保险也是重要的基础,从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强化,才能真正有助于提高缴费的档次。
其三,其他层面。注重适当提高缴费的标准以及上下限度,将多缴多补,以及长缴多补的相关政策能够有效落实,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状况能紧密的结合起来进行提升缴费的相应标准,引入人们较高缴费档次早参保以及长缴费的机制,只有从这些方面得到了完善和强化,才能有助于发挥养老保险良好发展。除此之外,就要注重构建完善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这也是需要考虑的重点。
四、結语
综上所述,对于当前我国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发展来看,还有诸多层面的问题需要解决,要充分注重从新的发展角度出发,注重缴费档次的提高,加强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重视度,从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强化,才能真正有助于实际工作的有效落实。(作者单位: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