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生物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策略
2019-11-16李红艳
李红艳
生物学语言是用以描述、阐释生物体和生命现象的符号系统.它是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在自然语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工语言符号系统,具有明确性和单义性的特点.随着课改的深入,生物学语言在生物教学和生物学习中愈显重要.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生物学语言的表达和应用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谈一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的策略.
一、生物学语言能力表达的培养要求及意义
生物学知识和方法主要积淀于生物学语言之中,正是有了生物学语言,人们进一步认识纷繁复杂的生物界才成为可能.例如,学过植物形态解剖学的学生在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结构时,总是从根冠、生长点、伸长区、根毛区四部分结构和细胞的形状、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比较.在对某一生命现象有了认识之后,又必须将这一认识结果固定下来,而生物学概念、原理、代号等符号语言无疑是固定认知结果的重要方式.
二、学生语言表达常见失误分类
失误不是知识上的错误.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在生物学语言表达上,存在以下几类失误.
1.无主语.
学生在表达时,习惯想当然地默认主语,从而造成无主语的失误最终致错.这样的失误很常见,但往往被忽略.
2.无条理,无停顿.
如人在寒冷环境中,穿衣服太少.为增加产热,机体会出现的现象是?学生答:会穿衣服.
3.拖沓冗长,表达累赘.
如在解决实验题时,不知道对实验进行分组标号,在对实验器材或实验步骤进行描述时,书写的非常烦琐且还出现写重、写错等情况.
三、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几个策略
生物学语言在认知、交际、思维中都有重要作用,而学生在实际的语言应用中却时常出现失误.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1.教师的示范和对学生的语言培养不到位.2.学生没有重视自己的语言培养.
1.提高教师自身的语言素养.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问题是当前全体教师特别关心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首要任务就是分析教材和课标、分析学生,找到鲜明的、准确的语言来为学生建构知识表象和体系……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备课环节,分析教材,研究学生,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这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前提.
2.倡导民主课堂,让学生开口说话.
学生不开口的原因可能有:①学生对老师提的问题有畏难情绪;③老师“启不得法”;③学生担心自己答得不好被同学嘲笑.
学生不敢说,教师可以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凡能开口的不管对与错都应及时给以肯定鼓励,在学生初步养成敢开口说话,对举手答问养成习惯后,再提高回答要求,逐步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3.增强学科知识的积累,让学生能说.
学生不敢说,或言而不尽,更主要的原因是学科知识积累太少,不知如何说.积累学科知识首先是个方法的积累,在讲《基因的分离定律》中,我就先介绍“假说——演义”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任务是采用“假说——演义”的方法分析孟德尔有关分离定律实验之间逻辑联系,接着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并进行记录,最后小组代表发言,组员补充.这样,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交流对孟德尔有关分离定律实验的逻辑联系自然会渐渐清晰.
4.循序渐进,让学生会说.
任何技能和学习都要有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让学生会说首先要倡导学生会听,听懂了才能说.这就要求老师启而得法,才不至于对学生“启而不发”.其次,训練要由易而难,由浅入深.设计好完整的问题群,有步骤、有计划、有层次地训练.再次,介绍表达描述性语言、阐释性语言的方法.
5.组织多种形式,让学生说得精彩.
要多种形式推动学生表达的内驱力,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的兴趣,说的欲望.
生物学语言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方式和认知结构,是学生学习生物所必须要掌握的一种技能.在日常教学时,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对学生生物学语言的表达和应用能力进行全面系统地培养,不但要让学生成为能说、会说、乐说,还要让学生说得好,说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