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设计探讨

2019-11-16陈凤花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习题课习题高中化学

陈凤花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化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更应当注重对于学生思维模式的构建,在化学习题课上设定更加明确的教学目标,尝试着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多元化的解题方式,面对难题的时候积极寻求最便捷的解决办法.接下来,笔者将从三个方面简单介绍如何在高中化學习题课堂上进行更优质的教学设计.

一、明确教学目标,优化化学习题课堂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也背负着备战高考的巨大压力,所以,教师一定要增强教学目的性,为学生安排更加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化学习题课上为学生进行化学习题分析的时候也要从备战高考出发准备习题,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化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将所学习的知识转化为将来高考中的得分利器.化学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多多研究高考题型和高考大纲,围绕重点知识和热点题型设计化学习题课上的教学内容,并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辅导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打牢化学基础,从容面对高考.

学生在私下里进行练习的时候所遇到的题目可能五花八门,但是在化学习题课上,教师依旧要为学生准备具有代表性和鲜明特征的例题以供学生参考和学习.教师在为学生设计化学习题的时候,首先就要明确题目立意,根据化学课堂所教学的知识以及能力要求、情感态度等方面确立习题内容,每一道化学习题都应当有着相对独立而且完整的目标,学生拿到题目就大致知道考查的是哪方面的知识点.当学生能够将这些例题都理解透彻时,再进一步自主练习的时候,往往能够自主进行延展性思考,将各种习题课上所接触到的典型题目融合在一起,综合考量,完成解答.

二、鼓励学生思考,优化化学习题课堂

传统化学教师采取的是单向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几乎少之又少,更多的时候都只能在化学课堂上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虽然这样的化学习题课堂有利于教师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教导,但是与此同时,也容易让学生丧失对于化学学科的探究积极性.学生虽然能够学习化学题目解题方法,但是自身在解题过程上面投入的思考不够,自我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进而也就可能导致学生在遇到自己没有接触过的题目时,不知道该如何入手解题.因此,教师务必要给学生更加自由的思考空间,确保高中生能够在化学习题课堂上充分发挥思维探究能力,真正地从解答者的角度思考化学知识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关联.

教师在化学习题课堂上可以首先为学生描述习题,然后预留出时间,要求学生在这段时间内仔细阅读题干,熟悉题目中已经给出的条件以及题目最终要求的内容.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学生自身的思维也比较不容易受到束缚,为了求解答案,他们也会灵活运用所学习过的各种化学知识尝试解答,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作出正确答案的人数比例不会很多,但是他们思维得到的锻炼却是十分充足的.另外,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之间进行更频繁的互动,抛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思考、解答,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OH) 3的形成过程,或者是要求学生默写铁锅生锈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等,这样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三、丰富教学手段,优化化学习题课堂

教师在设计化学习课的时候要善于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来拓展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更为有趣、高效的学习环境,使得化学习题课更加现代化、科技化.因为化学变化很多都是分子级别的变化,教师仅仅依靠课本教材进行讲解,比较难理解,而且学校教学环境也不允许他们使用真正高级的化学实验设备进行反应过程的重现,如果教师能够用更加生动、具体的方式进行相对抽象的化学知识呈现,可以给予高中生更强的学习代入感.

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如何区分二氧化氮和溴蒸汽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互联网为学生找寻各种影视资源,帮助学生了解二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另外,课堂评价体系是一种在课堂上激励学生学习并且相对客观记录学生表现的方式,但是我国高校中课堂评价体系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教师在为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不仅仅要根据学生做题的结果进行评价,而且还需要多多关注学生的解答思路和过程,以此对学生多元化思维习惯的养成产生激励效果.

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化学知识,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因此,在化学习题课上,教师就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具典型性的题目,并且善于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辅助教学,不断尝试着与学生的沟通互动,构建更具活力与生命力的教学环境,切实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习题课习题高中化学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实现课堂高效的初中化学习题课教学策略
高效课堂之高中数学习题课初探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习题课应有利于学生真正实现“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