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党校科研评价激励机制研究

2019-11-16张建玲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27期
关键词:党校激励机制基层

张建玲

摘 要 在经济发展日益迅速的 21世纪,如何能够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完善和做好相应的基层工作,与科学的发展存在密切关系,在基层党校科研的过程中,做好相应的激励机制,对于促进自我提高自身主观能动性,乃至促进我们经济的不断发展,都具有相对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 基层 党校 科研评价 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D261.4文献标识码:A

1党校教科研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科研激励制度导向乏力

党校大多数是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成,有相当一大部分教师没有接受过严格的科研训练,科研能力较弱,加之部分党校的领导对教科研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随意性较大,有些甚至认为高职不需要做科学研究,只要搞好教学工作就行,重教轻研,这就使教科研工作没有真正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中,科研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激励机制的构建。

1.2教科研激励力度不够

目前,有不少党校也对教科研工作制订一些激励政策 ,但由于学校科研经费不充足,激励力度不够,而科研工作是复杂性劳动,需要科研人员在充分掌握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运用分析、推 理、演绎和综合的研究方法,进行创造性思维,得出不同于他人的研究成 果,需要耗用大量的脑力劳动和资金投入,由于激励力度不够,就显现不出它的优势,调动不起教师的积极性,激励机制也形同虚设,这就使得很多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更多是应付学校规定的科研任务,缺乏科研主动性和创造性。

1.3激励手段单一

目前,大多数党校教科研激励机制主要是采用物质奖励,体现在满足教师“物质需要“的一面,忽视党校教师内在的精神需求,手段比较单一,这就造成教师满意度低,缺乏作为教育者的归属感、责任感,影响了其投身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其后果可能会导致管理激励方式的低效或失效 。

2关于加强基层党校教科研工作建设的对策建议

2.1明确远景规划

(1)构建合理的考评体系,做到定性与定量、能力与绩效的有机结合。党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可操作性的教学科研制度,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要求,做到责、权、利分明。在教学上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每个新专题必须试讲,不能通过学校专家委员会评审的专题不能进课堂;每堂课讓学员对教师进行测评,根据测评率实行末位淘汰制;量化教学和科研任务。

(2)形成多元评价主体,合理运用考评结果。要形成学校管理者、同行、学员及教师本人组成的多元评价主体,包括自上而下的领导评价、专家评价、平行的同事评价和自下而上的学员评价及本人的自我评价,对教师的水平和能力进行评价。综合各方的评价,可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学科带头人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机制,对在教学、科研上取得突出成绩的在教研经费上予以倾斜,在晋升、进修等方面优先考虑,让优秀教师政治上有待遇、工作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

2.2加强制度建设

(1)在教学方面,设立课题招标制度,实行教学课题招标。按照课题发布、教员申请、提纲审查、现场试讲、民主评定、审核审批等程序,对所有主体班的教学专题都实行课题招标。把教员的教学行为纳入年终的评比,严格规范教员的教学行为。要求教员教学讲课必须达到该类型课程的基本要求,并且要求教员在无特殊情况下,均使用普通话讲课。设置教学质量检查小组,严格把控教学讲课的质量。定期举行教学比赛。每年举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校内教学比赛,连续两次排名倒数第一的教员取消当年参与教学的资格。改革教学形式。要求教员们在教学上大胆采取案例式、研究式等新型教学方法,且规定所有主体班的专题课必须使用课件进行教学,没有课件不得上讲台。

(2)在科研方面。设立学习奖励制度,鼓励教员多参加业务培训和社会调研,多购买书籍和订阅报刊,资助教员们参加更高层次学历的进修,以夯实教员们的理论功底,提高教科研队伍的知识水平。对调研工作进行任务安排,确保每个教员每年均进行15天以上的社会调研。设立按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对在县委、县政府参阅件上刊发的调研论文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

(3)综合方面。设置教员评定制度,定期进行教员职称评定。在经费上,对通过更高层次职称评定的教员给予大力支持。设立广言纳谏渠道,鼓励教员对党校教学科研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对经过考察研究后发现具有可行性的建议进行采纳。定期举行教学科研经验交流会,敦促教员对教学科研工作进行经验总结,促进教员间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整改提高。

3完善评价激励

(1)根据岗位设置的细化分工,明确各部门的责权关系,因人定岗。在考核机制方面量化考评,并根据考核的结果设置能者上,庸人下的人事制度,刺激党员干部在工作上的危机感。在考核评定期间,还要对评价考核者的主体责任进行明确,以保证其对党员干部考核评定的公平、公正、公开。

(2)设立并实施学员评教制度,让学员在每堂课结束的时候,根据课程质量和自身的知识吸收程度,当场给教员打分。设立教学专题讨论制度,要求全体教员对新出的教学专题进行共同讨论研究,各抒己见,对得出的专题教学方案或构思进行反复修改审定,制定激励机制,将科研成果与个人绩效挂钩,在提高科研能力的同时,又提高了党内人员的参与的积极性,也进一步提高党建水平。

(3)实行专家督导制度。聘请经验丰富的教授、专家担任督导员,实施对教学各环节的指导、监督和考核。发挥示范带头的作用,如带头参与教科研活动、带头参加学习培训、带头接受考核评议等。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对于任何教员都不搞特殊化,也不设统一标准,以给“后浪”一个“推前浪”的机会。

4保障科研条件

推动教研咨一体化建设,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上级党校的支持,尤其是党委政府为确保基层党校教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专项资金的投入。

参考文献

[1] 贺培华.基层党建工作机制的完善与创新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5(01):344-345.

[2] 冯萍.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激励机制创新探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4(12):47.

猜你喜欢

党校激励机制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党校网站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