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美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2019-11-16俞杰

青年时代 2019年27期
关键词:美术专业改革创新教学模式

俞杰

摘 要:为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美术人才,高校应当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更新教学理念与方法,去实施更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高校美术专业课程教学效果,让美术专业学生能够真正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成为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美术人才。

关键词:美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高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是对专业课程进行设置,美术专业课堂教学也不例外,需要充分结合新课程改革体系的要求,对教学大纲、教学目的、专业课程结构进行完善、调整,并且对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予以改革,才能够不断强化学生的美术专业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进而顺应社会时代的发展潮流,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专业美术人才[1]。然而现阶段我国部分高校在美术专业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主要对于此展开具体分析,同时提出对高校美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些许建议,希望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一、高校美术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理念方面

当前部分高校的美术专业教学理念依旧较为落后,存在诸多问题,而教学理念作为对教学活动形成直接指导的思想,高校一定要充分结合社会需求积极转变固有的教学观念,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美术人才作为美术专业教学目标。唯有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教师才能够在正确理念指导下去制定教学计划,创新教学方法,展开高效的教学活动。否则,如果教师依旧未能认识到美术专业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沿用老旧教学思想去展开教学,就难以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二)教学模式方面

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填鸭式”教学模式,并且将自己对美术的理解与技能完全“复制”给学生,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够体现较好教学效果,但是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并无益处,会导致学生的美术创作毫无个性与创意,很难适应社会需求,在激烈的人才市场中缺乏竞争力。

二、高校美术专业课程教学美术的改革与创新对策

(一)重构高校美术专业课程体系

高校美术专业课程改革需要与过去的教学模式融合,对过去较为单一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建,确保美术专业的学生能够成长为“应用型”人才,对整个高校美术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进行重新编制,对教学任务、目标进行调整,而教学方法方面则需要多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同时促进各个专业之间的融合,跳脱出过去太过封闭的状态,顺应社会时代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由过去培养单一创作型人才,转变为如今的综合型人才[2]。当前,各大高校在向应用型方向转型的过程中,对美术专业课程的设置还要把握好实用艺术与纯艺术的尺度、理论与实践技术的尺度、专业美术教育与应用型美术教育的尺度,结合社会与教育的实际需求去重组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二)转变高校美术专业教学理念

基于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改变,高校的美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首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提升学生的美术专业水平与综合能力素质。其中,综合能力素质是学生进而走向社会、踏足岗位的发展基础,在高校美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中处于核心地位。对于学生而言,仅仅有过硬的美术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唯有综合素养得到全面发展才能拥有更好的职业生涯,受到他人的肯定。

纵观传统的高校美术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大量教育内容是对美术技艺的传授,缺少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的文化内涵和创新能力发展受到制约,限制了学生的美术创作,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职业发展[3]。所以,在高校美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中,需要重视对学生观察力、创造力和文化知识的培养,帮助其实现全面发展,唯有综合能力素养得以提高,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才能拥有更宽广的发展道路。

具体来讲,高校针对美术专业学生除了要开设专业技能课之外,还要辅助开设可以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课程,如美术概论、美术史、美术鉴赏等一系列课程。同时,为了提高美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还应为学生提供教育学、历史学、哲学、文学等课程进行选修,并且在艺术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美术教学内容相结合,培养学生艺术传承意识,帮助学生在今后的社会中更好的立足。

(三)创新高校美术专业课程教学内容

部分教师会认为教学内容由教学大纲规定,无需进行创新,但是这里所讲的创新并非完全脫离既定的教学内容去重新编制,而是要基于教学内容去赋予其全新内涵,属于对教学内容的二度创造。教学内容的创新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保证教师具备良好的学科基础,还需懂得如何顺应社会需求发展去改变具体的教学策略。

例如,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去学习前人的绘画技术技巧,所以,美术专业课程中设置了临摹课,但是教师不能仅仅把知识简单的以前人作品的形式呈现,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去研究作品的创作背景,深挖作品的内涵,不仅能够与传统审美观念、造型技巧构成联系,同时又能撇开传统作品中的保守元素去汲取其中有助于创新的部分[4]。

又如,在写生训练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等,除了要对客观对象进行研究之外,还要懂得如何以艺术化的形式去表现对象,这一能力并不能片面地概括为学生的写生能力,更不能理解为照抄客观对象的能力,而需要基于对客观形态的感受去用艺术表现对象。总之,这种能力属于一种综合能力,包含学生的写生能力、默写能力、想象能力和对美感的感悟鉴赏能力,所以教师需要通过展开写生与创造性相融合的教学训练,对学生记忆与想象表现能力予以开发,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表现能力。

(四)改进高校美术专业课程教学方法

高校美术专业的学生都具备一定的美术功底,针对这一群体的教学活动,需要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去接收知识灌输,需要让学生以学习主体的身份去参与,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传达与情感交流,实现信息的获取。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依旧占据主导地位,但是要避免将自己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强行灌输给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重点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智力、情感等个性因素,为所有学生提供能够充分展现艺术才能的机会,在尊重学生情感表达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实现人生价值。

既然高校美术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要向激发学生兴趣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靠拢,那么教师就应当对教学方法有所改进。具体来讲,可尝试如下几种方法。一是问题导入法,通过提出问题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二是案例教学法,美术鉴赏同样是美术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可在课堂中展示出美术作品或视频,让学生通过解析与鉴赏不断培养自身的艺术欣赏能力,从中习得一些美术技巧,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三是任务驱动法,教师可充分结合美术专业学生今后的岗位实际需求去设置实践任务,例如,在动漫与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制定某个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利用所学知识去展开具体的作品创作,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完成。待作品完成后由同学与教师共同品鉴,并且让各个小组详细解说作品创作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尝试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美术专业教学也应当朝着应用性方向发展,因此在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方面也要实现学习与应用的融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与美术技能,还要重视学生学习成果的实用性。

首先,由学生单一完成作业向合作完成作业转变,不断将课堂作业与校园活动相融合,各大高校间可以构建合作平台,通过学校、专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去突破过去封闭单一的教学模式;其次,可融入地方特色去打造品牌课程,与地方民间艺人合作,融合美术专业课程与民间艺术,从而制作出更多具有创新意义的纪念品,在其他专业同学的合作帮助下进行系统化的营销推广,从而将高校美术专业课程打造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化课程;最后,还可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项目制作中去,并且企业能够结合市场去挑选学生的作业作品进行批量生产,完美地实现了产学结合,一改过去高校美术专业学生毕业后难以快速适应社会需求的现状,实现毕业与就业、创业的无缝对接。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满足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高校美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在充分结合学生情况与行业实情的基础上去优化教学内容、明确培养目标、完善课程结构、融入文化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向社会输送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水平、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吴章进.高校美术学专业绘画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9,18(1):127-129.

[2]赵艳娇.高校美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J].艺术科技,2018,31(11):253.

[3]任珊.高校美術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尝试[J].美术教育研究,2018(17):161.

[4]张蕾,张伟明.基于数字化教学媒介的高校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J].艺术教育,2017(19):146-147.

猜你喜欢

美术专业改革创新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课改下美术专业班教学及管理的探究
作品赏析(3)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多媒体设备在高校美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