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理论+课外实践”相结合的《食品安全学》教学改革探索
2019-11-16董娟张建张艳郭筱斌姬华孙静涛
董娟 张建 张艳 郭筱斌 姬华 孙静涛
摘 要 《食品安全学》是食品专业本科生的重要必修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文主要对“课内理论+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改革内容进行了概括。在教学中课程组结合社会实践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同时安排案例分析及讨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课外社会服务的延伸,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
关键词 “课内理论+课外实践” 食品安全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面对高等教育体制的变化,我院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为:以“注重基础训练、强化教学实践、突出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指导思想,培养政治信念坚定、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应用型人才。如何合理地利用好传统专业优势资源,构建适应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宽口径的专业,是目前课程体系设置与改革的重点。自2012年以来,《食品安全学》作为石河子大学一类课程一直不断的在建设、改革,课程组按照“硬基础,提能力,重应用”的原则,提出了以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有效教学”理念,构建了“课内理论+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搭建了课内外实践创新教学平台,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地掌握《食品安全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将其灵活运用到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社会服务中。
1调整教学内容,因材施教,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
《食品安全学》课程为我院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及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三个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方案的需求,结合2013版教学大纲的的运行情况,课程组在制定2017版培养方案中对《食品安全学》教学大纲进行了不断完善和修订,确定了教学经典内容和拓展内容,因材施教,突出专业实践性和应用性。经典内容指完全成熟且被大家认可的理论与技术,如食品污染的主要途径、污染食品所造成的伤害等。拓展内容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由于不同专业所面向的方向不同,导致教学内容的不同,比如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生要求学习食品安全涵盖的全部内容,注重影响因素、控制措施及安全性评价;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主要强调生产加工中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及涉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相关内容;而对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的学生重点讲解葡萄种植过程中及葡萄酒生产加工中的安全影响因素,相关企业标准及质量控制措施等。
2创建良好的学习共同体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凝练,建立了《食品安全学》课程学习共同体的教学策略。在学习共同体中,知识是分布式的,通过学习者的相互交流、鼓励互动中学会学习,分享智慧,促进学习者的成长。在学生学习共同体中,让学生以自愿的方式,3-5人组成学习团队,推荐组长,改变独立学习为小组学习,个体竞争为团队竞争,在友好、温馨、和谐的氛围中,团队成员齐心协力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发挥最大的整体学习效能。同时,构建课程组教师的学习共同体,积极交流探讨,协作开展教学研究,精心设计编排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有序化。
3丰富教学方法,突出课程教学方法的互动性和创新性
在授课过程中,激励学生针对教师讲授不断提出问题,实行启发式、互动式和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式的课堂教学,通过采用开展课堂讨论加强师生交流与沟通,激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多种教学方法是巩固专业基础课程知识和提高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学生的潜能得到有效激发,引导了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提高了教学效果。如通过案例分析、互动交流,同学们从活生生的事例中体会到了还有很多地方、很多群体需要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作为他们也同样会认真对待,而且在每一次的案例教学与互动中同学们都能获取大量信息,也促进了他们平时收集资料并应用于课堂之上相互交流。
4促进多元化“课外实践创新”的教学体系,突出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4.1开展“走出去”课外实践活动,提高社会服务意识
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能将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走出去”应用,既巩固了知识,又服务于社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走出去”实践活动的方式主要有社区、学校、企业宣讲、户外发放食品安全调查问卷、制作宣传海报并当场解答疑问及暑期“三下乡”活动等方式,学生积极性高,主动联系宣讲场地、制作调查问卷及海报,收集大量资料图片,受到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在反馈实践活动心得中,同学们都表示非常喜欢这种实践方式,认为“走出去”比“写作业”的收获要大很多,这些活动不仅让他们巩固了知识,更让大家认识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及服务社会的使命感。
在《食品安全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增设了“食品安全问卷调查”课外实践活动,目的就是能让学生更贴近生活,切实了解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前面提到的两种互动形式主要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互动式问卷调查强调的是学生与消费群体之间的互动。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是结合《食品安全学》课程中的知识及接触过的食品安全案例,由教师指导学生分组查阅相關资料,对我们身边的食品安全隐患、食品安全意识、食品卫生质量或膳食结构等进行调查。问卷的内容经小组讨论共同拟制,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市场调查,调查结束后交一份总结分析报告。通过实践发现学生积极性很高而且能够认真对待,这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结合为一个整体,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2丰富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建立多层次的科研实践培养体系,鼓励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课程组要求教师在教学之余,带领学生从事食品专业的科研训练,即大学生SRP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及“挑战杯”等,同时也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到老师的科研中来,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科研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而且学习和科研相互促进,起到了很好的互动效果。除此之外,课程组也可通过课程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习内容尽量与当前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接轨,使专业技术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实现对学生思维方式和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
5小结
通过“课内理论+课外实践”相结合的《食品安全学》教学模式的实施,学生在学习完该课程后,不仅掌握了食品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也对食品的加工、贮藏、运输等生产中的安全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学生们普遍认为《食品安全学》的课外实践活动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且还通过参观实习使学生受益匪浅,学生能针对企业生产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独到且行之有效的见解,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志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认识[J].大学教育,2015(12):28-29.
[2] 司友琳,李文戈,杨俊松等.多元化新工科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农产品加工,2018(12):104-106.
[3] 蔡华珍,贾小丽,顾海洋,孙艳辉.基于“协同一体化”的高校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18,3(03):30-34.
[4] 王晶晶,吴汉东,张振等.以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24):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