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
2019-11-16但世辉
但世辉
摘 要:化学在高中课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不仅是高中教学的重点,也是高考中的必考科目。同时,高中化学课程在授课和学习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难度,因为化学理论知识较为复杂,且伴随很多实验和抽象的化学反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化学难,不仅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对化学学习成绩提升有所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高中化学教学为了提升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就要寻求更符合当前高中化学教学的教学途径。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在当前化学教学中得到了有效运用,具有诸多优点,对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教师对课程讲授都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教师
一、引言
传统化学教学过程中,往往对学生的主体性不够重视,多以教师为主导,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播,但是化学作为一门较难的理科学科,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愿,容易使学生觉得化学难学产生望而却步的心态。生活化教学的优点在于使化学教学能够从理论性、抽象性得以生活化,使学生能够通过生活化的化学学习更加容易理解化学原理,对化学知识进行深入认识,从而提升对化学的学习热情,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化学教学生活化的优点
(一)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兴趣是当前教育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化学教学也不例外。有效培养学生兴趣,是提升学生化学成绩,对化学理论、实验深入理解的基础。化学教学生活化的优点是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这是因为通过生活化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时感受到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普遍。同时,生活化教学能够通过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以及一些常识为出发点,缓解化学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紧张氛围,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学习化学知识,对化学理论知识内容加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加深印象,在减轻学生压力的同时,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
(二)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传统化学教育教学模式中,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往往只注重化学理论知识讲授,没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填鸭式的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化学生活化教学的运用,通过教师对化学知识的生活化展示,对生活中与知识理论相契合的地方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直观感受到生活与化学书本知识理论运用到的地方,进一步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提升化学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过化学生活化教学,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习和记忆知识,还可以理解和运用知识,与生活中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提升化学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三)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化学课程教学中,我们会了解到很多出色的先辈,他们的事迹、态度、观念、品质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通过认识这些先辈做出的贡献,能够了解先辈在化学中的贡献,了解他们的不容易,学习他们的精神,例如居里夫人、门捷列夫等。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能够了解到更多的化学文化,从而对化学教学、学生学习形成积极的影响,使學生能够在道德修养方面得到有效提升。
(四)提高课堂的效率
化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够使学生觉得化学学习是有趣的,学生能够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化学学习中,这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化学理论知识的转换率,进而对提升化学教学质量效果奠定基础。
(五)降低学生理解难度
在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并不是将知识罗列出来学生就能理解,化学方程式等的理解是较为抽象的。通过化学实验、生活化教学,能够使学生将抽象变为具体,理论结合实践,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理解都更加容易,有效降低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理解难度,改善学生学习难、厌学的情况。
三、高中化学生活化的主要措施
(一)利用现实生活的事物
很多化学知识都很难理解,但是化学知识也是源于生活,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普遍。教师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进行化学教学,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现象,实现对化学知识的讲解,使学生能够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认识到生活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事情。我们都知道漂白剂和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大多含有氯元素,如氯酸盐以及二氧化氯等,它们大都由氯气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进而让学生探索氯气制备,通过氯气制备展开对利用化学反应制备新物质的学习。
(二)创设生活化的课堂
教学过程中,课堂氛围也影响着教学效果,这就给化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化学知识讲解过程中,创设具有生活化的课堂氛围,提出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思考,并且结合课程内容,解开心中疑惑,这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提升了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
(三)增加学生的实验机会
化学实验课程是学生比较喜欢的课程,因为能够在动手过程中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之间的转换,能够亲眼目睹化学反应的过程。参与其中,能够使学生在亲手实验的过程中,感受化学反应的神奇,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对知识运用的印象。因此,要增加学生的实验机会,在动手动脑过程中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
(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教学质量提升与教师综合素养有直接联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也是知识最主要的传播人,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想学生有效学习化学知识,对教师的要求必须严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对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进行细致观察,教师先以生活为基础,发掘各种化学知识运用情况,从而将其融入化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使学生能够明白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日常中的方方面面,帮助学生培养细致观察、留心身边事的习惯,对化学现象进行深入理解。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包括在知识储备、理解、运用、课程讲解、学生管理等多个方面。就化学教学而言,教学效果提升与教学质量的保障,都需要教师具备更加优秀的素质和品质。化学教学生活化理念需要诸多教育工作作者去不断实践和探索,只有不断发展、不断提升,才能为学生学习奠定有效的基础,提升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五)化学实验生活化
化学教学生活化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实验的操作流程,还需要将这些知识生活化,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让他们知道原来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在日常化学实验过程中,要积极运用我们常見的实验材料,例如,家庭中都有的蜡烛、盐、糖、醋等,通过在日常实际中使用常用材料,在化学实验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其蕴含的化学知识,使化学实验趋于生活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动力,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了解一些化学原理,帮助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六)布置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作业
在进行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这些作业不仅仅是书面作业,例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这样的作业。还可以对学生布置一些动手操作方面的作业,寻找一些具体的实验材料,回家与父母一起做一个有趣的实验,把化学知识讲解给家人听等。使化学实验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中,提升学生对于生活常识的积累,提升学生对于化学知识学习的深入理解,明白化学知识的学习并不是那么难,在轻松的氛围下学习知识。
四、结语
化学在高中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学习难,主要原因是化学课程本身具有抽象性,化学教育方式落后。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所讲授的化学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有普遍运用。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使晦涩难懂的化学知识变得更加可视化、简单化、生活化。化学学习过程变得更加充满乐趣,更加能够反应我们当前世界的一些规律,使学生对我们的生活增加了认识。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加深了记忆,加深了理解,化学成绩提升顺其自然。学校和教师要对化学教学生活化加深研究,积极完善生活化教学措施,有效提升化学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双安.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施途径[J].化学教育,2013(4)
[2]杨艳红.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归于生活——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2014(7).
[3]吴霞.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究与实践[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6)
[4]彭华兵.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6)
[5]王健.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问题的实践探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12).
[6]艾国梅.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