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师范生PCK水平现状研究

2019-11-16乔蕾

青年时代 2019年25期
关键词:研究

乔蕾

摘 要:社会在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进步,国家进行了多次课程改革,为了促进有效教学,培养高素养的师资队伍,国家越来越重视师范生的PCK水平培养。高职院校师范生是为了教育的中坚力量,承载了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他们的PCK发展水平会对未来的教育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对高中院校师范生PCK水平现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师范生PCK水平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并加以探讨、研究,从PCK(学科教学知识)的相关概述以及高职师范生PCK水平现状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师范生;PCK水平现状;研究

一、PCK(学科教学知识)的相关概述

(一)PCK(学科教学知识)的定义

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李·舒尔曼教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法不应被视为相互排斥的,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研究自己的教学方法,并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将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有机融合在一起,然后进行教学,为此,李·舒尔曼教授引进了学科教学知识(PCK)的概念,包括教学的知识和内容的知识。

(二)PCK(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

PCK水平是一个教师独一无二的教学经验和知识储备的具体体现,是一个教师独特学科内容领域和教育学的特殊整合,是教师对自己专业理解的特定形式。PCK的内涵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来分析。从静态角度看,PCK可以理解为在学科领域里最常教的主题中,表征那些观点最有用的形式,最有力的类比、图示、举例、解释和论证,即全部使他人理解的表征和阐述方法。同时,PCK还应包括关于什么使特定主题的学习容易或者困难的理解,不同年龄和背景的学生在学习这些常见的主题时有哪些概念和前概念。若是从动态的角度来分析PCK的内涵,可以将PCK的内涵理解为学科教学认知的表述,大概的意思就是要将教学环境知识识纳入PCK范畴,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知识是靠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学习环境内,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不断吸收文化知识,将教学知识化为己用,并不是通过传授或者移植来获取的。

二、高职师范生PCK水平现状

(一)高职师范生的课程与教材知识不足

大部分高职师范生在课堂教学时对课程的重难点把握不到位,讲课的随意性比较强,缺乏合理的、适当的衡量标准和依据,导致每个高职师范生对教学重点的理解不太相同,不能深入理解,不能把握好教学大纲要求的重点和难点,只能凭借主观判断来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观判断的准确性普遍不高。

很多高职师范生在教学之前,对教材缺乏认真分析和深入研究,没有理解到课程教材的核心思想,对课程教材知识的掌握也不够全面,理解不够透彻,缺乏对课程标准的准确把握,没有认识到课程教材的重要作用,导致所选择的学习任务与学生的需求不吻合;还有一部分高职师范生选取了合适的课程教材,对课程教材资源也做出了充足准备,却没有深入研究课程教材,也没有进行认真研究,使课程教材知识无法很好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导致教学质量不高;还有一些高职师范生没有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准备课程教材,且参考和复制网上的资料,借鉴网上的教学设计资料,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和补充,教学课程显得非常混乱,思路不清晰,无法突出教学的重难点。由此可以看出,这部分师范生没有很好地选择和理解教材,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分析深度不够。

部分高职师范生虽然很用心地选择课程教材,也注意到了对学生知识、技能、方法等方面的培养,但却难以恰当确立和实现教学目标,没有在教学活动中明确体现出具体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师范生对于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求与方法不够了解,也缺乏恰当制定教学目标的知识和技术。还有一部分师范生不懂得换位思考,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能依据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水平进行教学设计,没有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教学表征手段和教学方法,不能有效地将自己的学科知识合理、高效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理解的知识。

(二)高职师范生关于学生的知识比较欠缺

高职师范生普遍对学生的了解不多,关于学生的知识欠缺比较大,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沟通比较少,互动情况不佳,这主要是因为师范生们不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不能选取合适的教学素材、内容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范生在制作教学课件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主观臆断地认为学生应该怎么样,对学生的具体思维和认知缺乏足够的了解,在课堂上也不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很多小学生的注意力本就不易集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很多师范生并没有意识到教学的互动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有些高职师范生注意到了与学生互动的重要性,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也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互动教学设计,在课堂上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们讨论、回答,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方式有助于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但部分师范生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好这些互动方式。此外,有些师范生对学生进行提问,对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揚,但却没有进行进一步追问,没有做好举一反三,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们能够更深层次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还有一些师范生不恰当地利用多媒体工具,在使用多媒体工具进行教学时,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多媒体设备上,却忽视了对学生的观察和互动,没有顾及讲台下面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状况,以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自己的教学做出合理调整和改变。

大部分高职师范生对于学情的分析是不够准确的。有些高职师范生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基础薄弱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但由于对学情分析不够深入,缺乏对学生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使设计的教学活动可操作性较低。还有一些高职师范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比较深入,对教学活动的设计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但在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时,对学生情况的考虑不足,没有将学生的具体情况与教学活动的设计有效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高职师范生的教学策略知识水平不高

很多高职师范生的课堂管理和组织的知识水平偏低,高职师范生没有很好地掌握课堂教学技能知识和教学情境知识,部分高职师范生知道怎样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懂得采用歌曲来导入课堂教学,并利用多媒体设备及其他学习软件来引导和辅助学生学习,但很多高职师范生却并不能有效、合理利用这些教学方法,在课堂导入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教学语言较为单调,课堂导入显得仓促,没有清晰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

有些师范生将视频作为引子来讲课,这样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有时导入过程却并不是特别自然,没有实现教学内容重难点的突破,如教学设计的重点是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但实施起来没有采用足够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所采用的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也没有得到很好地实施,在学生没有初步感知了解课文时,该师范生就很快跳到了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上,导致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一知半解、一头雾水。

PCK中的教学策略知识包含了几个方面,不但有举例、演示,还有解释、说明等表征。此外,教学任务或活动设计实施也是教学策略知识的表征,但很多高职师范生的教学策略知识的表征水平不高。有些师范生的教学任务或活动设计比较模糊,没有清晰地规划出教学过程,很多重点和难点的教学细节没有清楚、详细描述出来,缺乏足够的临场应变和发挥的能力。还有一些高职师范生对教学过程的描述非常详细,懂得分门别类地进行划分,设计比较科学、合理,但有时遇到课堂突发情况时,就不能及时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没有和很好地运用好教学策略知识。大多师范生对于教学过程的设计思维跳跃性比较大,前后内容衔接不够紧密,缺乏教学过程整体的逻辑性,可以说,他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是为了设计而设计的,并没有科学、合理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们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导致设计出的教学方案缺乏应有的逻辑性和衔接性,教学设计没有做到环环相扣。

三、结语

高职师范生是未来国家教育的中坚力量,高职师范生PCK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现如今,高职师范生PCK水平并不太高,高职院校在培养师范生PCK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行相应课程调整来提升师范生的PCK水平,为国家教育培养出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人民教师。

参考文献:

[1]许应华,封红英,王迎新.全日制化学教育硕士生PCK现状的调查[J].化学教学,2018(11).

[2]杨剑萍,侯晓琳.基于微课程设计的化学师范生PCK培养模式研究[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3).

[3]谯思杰.地方师范院校化学专业师范生PCK现状的比较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8.

[4]张羽.师范生PCK现状分析与培养策略探讨[D].广州:广州大学,2018.

[5]蔡雨杉,穆慧.教育实习对汉语言文学师范生PCK发展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5).

[6]王干,张婉.化学师范生PCK现状探查[J].化学教学,2016(12).

[7]肖利,趙敏,刘慧,刘茂军.PCK视域下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16(6).

[8]魏倩倩.职前英语教师PCK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10).

[9]林钦.物理师范生PCK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评论,2014(2).

[10]杨燕燕.变革教师职前实践学习之构想:PCK的视角[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