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华慈“毛主义”对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2019-11-16刘中领
刘中领
摘 要:美国学者史华慈一改前人的看法,第一次提出“毛主义”战略,从“毛主义”与马列主义相区别的视角,分析了“毛主义”的创新性。从“毛主义”的创新维度,阐释其对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价值。
关键词:毛主义;思想教育;启示
一、引言
史华慈在国外毛泽东研究学界首次提出“毛主义”战略,强调中国革命依靠农民取得了成功。这一具有独创性的思想开辟了“毛主义”与马列主义关系研究的新向度。虽然对其观点要辩证分析,但他的研究视角别具一格。从这个层面来说,对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二、“毛主义”战略是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从新的视角提出新问题。在国内,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已经对毛泽东思想进行了明确界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国外,也一直认为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相一致。在这个问题上,从来没有人提出过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是有区别的。但美国“自由派”学者史华慈在国外毛泽东研究学界首次提出“毛主义”战略,强调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不同,“毛主义”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背离”,具有“独创性”。
从新的层面论述新问题。史华慈在《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一书中提出,“毛主义战略本质上是将一个按照列宁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由于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些基本信条而充满活力的政党建立在一个纯粹由农民组成的群众基础上”。“毛主义”战略主要强调中国革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农民作为革命主力军和依靠力量取得了革命成功。这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依靠城市工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是不同的。尽管马克思、恩格斯也认为农民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他们相信农民在西方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和在像沙皇俄国那样过渡中的中亚细亚国家的反对君主专制(东方君主专制)的资产阶级革命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仅把农民作为反对封建主义的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力量,并没有像毛泽东那样,把农民作为革命的依靠力量与主力军。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也是依靠城市工人无产阶级取得的革命成功,列宁虽然也重视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但是列宁仍然没有像毛泽东一样,把农民作为革命的依靠力量和主力军。即使毛泽东本人也承認,“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从1933年中国共产党的权力中心从上海转移到江西苏区后,共产党就失去了他的工业无产阶级基础,同城市的工人阶级几乎失去了任何联系。中国共产党在于城市工人阶级不发生任何重大联系的情况下,存在了大约20年时间,其间,城市工人阶级在完成革命过程中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由此可见,在对农民的态度与作用上,史华慈确实论述了毛泽东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之间的区别。
史华慈的“毛主义”研究具有启示意义。史华慈的“毛主义”战略尽管遭到了美国学界“右派”和“左派”的双重批判,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进行全面甄别了他的具体观点,并暂时搁浅这种学术争论。但仅就史华慈“毛主义”带来的影响来看,史华慈“毛主义”战略打破了以往学者的普遍看法,从“毛主义”与马列主义之间相区别的层面进行研究,不仅开拓了国外毛泽东研究的学术路径、开辟了国外毛泽东研究的新境界,对创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困境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可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立德树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随着时代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从QQ、微信、博客、微博到梨视频、快手、抖音的流行,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使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一些困境。其中,如何在新时代条件下,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新时代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既是时代要求,也是其工作性质本身的需要。可是如何创新则是一个常议常新的工作重点与工作难点。而史华慈的“毛主义”战略从一个新的视角提出新问题、从一个新的层面论述新问题的方法,则给相关学者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与启示。
四、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
(一)重视调查研究
史华慈“毛主义”在与“右派”或“左派”论战中,紧紧依靠寻找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毛泽东的原始文稿,探寻原始文本的含义与价值,以便论证自己的观点。这种方法侧面说明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清楚大学生内心深处的需要。这就需要重视调查研究,探寻大学生思想工作的最初之意。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一种工作方法,也是一种工作要求。只有深入大学生当中去,了解他们所思所想所做,以及他们思想上的困惑,才可能真正知道该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工作的时效性。否则尽管教师讲得洋洋洒洒,学生依旧听得昏昏欲睡。因为教师所讲与学生所想不在一个频道上,学生没有找到共鸣点,即没有“共同话题”。
(二)从新的视角挖掘工作内容
史华慈打破前人的认识,从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相互区别的视角重新分析两者的关系,得出新的结论。这就需要高校跳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烦琐的日常事务范围,站在更高的高度重新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求思想工作的新的切入点,这个新的切入点就是调查研究得出大学生心里所思考的问题。以大学生自身所思考的问题为导向,从新的视角看待大学生的所思所想,不能完全以教师的所思所想代替他们所思考的问题。否则教师就以自己的问题代替了学生的问题,不管教师的做法多么新颖,方式多么灵巧,仍然不会产生实际效果。在这里,尤其要反对经验主义,不顾环境、条件、问题改变,固守原来的一套做法,且不说没有创新问题,还很难深入大学生的思想内心做好工作。
(三)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领作用
史华慈“毛主义”战略尽管有一些非议,恐怕其观点也有值得商榷的一面,但是其价值与意义远大于其观点本身的正确与否。该观点不仅使国外毛泽东研究转向了学术层次,更使“毛主义”在国外毛泽东研究领域富含更广的意义。“毛主义”战略所具有的开拓价值,启迪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发挥好引领作用。一方面,教师要发挥引领作用,首先自己的知识储备、能力训练、素质拓展都必须牢固扎实,并不断更新提高,具备发挥引领作用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问题。大学生内心所思所想的问题,是根据大学生自己身心条件以及所处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与学校环境等进行思考得出的结论。由于大学生虽然年龄上可能已经具备独立的自然法人条件,但是他们缺乏社会阅历,对事物的判断难免出现偏颇或非理性。因此,大学生所思考的问题可能违背逻辑或规律,这就要对其进行甄别。如果是合情合理的问题,高校就要做好引导工作,使其在正确的方向上走得更稳更好;如果学生思考的结论是有失偏颇的,有时候甚至是错误的,那就要帮助大学生梳理其思想观点的内容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不能一味满足大学生的一切要求。在这个问题上,有观点提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笔者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因为高校所做的一切教育工作可以说都是为了学生能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服务的,但却不能说是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主要是因为:一是学生的一切要求中可能有不合理的地方;二是思想教育工作还有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教育改革”。因此,高校发挥教育的引领作用,这个引领作用主要是强调必须紧紧围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四)合理使用新媒体
史華慈“毛主义”战略面对“右派”和“左派”的双重反驳,史华慈“毛主义”没有随着反对声音的出现而消失,反而促使以史华慈为代表的“自由派”不断完善“毛主义”战略。所以,这启发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面对新媒体新形势的机遇和挑战,也要积极主动作为,合理使用新媒体。也就是说,一要理性看待新媒体。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新闻人”,可能一个不小心自己就会成为“头条”。比如时下的抖音,高校就要理性看待,而不能逃避,说不定思想教育工作就可以成为视频的“网红”。二要适度使用各种新兴媒体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但媒体手段无论多么新鲜都不能代替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谈心等传统教育形式。尽管新媒体给大家的工作带来了便利,但是,如果仅依靠媒体,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变得网格化、虚拟化,缺乏应有的情感因素。所以,高校可以适度使用新兴媒体,但在内容上却不能代替传统的“人工”模式。
四、结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复杂性工作,高校必须在实际工作中,以不同学科相互借鉴的方式,不断更新思维、更换思路、更改方法,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内容、新形式、新路径与新方法。
参考文献:
[1]本杰明·I·史华慈.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M].陈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2]叶卫平.西方毛泽东学研究[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3]尚庆飞.国外毛泽东学研究[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