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样化教学方式在眼科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探究

2019-11-16刘姝林

青年时代 2019年26期
关键词:多样化教学教学实践

刘姝林

摘 要:本文以眼科课程的专业化教学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进行分析。从课前材料准备、教材知识内容拓展、多媒体工具辅助、双语模式开发、问题教学引导这五个方面,说明多样化教学思想的执行方式,为相关教务研究与课程开发提供参考材料。

关键词:多样化教学;眼科专业;教学实践

眼科专业课程的内容教学带有明显的抽象性特征,为学生顺利展开课程学习带来了障碍。为此需重点对其课程中的眼球解剖构造等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在说明医学基础内容的同时,应用多样化的课程教育形式,补充学生学习兴趣,优化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一、准备丰富多样的教学应用材料

备课是教师工作的基础,是设计整体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途径,在开展多样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此项教育环节的重要地位,尽可能地丰富课程设计的多样性。由此,教师在对眼科课程教学进行备课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将课程主题内容整理出来,确定学科知识基础内容的同时,重点将其中的难点问题进行提炼,在趣味性、多样性的教学展示设计中,降低课程内容难度,补充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参与性与关注度。方法上,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化的信息渠道,整理网络环境中的相关资料信息,针对眼科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知识掌握进度,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梯度化的设置。同时,从加强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补充临床医疗实践案例内容,通过这种应用型知识条件,完成对学生的讲解与教育,可有效地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

二、基于教材内容的核心知识拓展

教材内容是对学科知识的系统化总结,而其中的知识点也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是指导学生形成学科知识认知,补充自身相关领域实践能力的重要条件。在进行課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教材内容作为基本出发点,对其知识组成进行系统化整理,通过多种类型的课堂组织形式,完成教材核心知识内容的展示与拓展。而执行这一教学方案,也是保证眼科教学多样性的重要途径。在此类教学方法的应用中,教师可以凭借这一方案,将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延展,并使其以学科主要内容为核心,形成更加开放化的指导内容。例如,在对多教材内容进行整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眼科学》为基础,在配合英文版《General Ophthalmology》的过程中,选用《同仁眼科手册》《眼科手术学》等专业性著作作为辅助教学工具,达到课程优化的效果,更加深入、全面、多样地展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1]。

课程教学中的核心知识内容,往往在实际医疗工作中有明确且具体的展示与体现。在对此类内容进行教学指导的过程中,教师为了更好的向学生说明知识内容,需要借助鲜活的医疗实践案例,将具体眼科专业知识内容,以临床经验的形式展示给学生。通过这一教学优化方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关注度,并将枯燥且烦琐的医学知识,与实际的医疗案例结合起来,提高课程知识内容的易学性,补充学生的学习动力条件。

三、多媒体教学辅助的全面性开发

多媒体设备在教学工作中有极强的适应性,尤其眼科教学活动可以凭借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丰富课程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实现医学学科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升级展示。

例如,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PPT课件,作为课程知识内容的基本载体,向学生展示系统化的课程知识内容。同时,当课程内容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具体眼部器官结构时,可以使用flash动画的形式,更加直观的对其形态特征作出展示。在flash动画中,还可以尝试加入概念说明的内容,通过剪切制作,演示房水循环等眼科生理活动,并以此引导出青光眼的发病机理,完成课程内容的介绍。另外,在一些微课视频中,教师可以白内障手术为对象,对核乳化处理、人工晶体植入等重要的手术片段进行展示,有效帮助学生了解白内障手术中的操作技巧,提升其知识理解水平。由此,通过多媒体教学辅助的应用,形成开放化的学习环境,并在多种教学资源应用、多种教学形式对接的处理过程中,有效地保证整体课程的教学有效性。

又如,在对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的应用中,还可以通过当前先进的VR设备,在利用软件程序对虚拟内容进行现实转化的同时,使学生简单地参与到眼部结构的解剖学习中,在VR设备的支持下,大大提高学科知识学习的指导效果。同时,在利用此项技术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在软件程序中加入相应的指导文本信息。当学生进行模拟操作时,可以根据其操作的细节问题,通过实时的语音提示,帮助学生纠正医疗解剖实验中的技术缺陷,在学习基础结构知识的过程中,复习解剖技巧,提高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

四、双语模式在临床课程中的应用

医学临床领域对双语型人才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需求量。在教育工作中,教师也要将培养双语医学应用型人才作为工作的主要发展方向,在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调整的同时,通过双语教学形式的应用,为整体教学开拓出更加丰富的教学形式。在实际教学互动的设计中,如果仅使用英语的语言形式执行以往的课程教学方案,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课程需要,甚至还会降低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为此,需要通过英语沙龙、中英文协作等形式,补充双语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适应性条件,并在尽可能丰富的教学模式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热情。例如,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可以使用英语对专业课程进行教学,并在PPT课件的展示内容中,使用中文进行对照讲解,以此降低英文授课的难度,帮助学生塑造出良好的英文学习环境,保证学生双语的成长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双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2]。

又如,在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为了降低双语学习知识内容的难度,教师可以尝试应用情景剧的形式,对课堂形式进行补充。方法上,以外语患者就医、国际眼科医疗研讨、眼科手术国际交流等故事背景为基础,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将双语内容与眼科医学知识融合在一起,构筑成独立的情景剧,在课堂上演绎。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双语学习的兴趣,也可以通过这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将知识内容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完成双语课程知识的学习与记忆。

五、问题式教学方法的梯度性引导

问题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很好地融合在了多样化教学方法中。在实际课程教学引导的过程中,通过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教师可凭借多种教学问题,使整体课堂环境变得更加开放,并在多种类型问题中,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这种多样化的引导性教育,补充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尤其在梯度化问题的创设中,学生可在攻克教学问题的过程中,积攒信心与动力,保证自身能力的成长性,更加深刻地展现多样性教学的指导意义,适应多样化教学需要。

例如,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问题作为课堂的引导内容,在向学生介绍具体的临床病例时,让学生尝试分析此类病症表现可能存在的具体症状。然后在得出具体病症的基础上,再对诱发病患问题的生理问题进行探究,紧接着提出相应的医疗猜想。当完成这一阶段的問题研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具体的医疗病症进行处置,并在设计医疗计划的过程中,确定患者医治方案。由此,通过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在紧跟课堂学习思路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了医疗工作的基本经验,并在分析病症问题的同时,复习并掌握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在这一问题教学方法的引导下,教学的效率水平可以得到最大程度地开发,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并完善自身解决定位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从医学专业教育的角度出发,这种问题式的教育引导方法不仅补充了教学工作的多样性与趣味性,更在能力教育与培养上,展现出了其他教学方法无可替代的应用优势。

例如,教师在对问题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调整的过程中,将其升级为课程学习项目,由学生以项目小组的形式,在课后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对项目内容进行探究。然而,由于实践活动在课外时间展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对系统知识内容的分析与总结可能稍有不足。对此,教师可以建立起开放的沟通空间,在课外的实践活动中,也始终利用网络条件,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由此,不仅保证了医学探究项目的推进状态,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核心课程内容对学生的影响力,大大地优化了学生实践项目探究学习效果,使拓展性的问题教学,可以成为构成学生医学思维体系与综合能力的重要基础。

六、结语

综上,眼科教学中的多样化教学应用需要建立系统化的教育体系,从课程准备开始,在对教材知识内容进行全方位展示的同时,也要尽可能地丰富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形式,并在多媒体辅助、双语应用功能问题教学等多样化内容中,保证教学工作的执行效果,为优化医学课程的教学水平提供基础动力。

参考文献:

[1]杨晔,刘琳,胡结萍,程浩.网络平台在眼科教学与考核建设中的策略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8):42-44.

[2]刘静.微课教学法在眼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29):22-23.

猜你喜欢

多样化教学教学实践
浅谈多样化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声乐教学中多样化教学方式的运用分析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