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基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方式路径

2019-11-16杜凌娜

青年时代 2019年25期
关键词:职业农民特色农业乡村振兴战略

杜凌娜

摘 要: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相关人员要结合海阳实际,依托海阳市被国家财政部列为2018年全国13个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县的契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特色农业;职业农民;产权制度

一、当前海阳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的成就

产业兴旺方面:优化产业结构。依托山海资源、民俗文化、红色教育及特色农产品,因村制宜,大力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结合,倾力打造具有浓郁乡土情怀的乡村旅游,郭城镇战场泊村的红色文化村、辛安镇南邵家渔家乐、郭城镇山东的民俗文化村都是远近闻名的样板村,进一步培植壮大农业“新六产”。

生态宜居方面:海阳市全力推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提速、提效、提质,实现“村村优美、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工作目标。2017年以来,全市规划建设的150个美丽乡村已全部完工。聚力推进农村“七改”工程,规划的150个村庄绿化全部完成,村庄绿量增多,绿化档次提升,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乡风文明方面:文明塑乡风,和谐铸村魂。围绕乡风文明,海阳市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培育崇德向善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坚持育人“德”为先,在农村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开展“善行义举四德榜”活动,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得到进一步的传承。

治理有效方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发挥自治在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坚持村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挥法治在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保障作用,推动基层干部群众形成亲法、信法、学法、用法的行为自觉。发挥德治在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支持作用,弘扬传统美德,树立乡贤好人,使农村更加和谐、安定有序。

生活富裕方面:海阳市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创新发展农业“新六产”,积极培育农村电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培育一批产业聚集型、创新创业型、文化传承型、强农惠农型特色小镇。加强农村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和脱贫攻坚,提升金融服务能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建设,真正实现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发展。

二、海阳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结构失衡,缺乏新产业新业态

一方面产业结构失衡,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一二三产融合度不深。纵观海阳市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大而不强,农村自身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乡村旅游规模很小,大多以果蔬采摘、观花赏景、农家乐等为主,业态偏同质化、单一化和低端化,缺乏自身独特之处。品牌建设严重滞后。农业品牌培育力度不够,知名品牌总量少,销售渠道主要以线下为主,农村淘宝发展刚刚起步。

另一方面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带动示范作用不强。能支撑和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型骨干企业少,自身综合技术实力不强,规模普遍不大,总量偏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弱,产品缺乏竞争优势和辐射带动能力。管理者的水平不高,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战略眼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难以提高,大型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的几率大大减少。

(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

海阳市农民收入构成不够合理,经营性收入占比较大,工资性、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占比较少。

一方面,职业农民群體尚未建立。从目前从事规模经营的种养能手现状分析,存在如下问题:总量相对不足,学历不高,整体素质偏低,较多从事传统产业(种植、养殖),从事农产品流通的经营型、服务型实用人才偏少,农业发展急需的创业人才、科技成果转化人才以及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等更是严重短缺。

另一方面,农村产权制度制约经济活力的释放。特别是农村集体成员身份认定、土地确权中搁置的权属争议、金融服务配套问题成为我市当前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矛盾焦点。在清产核资过程中,土地权属争议问题较大。“证地不符”较严重,一些地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村里资源、资产的经营问题逐渐凸显。一些地区的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仍有困难,农村金融服务无法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需求相配套。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

一方面资金来源渠道不广,投入难以跟上需求。近年来,虽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年加大,但总体来说,对农业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仍显不足,部分设施维修困难,建设速度赶不上折旧速度,致使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特别是因投入不足,一些地方因路、渠不配套,严重存在“水库有水流不进田”“有了农机下不了田”的现象,农业生产依然是“靠天吃饭”的局面,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

另一方面项目运作机制不活,工程管理水平低。项目引进缺乏科学的激励机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巨大,要办的事很多。由于市、县财力不足,乡村经济实力也很有限,仍需依靠对口向上争取扶持或对外招商项目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短缺问题,但由于没有形成有效的奖励政策和激励机制,致使部门争取和引进项目的“潜能”挖掘不够。项目启动实施经费难以保障。一些项目实施必要的前期规划设计等经费,靠项目实施部门自身难解决,靠地方财政配套又落实不了。

三、以海阳为例探讨基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1.加快农业产业链建设

要积极推动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加快农业同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速度。农业产业链的长度与产业的深度成正比,延长农业产业链就是加深农产品的开发深度,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就农业而言,除了有提供农产品的价值,还有涵养水源、提供农业景观、休闲与体验等功能,乡村作为相对城镇的一元,不仅具有生活价值,也具有社会和文化传承价值,农业和乡村特殊功能的发现和利用,为休闲、度假、教育等新型融合产业业态发展提供了空间。特别是近些年“文旅农”的融合,成为乡村居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庄园经济概念的提出,是农业产业融合的新方向。

2.发展特色农业

做好特色农业,要摒弃不顾客观条件一味强调“做大做强”,过于重视量的增长,忽视质量和效益,而是要遵守做精做强的原则,要在“特”字上下功夫,要“少而精”“精而强”,不靠数量取胜,而靠品质、靠特色取胜。一方水土可以养活一方人,关键在于能否找到这方水土的价值。

要发展特色农业,必须结合实际。围绕全市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方面因势而为,以自身优势和力量吸引农民参与,提升自身农业发展层次。围绕特色化、精细化、功能化方向,大力发展畜牧、设施蔬菜、干鲜果、小杂粮等特色农业和功能食品,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加快建设特色农业集聚基地。

(二)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1.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人才。因此,必须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一方面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组织引导农民工就业,保证农民有工作,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切实加强培训,通过政府组织、社会参与,针对劳动市场用工需求,开辟多渠道多方式培训。另一方面引导青年人返乡创业。通过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导更多青年人返乡下乡创业,给予资金、税收等政策的扶持,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2.盘活农村资产,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以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为基础,以股份权能改革为提升,确权赋能。按照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股权设置、资产量化和建章立制五步工作法,实现“资产变股权、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的目标。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1.创新投入机制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是要解决资金瓶颈问题。除了积极争取和利用中央财政投入、地方财政加大各类专项资金投入等措施,应重视改革资金投入方式,分清哪些是“市场之手”与“政府之手”各自发挥主导作用的投资类型来确定投入方式,提高投资效益。涉及农村区域性的基础设施,主要由政府投入。政府可采取制定优惠政策或以奖带补方式,运用市场机制,吸引开发业主投资。农户自愿参与并接受有益的项目,如新建房、改厕、改圈、改厨、沼气池建设等,可采取财政资金以奖代补来引导民间资金投入。

2.探索新型管理机制

要建立严格的使用、管护制度,按照“谁使用、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明确职能职责,落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护职责。如建立完善农村公路建设投入机制、养护机制,解决资金严重不足和无人、缺钱养护的问题。加快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行股份制、租赁、承包等方式,搞活小型水利工程。引入城市社区管理的有效模式,结合农村实际,通过落实“村庄卫生清洁责任、垃圾收集员、建立健全户集——村收——县乡处理农村垃圾集中处理”三项制度,建立健全垃圾长效管理机制。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面对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繁重历史任务,惟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励精图治、砥砺前行,方可发挥聪明才智、无愧时代人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谱写农村发展新篇章。

参考文献:

[1]朱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J].中国干部论坛,2017(12):34-38.

[2]陈锡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J].中华儿女,2018(13):12.

猜你喜欢

职业农民特色农业乡村振兴战略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论农广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