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理念融入《版面设计》课程的实践探索

2019-11-16张婷

青年时代 2019年27期
关键词:隐性教育版面设计专业课程

张婷

摘 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强化显性思政、细化隐性思政,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逐渐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版面设计》课程基于这一背景,从课程定位、作用及目的角度展开教学改革,并从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学课件及作业要求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课程设计,取得初步成果。

关键词:课程思政;版面设计;专业课程;隐性教育

一、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高校的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各门学科的思想价值不能得到充分挖掘,在教育理念和实践上不能很好地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统一起来。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就要求我们抓住课程改革核心环节,充分发挥专业课程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2017年起,上海高校推行“课程思政”改革试点,强化显性思政、细化隐性思政,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逐渐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版面设计》课程即在此背景下,基于学校课程思政改革项目,展开相关改革和建设,着力将育人的内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版面设计》作为设计专业的一门平台课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设计类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面向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两个专业的学生开设。课程主要面向二年级学生,旨在培养学生对平面及空间中的元素进行组织、编排和优化的能力,培养严谨缜密的设计思维以及一定的审美能力,支撑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该课程自2017年起列入学院课程思政改革课程,在教学内容、作业要求中逐步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寓教于学,寓思政于专业,发挥专业课程隐性育人的作用。

二、课程思政理念下的课程改革

所谓“课程思政”,就是高校所有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在价值日趋多元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单纯凭借思政课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存在一定局限性,要发扬“学科德育”的理念,发挥多学科优势,全课程、全方位育人。在改革理念上,要从“育人”本质出发,树立“课程思政”理念,在教学中要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又要注重在知识传播中融入价值引领。

(一)课程定位

《版面设计》课程作为平台基础课程,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且为学生接触专业的入门课程之一,融入思政教育内涵,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专业观,在学生未来的专业学习中发挥作用。1995年,浙江大学最早提出了基于中国高等教育KAQ(知识、能力、素质)人才培养模式,以此为基础,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理念,《版面设计》课程定位分为“知识”(掌握版面设计基础知识)、“能力”(掌握形式美法则、掌握排版技能)、“素质”(严谨理性的专业素养、设计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并加上了“成长”(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严谨认真、注重原创,做负责任的设计师)。

(二)课程作用

训练学生将各种文字、图形、色彩及符号等视觉元素根据特定内容需要,有机地排列、组合在以平面形态为主的版面上;将理性思维的内容以视觉传递方式个性化地加以表现。通过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的版面设计训练,促进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实现隐性教育功能,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三)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分为四个层面:一是掌握版面设计实践操作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二是培养严谨的设计思维和良好的审美能力;三是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四是在专业化教育中传递“美好”价值观的时代诉求。

三、课程思政理念下的课程设计

(一)改革教学目标,修订教学大纲

课程思政在教育理念层面的突破,集中体现在将课程的教育性提升到思政教育的高度,课程教学目标首先是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版面设计》课程改革教学目标,从单一以专业学习为目标,到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从单一培养掌握专业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教学目标的变化,融入到新一轮修订的课程教学大纲中,具体体现在:“课程目标”中增加课程思政培养目标,培养严谨认真、注重原创、负责任的设计师;“课程内容”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尊老爱幼、反腐倡廉及环境保护等主题;“课程教材”增加上海市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获奖作品集等;“课程考核”将公益海报大赛设计主题海报作为期末大作业的考核内容。

(二)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授课计划

传统技术应用型高校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偏重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是知识化和技能化的组合,思政教育往往点缀性地纳入专业知识领会、相关技术练习过程中。在课程思政理念下,每门科目教学承担的育人任务各有侧重,将时代的、社会的正能量内容引入课堂,激励学生成长成才。《版面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引入体现时代的、社会发展的、富有正能量的教学内容,具体体现在授课计划的改进中,将思政内容体系化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做到有机结合,相辅相成。例如,为了培养注重原创、做负责任的设计师,将各种抄袭现象及其产生的不良后果融入教学内容,将前几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公布的因抄袭取消获奖资格的作品对照图片展示给学生。

(三)改革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课件

传统的教学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老师照本宣科,学生兴趣不大,在课程思政理念下,教师应跳出教材框框,更注重解释力。《版面设计》课程教学手段的改革,体现在教学课件的完善:丰富教学案例,将国内外热点话题、最新的时事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融入教学课件作为案例,如将西安美术学院一名副教授因红点奖抄袭失去职称和教职的案例展现给学生并进行讨论;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中引入的体现时代的、社会发展的、富有正能量的教学内容,以“专业思维”+“核心价值”的融合进行完善,教学课件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内容,结合专业特点,更多辅以图片、视频的形式,抓住学生眼球,如在讲到有彩色系和无彩色系的对比时,列举《辛德勒名单》中灰色背景下穿红衣小女孩的案例,并辅以电影视频片段;丰富教學手段,除了教师单方面讲授之外,增加师生互动,在教学课件中增加提问环节和讨论环节,如通过课堂讨论网上素材怎样使用才不涉及抄袭,请学生厘清抄袭和借鉴的边界。

(四)改革考核方法,革新作业要求

课程思政理念决定了教学评价的原则性与普遍性,原则性体现在围绕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教学及活动、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及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质量水平等;普遍性是指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要将育人置于首位,将正确的价值观、成才观渗透到教学全过程。《版面设计》课程改革考核方法,将主题性、思想性作为课程考核的主要考量,革新作业内容和要求,作业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尊老愛幼、反腐倡廉及环境保护等主题,引导学生设计相应的版面内容,融思想性于实践操作。作业评价标准除了技能操作、审美等方面,将作品体现的思想性作为重要评判标准。

四、课程的育人特色与创新点

通过多年建设,《版面设计》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学生课程作业获得了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上海市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的多项奖项,学生进入用人单位也广获好评。归纳本门课程的育人特色与创新点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内容形象化,寓思政于专业

《版面设计》是设计类课程中最适合融入思政教育内容的课程之一。通过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益内容的设计案例的讲授,将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版面设计》课程专业教学有机地结合,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潜移默化于专业学习中,课件图文并茂,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二)思政进思维,实践操作性强

《版面设计》课程是一门注重应用的专业课程,通过组版练习,将思政教育融入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中,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和认真的习惯。

(三)作业重公益,竞赛促进产出

学生通过动手设计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益内容的海报招贴,理论学习和动手操作相结合,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涵。同时,将学生作业与各类平面设计竞赛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易于成果产出。

(四)成果易展示,改革成果显性

《版面设计》课程成果以海报、单页、作品集等视觉化的形式体现,便于展览展示,课程改革效果易于用视觉化的方式展现。课程成果已展示于上海市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优秀作品展、学校迎接教育部审核评估展览等。

五、结语

通过在《版面设计》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了专业课程隐性育人的作用,实现了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又在知识传播中融入价值引领,有利于全课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为学生毕业之后融入社会打下扎实基础,同时也为“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转变、培养负责任的中国设计师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高德毅等.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

[2]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

[3]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

猜你喜欢

隐性教育版面设计专业课程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隐性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养研究
报纸版面设计问题探讨
淡化教育痕迹,强化隐性教育
论新闻出版中少儿图书的版面设计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浅谈户外大型展示牌的版面设计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论《云南日报》改版改革后的版面设计及其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