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亭气田深井、超深井优快钻井技术实践
2019-11-16左宏刚何福耀严维锋和鹏飞
左宏刚,何福耀,严维锋,徐 彤,和鹏飞
(1.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 200335;2.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天津 300452)
孔雀亭区块属中海油与中石化联合开发海域。该区块于2010 年12 月~2012 年5 月先后钻探直井4口,定向井1 口,平均井深4 737 m。定向井平均日进尺71.91 m。2014 年5 月完成了ODP 方案编制,设计两座井口平台,共部署9 口开发井[1]。2015 年9 月开钻,目前已经完钻水平井4 口,定向井3 口,均采用五开井身结构:762 mm 隔水管打桩至泥面以下60 m、609.6 mm 套管下至600 m 封隔浅层漏失层、339.725 mm 套管下至2 200 m 封隔不整合面、244.475 mm 套管封固压力过渡带、212.725 mm 井眼钻至完钻层位。其中A 平台平均完钻井深6 094.95 m、B 平台平均完钻井深4 896.67 m,属深井、超深井范畴。施工前,项目组认真分析已钻探井资料,通过对泥浆体系、钻具组合、PDC 钻头、井下动力钻具、随钻工具等进行优选,已完钻的7 口井的平均日进尺为113 m,平均日进尺提高36 %,研究结果在现场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极大降低了钻井成本。
1 孔雀亭气田面临钻井技术难题
1.1 钻遇地层主要特点
孔雀亭气田完钻井深4 400 m~6 700 m,自上而下依次钻遇第四系全-更新统东海群,新近系上新统三潭组、中新统柳浪组、玉泉组、龙井组,古近系渐新统花港组、始新统平湖组地层。东海群至玉泉组以灰、灰绿色泥岩、泥质粉砂岩、浅灰色砂岩为主,偶夹煤层,地层疏松,可钻性较好。龙井组至花港组上段,灰色、深灰色、褐灰色泥岩,浅灰色砂岩,花港组顶部褐灰色泥岩水敏性较强,花港组上段局部含有2 mm~4 mm 的含砾砂岩。花港组下段至平湖组上段主要为细砂岩夹泥岩、灰色泥岩,含灰质砂岩及沥青质煤层,地层可钻性较差。始新统与渐新统、中新统与上新统之间有较明显的不整合,钻井揭示均为砂泥岩地层,含油气层系主要分布在渐新统花港组和始新统平湖组[2]。
1.2 浅层易发生井漏
已钻探井444.5 mm 井段采用海水膨润土浆体系钻进,在240 m~549 m 不同程度发生井下漏失,井口返出减少,全程钻进过程中,每当停泵后井口液面就逐渐下降至海面高度,后泵入堵漏稠浆循环,液面下降速度略有好转,但漏失问题没有从根本解决。钻进过程中产生的钻屑未及时带出井筒,以致于下339.725 mm 套管过程中发生遇阻情况。
1.3 中下部地层易垮塌
柳浪组、玉泉组、龙井组、花港组、平湖组多次发生起下钻遇卡、遇阻情况,以及电测过程中发生遇卡、遇阻。电测结果表明,各井均存在大段的井眼垮塌段,井眼扩大明显,大多数井钻遇煤层段最大井眼扩大率都达到30 %左右,某些井平湖组钻遇煤层段井眼扩大率超过90 %,有些甚至高达140 %。起下钻及电测过程中遇卡、遇阻井段井眼垮塌均较严重。
1.4 深部地层可钻性差
311.15 mm 下部井段钻遇地层为花港组下部和平湖组上部,地层的平均抗压强度在55.2 MPa~82.7 MPa,属于中硬地层,含有砂砾岩等硬夹层其抗压强度超过137.9 MPa 甚至接近172.4 MPa,其可钻性较差,具体表现:钻进过程中扭矩波动范围大,随钻仪器检测到钻头横向、纵向振动较大,易发生黏滑;扶正器托压明显,机械钻速较低,出井旋转导向扶正套外径磨损7 mm~30 mm 环形槽,导致井眼轨迹控制困难;井下振动造成随钻工具及旋转导向工具经常失去通讯,被迫起钻更换仪器。
1.5 目的层厚度变化大,储层钻遇率要求高
孔雀亭区块目的层厚度介于1.3 m~18.2 m、且实钻与预测厚度差异大,目的层埋深大、地震分辨率低,储层精细刻画困难,井眼轨迹控制难度大,地质侧钻风险高。
2 钻井技术优化
2.1 上部地层采用“电动机+PDC 钻头”、海水/海水聚合物体系提速技术
传统的444.5 mm 井段均采用牙轮钻头、“海水+搬土浆”开路钻进,这种常规的钻井技术有以下几点难以克服的局限:牙轮钻头碾压的破岩方式,机械钻速低;海水钻进至后期,井壁易水化失稳;一旦发生井漏,处理手段有限;井眼清洁不干净,导致起钻遇卡、下套管遇阻。
经过对之前几口井钻井施工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在泥浆体系、钻头、钻具组合方面有了针对性的提速技术:充分利用电动机转速高、PDC 钻头切削破岩能力强的特点,在井底创造大排量、高转速和低钻压的有利环境,有效提高了机械钻速,并利用电动机控制井眼轨迹;旋转钻进时,充分利用地层自然造斜规律、钻井参数控制井眼轨迹;采用海水开路钻进、扫稠搬土浆携砂的模式,后期转换海水聚合物体系闭路钻进,减缓井壁失稳,充分清洁井眼,快速钻进期间未出现漏失情况[3-5]。这种新的“开放式”钻井提速技术相比传统技术其ROP 大幅度提升(见表1)。
表1 提速技术与传统技术ROP 对比
2.2 泥浆体系优选
龙井组和花港组的岩屑理化性能结果显示,矿物含量以黏土矿物和石英为主,黏土矿物高达40 %,黏土矿物以伊蒙混层为主含有伊利石和高岭石,岩屑水化分散性较强,清水回收率10 %。各个层组的井径变化情况为井径扩大,说明钻进过程中主要发生了井壁剥落掉块。综合地层岩性、井径分析、结合现场复杂统计情况,认为泥岩和煤层的剥落掉块、泥岩分散造浆是造成前期钻井过程阻卡的主要原因。
针对前期钻井过程中出现的井壁失稳问题,考虑到孔雀亭气田主要采用大位移、大斜度井开发,钻井过程中摩阻、扭矩问题突出,结合该区块钻井液体系成功应用的实践经验,经过研究与分析,水平井311.15 mm井段采用油基泥浆钻井液体系、水平井212.725 mm 井段采用EZFLOW 钻井液体系、定向井311.15 mm 井段和212.725 mm 井段均采用油基钻井液体系,优选后的钻井液配方(见表2)。
油基钻井液具有良好的井壁稳定性和润滑性。油基钻井液滤液具有低的表面张力,可预防液锁和水敏伤害,对中孔、中渗地层具有更好的储层保护效果;形成薄而韧的泥饼,不仅有效地控制了失水量,维持井壁稳定,有利于降低摩阻、扭矩;通过流型调节剂合理控制流变性,保证有效携岩,适当冲刷井壁,最大程度保证井眼清洁,同时维持较低井底ECD,避免发生漏失,其作业费用和平均单井费用与水基作业相当,经济可行。
针对水平段储层钻进,选用EZFLOW 弱凝胶体系减少储层伤害。该体系能够有效阻止钻井液对储层的污染伤害;较高的低剪切速率黏度有利于悬浮钻屑,提高井眼净化能力;特殊结构形成的单向强封堵反向易膨胀滤饼,完井时仅需微小的生产压降就能清除,避免了常规完钻泥浆对储层的堵塞,具有很好的储保效果;下入下部完井管柱后无需破胶,不需要下入中心管,单口井可节约工期1 天,提高了诱喷作业时效[6,7]。
2.3 井下动力钻具优选
该区块定向探井311.15 mm 井眼上部井段采用电动机定向,滑动钻进时工具面不稳定,易黏、托压严重,滑动困难、效果较差。根据东海其他开发深井定向作业经验,当钻进至花港组以后,地层可钻性变差,井下摩阻、扭矩增大,工具振动加剧,PD X6 工具造斜能力有限,不能满足轨迹控制要求。
孔雀亭深井、超深井311.15 mm 井段、212.725 mm井段优选旋转导向工具Xceed,若311.15 mm 井段轨迹失控,则212.725 mm 井段备用高造斜率旋转导向工具PD Archer 以达到中靶的目的。Xceed 旋转导向工具造斜率为(0°~5°)/30m,具有以下优点:完全旋转,增加钻井效率,具有良好的井眼清洁效果;定向能力受井眼尺寸和地层影响小,软硬地层造斜稳定、定向容易;适合强研磨性地层钻进;井眼规整,有利于完井作业。PD Archer 相比Xceed 具有更高的造斜率[8,9],可以达到(0°~15°)/30m(见图1)。
图1 旋转导向工具Xceed 与PD Archer
2.4 钻具组合优化
孔雀亭定向探井钻井过程中,基于节约成本的原则,钻具组合通常采用PDC+电动机+随钻工具或采用PDC+PD X6+随钻工具。这种常规的钻具组合有以下几点难以克服的困难:
(1)电动机定向过程中在造斜井段滑动钻进时易托压,工具面不稳定,机械钻速较低;
(2)井下摩阻、扭矩大,钻具屈曲导致ROP 下降、钻具易疲劳损坏;
(3)井下BHA 振动加剧,导致钻头提前磨损、随钻工具信号传输故障,被迫起钻更换钻头或随钻工具;
表2 优选后钻井液体系
表3 优化后各井段钻具组合
(4)电动机或Xceed 组合提速效果不明显,纯钻机械钻速低于旋转导向+vorteX 组合纯钻机械钻速。
针对定向探井钻进期间出现的技术难题,经过对已钻井资料与数据分析,优化了311.15 mm、212.725 mm两个井段的钻具组合(见表3)。
2.5 PDC 钻头优选
各井段均采用现场钻井资料选型法优选钻头,该方法简单实用,适合现场钻井技术人员采用。通过对该区块探井钻头使用指标进行统计,依据机械钻速、进尺、磨损评价、使用地层等条件进行综合评定,初选出机械钻速高、寿命长、耐磨损的PDC 钻头。
采用以上钻头选型方法对该区块分井段进行钻头优选(见表4)。
311.15 mm 井眼上部井段地层可钻性较好,第一趟钻优选19 mm 齿、5 刀翼、钢体钻头,大的切削齿、深、宽的排屑槽有利于快速稳斜钻进至花港组砾石层,以ROP 持续低于15 m/h 为起钻原则;第二趟钻选取强攻击性、短保径的16 mm 齿、6 刀翼、双排齿、胎体钻头,有利于配合旋转导向工具在强研磨性地层中控制井眼轨迹,定向井该只钻头可直接钻至花港组底部中完,对于水平井,根据钻头的实钻情况综合分析,判断钻头状态已经较差,则起钻[10];水平井第三趟钻选取混合布齿(16 mm、13 mm 切削齿、圆锥形齿)的506 钻头,增强钻头的抗冲击性强,用于钻进花港组与平湖组过渡段的软硬交错砂泥岩夹层。
212.725 mm 井段井斜变化较小,但方位调整较大,要求钻头具备较强侧向切削能力以及稳定的工具面,地层研磨性中等,综合考虑,选取具有抗研磨性强的保径钻头616,有利于水平段及大斜度井段优快钻井。
2.6 随钻测井技术应用
孔雀亭气田储层平均孔隙度15.6%、渗透率27 mD,主要为中孔、中渗储层。由于目的层埋深大、地震分辨率低,储层精细刻画困难,为此引进新型近钻头伽马、电阻率随钻测井工具指导轨迹实时优化调整,始终将水平段控制在储层有利位置,避免了在目的层里进行大的调整,确保砂岩钻遇率超过90 %。
3 优快钻井技术效果评价
本轮开发井采用优快钻井配套技术,集成表层快速钻进技术、泥浆体系、井下动力钻具、PDC 钻头优选、钻具组合优化等技术,通过新技术的集成应用,平均机械钻速提高20.6 %,钻井周期相比前期几口井大幅度提高(见表5)。
表4 钻头优选表
表5 该区块前期探井与后期开发钻井指标对比
4 结论与认识
(1)上部地层采用“电动机+PDC 钻头”组合、海水(开路)/海水聚合物(闭路循环)泥浆体系,ROP 相比传统的技术大幅度提高。
(2)根据岩屑理化性能结果,结合实钻工程资料,综合分析前期井壁失稳的主要因素,并据此优选钻井液体系,解决了井壁失稳的问题,并很好的保护了油气层。
(3)新型旋转导向工具配合优选的PDC 钻头,克服了电动机、常规旋转导向在深井、超深井造斜率低的缺点,提高了机械钻速。
(4)在常规旋转导向钻具组合中增加了vorteX,降低了钻进期间的摩阻、扭矩,有效的解决了深部地层钻进时造斜率低、井下工具频繁故障的难题,提高了钻井时效。
(5)应用随钻测井技术指导轨迹实施调整,确保了砂岩的钻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