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深度贫困与2020年后扶贫战略研究
2019-11-15孙久文李星
孙久文 李星
摘 要:随着2020年的临近,我国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已经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剩余贫困人口的脱贫难度越来越大,深度贫困地区是当前扶贫攻坚的工作重点。当前我国深度贫困攻坚的难点在于,自然条件恶劣带来的扶贫工作困难、深度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困难、贫困人口的结构变化造成的工作困难、脱贫人口容易返贫的难点、边疆地区肩负安全稳定和脱贫致富双重任务的难点。针对攻坚深度贫困的难点,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加强社会参与和环境保护。2020年后扶贫开发的战略方向则要放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筑牢脱贫基础;注重精神扶贫,加强社会参与;实现生态扶贫与绿色发展相协调,将绿色发展的理念整体注入到精准扶贫过程中,让生态环境优势通过科学的产业开发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等具有生态经济价值的发展成果,进而带来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未来战略
中图分类号:C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9)09-0067-07
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我国“精准扶贫”的三大目标。随着2020年的临近,我国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已经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从贫困人口的减少看,2012年年底,我国在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是9899万人,到2018年年底,贫困人口已经减少到1660万人左右,5年累计减贫8239万人,使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在6年时间里减少了83.2%。按照2010年贫困标准,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1.7%,累计下降8.5个百分点。592个贫困县有一半已摘帽,各地评估检查结果显示,中部地区摘帽的贫困县的综合贫困发生率全部低于2%,西部地区贫困县全部低于3%。我们离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越来越近。
同时,我们离2020年完成“精准扶贫”任务的时间也越来越近,剩余贫困人口的脱贫难度越来越大。从空间上看,当前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由新疆南疆四地州地区、川青甘滇四省藏区、西藏地区、云南怒江州、四川凉山州和甘肃临夏州所构成的“三区三州”地区,以及河南、陕西、山西、湖南、湖北、宁夏、内蒙古等中西部省区的部分深度贫困县。“三区三州”地区是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脱贫难度大的深度贫困地区,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中央多次突出强调“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本文拟从贫困理论出发,研究深度贫困的脱贫路径,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最后提出对2020年后扶贫战略的基本思路。
一、扶贫理论与深度贫困问题
贫困问题是一个困扰全世界的发展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贫困概念的内涵也随之不断丰富,反贫困事业由解决最初绝对贫困视角下的贫困问题,逐渐发展到相对贫困视角下的包含收入贫困、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等多维贫困问题。
1.深度贫困研究的理论与现实基础
按照研究贫困的学者对贫困概念的阐释,贫困不仅仅是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缺乏,而是个人、家庭、社会组织缺乏获得饮食、住房、娱乐和参与社会活动等资源的能力,不足以达到按照社会习俗或所在社会鼓励提倡的平均生活水平,从而被排斥在正常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活动之外的一种生存状态。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1981)使用权利方法对饥饿和贫困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关于贫困的权利理论,他指出贫困并不仅仅指收入不足,而是分配失败所导致的,分配体制不合理就会导致贫困和饥荒。阿马蒂亚·森强调不同阶层的人对粮食的支配和控制能力,认为这种能力表现为社会权利关系。他认为收入低下是生活贫困的重要原因,贫困的本质是人的基本能力的缺失。同时他也指出,贫困不仅仅是收入的低下,而是人的能力的贫困,该理论重视绝对贫困的存在,同时也适用于多维贫困的研究。
在测量方法上,阿马蒂亚·森提出了贫困指数的测量方法。为了弥补度量中缺少的收入分配问题,阿马蒂亚·森引入了基尼系数G,G度量的正是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从而得出了一个更精确的衡量贫困的指数P,P=H{I+(1-I)G},其中H表示贫困人口的百分比,I是贫困人口收入差距的总和。P随着G的增大而增大,当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G为0,此时P=HI。该指数将贫困人口的数量、收入及收入分布结合在一起,全面反映一国的贫困程度。
世界银行(2001)也十分重视贫困的概念,将贫困定义为:贫困不仅指物质的匮乏(以适当的收入和消费概念来测算),还包括低水平的教育和健康,包括風险和面临风险时的脆弱性,以及不能表达自身的需求和影响力。
深度贫困是贫困状态的典型表现,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和与其他地区相对收入差距的扩大,深度贫困地区越来越表现出一种多维贫困的状态。我国的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既是一个绝对贫困问题,又是一个多维贫困问题。2014—2020年我国的贫困标准和贫困人口如表1所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贫困问题的界定与扶贫开发工作始终伴随着当时贫困实际状况进行开展。无论2013年“精准扶贫”的提出还是2017年扶贫重点转向“深度贫困”的攻坚,都表明了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巨大成果,也意味着扶贫攻坚的难度更大。
2.深度贫困地区的空间分布
在空间上,深度贫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6月在山西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看到,我国脱贫攻坚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从结构上看,现有贫困大都是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地区和群众,是越来越难啃的硬骨头。在群体分布上,主要是残疾人、孤寡老人、长期患病者等‘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人口以及部分教育文化水平低、缺乏技能的贫困群众。”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下一步脱贫攻坚的主要难点是深度贫困地区的问题,包括集中连片的深度贫困地区、深度贫困县和深度贫困村。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并结合我国当前的扶贫实际情况,2016年深度贫困地区的具体界定标准为贫困发生率超过18%的贫困县;2017年全国各省确定334个深度贫困县和3万个深度贫困村,至2017年年底,这些地方的贫困发生率是11%,远高于同期全国3.1%的贫困发生率;2018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各地按照一定的标准,确定“三区三州”(指教育扶持,医疗保障和住房保障三项加上某一地区的特殊事项。例如,甘肃省规定为教育、医疗和住房保障加上安全饮水保障)和中西部地区169个深度贫困县为深度贫困地区。虽然每年的贫困发生率都在降低,贫困县和贫困村都在减少,但形势依旧较为严峻,攻坚难度非常大。
2018年年底,新疆南疆四地州还有864个贫困村,占南疆行政村总数的17%、全疆贫困村总数的96.1%;有17.88万贫困人口,占南疆人口总数的2%、全疆贫困人口总数的48%。其贫困发生率为12.71%,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8年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状况如表2所示。
2018年各省区深度贫困县个数及所涉贫困人口如表3所示。西南地区的深度贫困地区涉及的贫困人口最多。云南是137.79万人,贵州是74.18万人,广西是61.2万人,排在前三位。西北地区略少于西南地区。这种人口分布是由当地的人口基数决定的,也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深度贫困地区大部分处在大山环绕中,自然灾害频发,山高沟深,不利于农产品的种植,无法提供基本的农业发展环境。部分地区高寒低温、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环境使得人生存都很困难。如云南怒江州、四川凉山州都是山高沟深、环境闭塞、远离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甘肃临夏州仍有少部分群众依靠水窖饮水。
另外,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必要基础设施的缺乏严重了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农牧业发展水平较低。加之深度贫困地区的人口分布高度分散,造成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高,缺乏规模效应,收益远比东部地区低。而中部地区涉及的深度贫困人口下降比较多,2018年湖北、湖南、山西涉贫人口总计还有45万人左右。比较意外的是河北省,作为东部地区,仍然有14.1万的深度贫困人口。
二、攻坚深度贫困的重点、难点与政策思路
我国深度贫困地区大部分分布在中西部地区。深度贫困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深度贫困地区长期陷于贫困,使扶貧开发的难点也比较复杂。
1.攻坚深度贫困的重点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看到,多种不利的客观条件叠加在一起,导致深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动力。深度贫困地区攻坚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重点解决自然条件的制约问题。“三区三州”和其他深度贫困县一般都位于高原、深山区或荒漠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西北地区和华北的黄土高原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干旱少雨,水资源匮乏;青藏高原地区则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农牧业生产主要靠天吃饭。这些地区自然条件给扶贫开发带来的困难,比平原地区要大很多倍。由于很多自然条件带来的困难是不可克服的(例如海拔高度),解决扶贫工作困难的办法就需要开拓思路,从大扶贫的深度和广度去探索新的路径。
二是重点解决深度贫困人口问题。在6年解决了8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之后,剩余贫困人口的致贫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长期患病者、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和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贫困人口比例高,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占40%以上。如河南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人口占比超过72%,无劳动能力者占47%,65岁以上老人占26%。这部分人口基本上是不参与日常的生产活动的,对于这部分人口只能是提供社会保障。
三是重点解决脱贫人口返贫问题。我国每年都会有一部分脱贫人口返贫,在深度贫困地区,这个问题更加严重。这是社会发展和产业特点对长期脱贫的影响。例如,因病、因残返贫,因产业经营亏损返贫,因自然灾害影响农牧业减收而返贫,等等。如何让刚刚脱贫的人口不再返贫,需要与乡村振兴战略相配合,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脆弱性问题。过去的产业扶贫政策大多是采用以经济增长带动脱贫的扶贫政策,区域性比较强,针对性比较差。这些政策之所以在我国扶贫开发的初期呈现了比较明显的良好效果,是因为当时的贫困面比较广,经济发展的利贫性也比较好。但随着我国扶贫开发的深化,加上深度贫困地区面积广,要素禀赋在地区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单一模式的扶贫工作效率很难达到预期。
四是重点解决边疆地区的脱贫问题。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在深度贫困地区中占有比较大的比例,这两类地区由于诸多历史问题和现实因素,尤其是在当前受国际环境变化的影响,民族分裂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和恐怖主义,严重影响着这两类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些地区除了要与全国一道进行扶贫开发外,还肩负着领土完整、域内安全稳定的国防职能,相对其他贫困地区而言,这两类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面临更多的现实困难,需要国家倾注更多的精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2.攻坚深度贫困的难点
在工作中,攻坚深度贫困的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解决深度贫困问题时,面临的最大难题是贫困人口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在2017年剩余的3000万贫困人口中,有8%左右的残疾人、约20%的因病致贫人口,同时,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为16%左右,因此约有贫困人口的44%即超过1300万人无法从事经济活动,无法在开发式扶贫工作中脱贫。对这部分人只能通过保障性的扶贫来支持他们的生存、生活及其子女的教育。
二是在扶贫工作中已经脱贫的人口可能会因病、因残、因学等问题重新返贫。近年来,我国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村存在20%左右的平均返贫率,深度贫困地区的个别贫困县甚至会出现返贫人口超过脱贫人口的现象。要实现对贫困人口的“托底”,切断贫困尤其是深度贫困的传递和延续脉络,在这种情况下,保障性扶贫措施的重要性凸显。
三是通过保障性扶贫来解决深度贫困的问题时,精准识别深度贫困人口是更大的难点。精准扶贫在精准识别贫困人口上有一整套成熟的办法,但识别深度贫困人口需要进一步将贫困人口进行分类,根据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扶贫。要围绕因病、因残及深度贫困家庭受教育期子女进行的生活、健康、居住、养老、教育等方面的救助和机会保障,探索更加有效的扶贫途径。
四是要解决保障性扶贫与开发式扶贫的衔接问题。保障性扶贫与开发式扶贫在扶助对象上是不同的。开发式扶贫针对的是具有全部经济劳动能力的人口,他们在时间、空间上具有较大的可移动性,可以学习当代经济社会要求的技能,从事体力和脑力的劳动。因此,有经济劳动能力的人,采用开发式扶贫可解决贫困问题。但对于只能从事少量劳动的人口或者根本就无劳动能力的人,需要通过保障性扶贫进行扶助。保障性扶贫是开发式扶贫的有效补充和巩固开发式扶贫效果的重要保障。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取得重大成就,一部分人无法通过这种扶贫方式脱贫,有些人口的文化水平、身体素质和技能与现代经济要求不适应,无法抓住经济发展的机会。对这部分人的生活生存保障是保障性扶贫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开发式扶贫的重要补充。
3.攻坚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政策思路
面对深度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我们需要建立切实而又能够因地制宜的扶贫开发政策思路。中央最新的战略部署是:在决策层面,新增脱贫攻坚资金,新增脱贫攻坚项目,新增脱贫攻坚举措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在操作层面,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力度,加大金融扶贫支持力度,加大项目布局倾斜力度,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力度,加大生态扶贫支持力度,加大干部人才支持力度,加大社会帮扶力度,集中力量攻关,构建起适应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需要的支撑保障体系。
一是解决以“三区三州”为代表的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问题,这是一场硬仗。经过5年来的精准扶贫,中央确定了扶贫目标“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已经基本达到,“三保障”在深度贫困地区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加大教育扶持,医疗保障和住房保障,是满足深度贫困地区人民的基本需求。而深度贫困地区的产业扶贫,是加大就业扶持。深度贫困地区劳动力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解决的途径是开展引导性培训,普及城市生活和务工常识,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意愿。要有效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特色文化旅游业等,盘活当地经济。例如,藏区有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依靠冬虫夏草、红景天等特色产品生存,确保这些产品的价格稳定和销售渠道畅通,十分重要。要对边民给予各种补贴和扶持。对于生活在边境地区的贫困人口,根本目的是要让他们安心地在这些地方生活下去,因此应当适当提高各种补贴的标准。
二是重点放在以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为代表的特定贫困人口的脱贫上。因病致贫的家庭、贫困的老年人、贫困的残疾人这些特殊类型的贫困人口,最显著的特征是能力贫困,也就是说他们不具有摆脱贫困的能力,需要借助外力实现脱贫的目标。但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均衡,“三区三州”是区域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保障性扶贫的资金主要靠国家的财政经费来保障。这样就会产生一个问题:无法保障深度贫困地区的保障水平能够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因此,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向深度地区倾斜是十分必要的。
三是深化深度贫困地区扶贫要对深度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与精准施策。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帮扶力度,当前仍然存在对现有贫困人口的数量和结构精准了解的问题。应当区分哪些人口是需要保障性扶持的,哪些人口是可以进城务工的,哪些人口是应当在当地从事生产的,以及哪些人口是保卫边境的。其中,对于进城务工的人口,应当建立区域间的劳务协作,由贫困地区政府和城市政府共同组织企业接收貧困人口务工,形成稳定就业。对于留在当地的人口,可以搞一些扶贫车间,建立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让一些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务工。
四是建立深度贫困地区发展产业带动脱贫的长效机制。发展产业脱贫是积极主动的脱贫,是深度贫困人口真脱贫、脱真贫的主要路径。长效机制包括:企业与贫困人口的长期就业合同的签署,增加贫困人口就业者收入的长期协议,企业面对市场风险对贫困人口的影响评估。这样才能保证在企业就业的贫困人口不失业、不减少收入,不返贫。
五是建立易地搬迁的稳定生产与生活的机制与政策。5年来,全国已经实现了550多万人的易地搬迁,其中深度贫困地区易地搬迁的人口较多。如何让搬迁的人口在新的地域能够留下并融入当地社会,参与当地的生产活动,从而获得稳定的收入是根本性的问题。稳住搬迁人口的措施,首先是创造融合的社会环境,形成迁入人口的社会和文化认同;其次是提供较好的就业机会,就业是稳住人口的最好的保障;再次是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让新的生活环境大大优于原来的生活环境。
六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对于贫困人口在增加收入,保证就业,保障教育、健康和住房等改善生产和生活方面的诉求,要从普惠性的角度去满足群众的需要。当前国家扶贫管理部门启动“3+X”的“冲刺清零行动”,教育保障重点是做好“控辍保学”,医疗保障重点是完善兜底措施,住房保障重点是完成建档立卡户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在北方的黄土高原地区,还要重点解决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解决好这些最基础性的保障问题,才能真正提高脱贫质量,也才能保障不返贫。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进农村社区,已经被证明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山东淄博等试验区的经验表明,社区化改造之后的乡村,民风淳朴,治安良好,具备了普及公共服务的现实基础。对于居住环境恶劣的深度贫困地区,应采取移民搬迁措施,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搬迁安置方式,实施建制村就近集中搬迁安置、建设移民新村集中搬迁安置、依托乡村旅游区等安置等方式,集中提供公共服务。
三、2020年后扶贫开发的战略思路初探
我国扶贫事业目前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深度贫困问题,但同时也面临着2020年之后扶贫事业如何转型的问题。那种认为2020年后中国的扶贫事业就圆满结束的想法是短视的和不正确的。贫困是人类发展中永远存在的一种生活状态,反贫困是一个永恒的事业。当我们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之后,还有一个相对贫困问题需要去解决。比如,现代化如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仍然还有15%左右的相对贫困人口。到2020年之后,我国的贫困发生率按照现行标准将会下降到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无论是按照国内标准还是国际标准,我国都达到了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那么,2020年之后我国的扶贫事业将如何进行?如何转向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呢?
1.贫困性质的变化
目前,大多数扶贫研究专家都认为,参考国际发达国家的反贫困经验,我国在2020年后将进入相对贫困阶段。消灭了绝对贫困是中国历史上的标志性的成就,进入相对贫困阶段也同时意味着社会发展的转型。但我们应当清醒认识到,反贫困斗争具有长期性和持久性的特点,2020年后在现行标准下绝对贫困的消除,并不等于我国扶贫工作的终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将长期存在,社会上处于收入最底端的低收入人口也会长期存在。因此,2020年后的扶贫工作不是终结,只是发生了四大转变,即一是向缓解相对贫困转变,二是向统筹城乡扶贫转变,三是向乡村振兴带动扶贫转变,四是向社会广泛参与扶贫转变。
2.扶贫重点的转移
由于扶贫性质的变化,2020年后的扶贫重点与之前相比,将会有重大的变化。其中,笔者认为最大的变化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更加重视教育扶贫。在我国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和城市人口中,教育水平低下的人数还很多。因此,要把消除贫困的重点放在教育上,因为只有教育才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要使义务教育普及成果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升,职业教育和高中教育基本普及,消除因贫困而失学的现象。
二是更加重视健康扶贫。如前所述,我国贫困人口中因病、因健康原因致贫的人口,占农村贫困人口的比重很大。同时,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人的健康贫困问题更值得我们关注。重视健康扶贫要使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保障和救助水平进一步提高,大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使他们能够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水平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三是更加重视保障扶贫。坚持最低生活保障、坚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普惠原则,提高基础养老金给付水平,保障老年人生活水平不低于扶贫标准,是进入相对贫困阶段后的保障性扶贫的重点任务。同时,城乡统筹的扶贫任务越来越重,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应该得到切实有效解决。
3. 2020年后扶贫开发的战略方向
一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筑牢脱贫基础。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是深度贫困地区实现脱贫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也是贫困地区开展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任务。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贫困地区实现脱贫的基本“硬件”条件,但贫困地区分布与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分布几乎完全错位。2020年后国家在构建便捷的交通骨干网络方面,需要结合国家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民航机场的统一规划,争取政策上向贫困地区倾斜。要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我国贫困地区有相当大的区域是干旱和缺水严重的地区,有些地区饮水都缺少保障。加快贫困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加大水利设施的投入力度,切实提高贫困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和提升饮水的安全保障能力。要推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中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都是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富存地区,依托当地的优势资源,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建设,特别是光伏电站和分布式风能电站的建设,已经成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途径。四是强化通信和物流设施建设。通信网络和物流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与提升经济发展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贫困地区应加大力度实现城乡宽带全域覆盖,完善农村快递揽收配送网点建设,加强贫困地区物流的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力度,实现“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
二是积极创新产业扶贫模式。产业是脱贫之基、强民之本、致富之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扶贫经验充分表明,产业扶贫是农村脱贫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贫困地区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特有资源、充分发挥当地的比较优势,从实际出发,明确思路与重要目标,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产业发展蓝图。地方政府需要从理念、资本、技术知识等方面强化对贫困地区的引导和支持,把农民分散的产业生产纳入當地的产业体系当中,以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民的产业发展与经营。选择特色产业,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找准产业和发展条件与环境的结合点。要充分利用当地要素资源禀赋优势,拓展延长相关产业链,促进产业融合。解决缺乏技术含量的农产品种植和单一农产品的开发不足问题,以使农民广泛地实现脱贫致富,发展特色加工业、电子商务、民俗旅游等,是重要的产业发展方向。
三是注重精神扶贫,加强社会参与。精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确定的国家战略,将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和原则融入具体的脱贫攻坚的计划和行动之中,特别是融入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当中,通过乡村振兴打牢产业发展基础,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形成良好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贫困地区的乡村治理能力,是当前和2020年后的重要战略。在乡村治理当中,要注重精神扶贫和社会参与。随着2020年的临近,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要更加注重精神贫困的问题。扶贫不能只是政府的事情,更需要贫困人口主观有脱贫的渴望,能够勤奋努力、通过自身发展来摆脱贫困状况。从政府来讲,扶贫手段上要摆脱之前单一的物质赠与,应当通过大力投资教育、引进现代化产业,为贫困户带来新的理念,使之产生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从而实现长久稳定的脱贫。社会组织本身是连接贫困人口与地方政府的重要纽带,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是未来扶贫工作的重要一环,要重视和加强社会组织的参与度,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扶贫中来。
四是实现生态扶贫与绿色发展相协调。生态环境资源是贫困地区宝贵的资源和优势。贫困地区扶贫问题并不能简单归结为经济问题,它还涉及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由于深度贫困地区本身就是生态环境脆弱、自然资源匮乏、人地关系紧张的区域,在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扶贫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时,应当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对深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要切实利用好当地的生态环境资源,不可因为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破坏生态环境。实现贫困地区的绿色发展、生态扶贫,将绿色发展的理念整体注入到精准扶贫过程中,让生态环境优势通过科学的产业开发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等具有生态经济价值的发展成果,进而带来经济的发展,是2020年后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7/0831/c1024-29507971.html,2017-08-31.
[2]袁蕾.南疆之“重”[N].新疆日报(汉),2017-05-28.
[3]孙久文,唐泽地.“滴灌”式扶贫提升减贫政策效果[J].财经界,2017,(3).
[4]张晓山.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准脱贫之路[J].人民论坛,2017,(30).
责任编辑:晓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