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体系
2019-11-15王莺歌
王莺歌
摘要:精品资源共享课是高等学校质量工程建设中的重要项目,是促进本科课程教学内容规范化、教学形式多元化、教学成果共享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发展现状,给出了以团队建设、平台建设、标准建设、资源建设为基本元素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体系,并探讨了各种要素具体实施的方法,为该类院校的相关项目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素
中图分类号:TU37;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0-0202-03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號)确立了从精品课建设向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转型的方向。2012年《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2012]2号)则明确地给出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目标、建设方式、建设要求和保障措施,办法中还特别指定了国家级、省级、校级不同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主体和遴选机制。随着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序幕的拉开,各省级、校级精品资源课建设也随之展开。经过近些年的建设,各省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以广东省为例。自2012年广东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做好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粤教高[2012]20号)颁布以来,形成了一系列学科全、质量高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在大环境上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足够重视,省教育厅的扶持力度也在逐年增大,扶植面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获得立项。另外,随着新媒体技术水平的提高,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水平也有了明显的进步,然而在具体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建设目标不明确。很多项目负责人把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看作一个网站的建设,这种认识过于片面。网站仅仅是一种传播载体,而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实质是一个资源体系的建设。(2)共享力度不够。由于地域、层级等因素限制,地方性院校之间的交流还不充分,缺乏一个平台将各院校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真正做到资源共享。(3)建成后的使用与后期维护不够。很多课程建好后里边的内容缺乏更新,互动平台形同虚设,甚至有一些网站已经无法正常打开。《广东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和2012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推荐工作的通知》(粤教高函[2012]170号)明确提出在团队、内容、资源、技术、建设年限等方面与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保持一致。可以看出,精品资源共享课由团队建设、平台建设、标准建设、资源建设等四个要素组成,各部分间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形成了整个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体系,如图1所示。其中,团队建设是建设的主体,平台建设是课程的载体,标准建设是课程的指导规范,资源建设是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团队建设
(一)组建专业业务能力强、熟悉先进教育技术的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主体,对于教学团队的组成,教高[2012]2号文指出除了由高教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主持外,还应包括专业教师和教育技术骨干。这里特别提出了教育技术骨干,也反映出当前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课程内容建设,而是一个集专业知识内容构建和教育技术形式实现于一体的复合成果。高校的专业课教师,尤其是非师范类的教师,强项是对本专业的知识掌控,欠缺的是教育技术系统培训,而当前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从课程素材的采集、视频的录制、内容的编辑、网站平台的建设,甚至成果的提交都涉及相关的教育技术技能,因此在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教学团队中应该配有熟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业务骨干,来保障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强化“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另外,教高[2012]2号文提出高职类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团队的建设中应注重“双师型”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应用型本科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其很多课程的教学安排中都有实践环节,常以课内实验、参观实践、课程设计等形式出现。这些环节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精品资源共享课中也要求得以体现,这也是“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迫切需要的。对于“双师型”教学队伍的建设可采用内引外援、专兼结合的办法。既可以利用相关政策引进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师;也可以聘请相关建设单位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工程师作为校外兼职教师,参与到实践教学的课程资源建设中,以提高实践教学资源的品质。
二、平台建设
(一)建设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网站教学网站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载体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站的建设任务通常是由专业教师提出建设思路,网页设计师和程序开发员具体实现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中对于资源的结构和格式与技术都做了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对基本资源的要求,甚至对其中的多媒体技术参数都做了规定,在课程网站建设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省级资源共享课的网站建设也应以其为参考标准,便于资源的整合、共享。
网站设计包括了网站整体规划、组织架构、界面视觉设计、技术实现等内容。其中网站整体规划是对整个网站界面方案的选择,需要教师与设计人员反复沟通调整,加以确定。界面视觉设计主要是确定网站的风格、布局、色彩、导航等要素,可由专业教师提出要求,由设计师完成。而技术实现是设计师采用适当的建站模式,来构建网络链接层次。如果说后两项内容的主体是设计师,那么网站组织架构设计的主体就是专业教师,这部分内容也是整个网站的核心。网站组织架构的设计应该在充分理解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求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建设特色对所要呈现的教学资源以合理的形式进行组织。专业教师还提供组织架构图,以帮助设计师理解设计要求。
(二)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
教学网站建成后需要通过网络承载、传播、应用、交流,网络课程建设需要依托数字化教学平台,因此加强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提供稳定、可靠的硬件运行环境,安全、通畅的网络通道,选择科学先进的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地方性院校由于早期整体实力较弱,基础建设不足,软硬件条件不够理想,但随着近些年国家对教育事业投入的逐步增加,各地方院校的基础建设有了很大的飞跃,数字化校园建设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以网络、通信、物联网等技术为基础,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涉及校园各个方面资源的数字一体化环境,让部分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活动都依附于信息技术之上,比如多媒体教室、录播室、信息室等一些教学设施的应用,教学资料系统化、完整化的保障。数字校园的建设能够为精品资源共享课提供软硬件环境及技术保障。
三、标准建设
(一)注重教学内容的标准化、技术的规范化
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内容标准化有利于规范教学、指导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对课程的把控。对于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核心知识单元、知识点、实践单元等都应按照本专业高等学校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进行建设,在具体的课程概要、课程模块、教学单元和教学资源做出响应,只有教学内容标准化,才能更好地增强课程示范性。除了内容上的标准化,还应注意格式技术也要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对建设资源,尤其是基本资源做出了严格的技术要求,涉及诸如文档格式、多媒体参数、视听要求等方面,并且根据不同属性分为“必选项”(指必须达到的要求)和“可选项”(指建议达到的要求)两类。格式技术的统一保证了资源共享的有效性,为后续整合资源共享平台提供了便利。
(二)把控行业标准对课程内容的指导作用
对于应用型本科的一些专业课程,通常都是与其所处行业有着紧密联系的,在建设的过程中要遵循其相关行业规范,建设的专业知识点要以其行业规范为指导。在资源建设中可以建立本学科专业知识的检索系统,将课程涉及的相关规范进行整理,为后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提供帮助。另外,鉴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以工程应用类为主,可以在题库建设中适当融合行业注册考试内容,以提高学生在学习时对行业标准的重视程度。
四、资源建设
资源建设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内容建设,是建设中的重点,内容庞大,覆盖面非常广,包含了课程基础教学内容、教学案例、综合应用、前沿热点问题等,建设过程中要求在保证课程资源系统性、完整性的基础上做到内容丰富、适用、易用,并且可充分开放共享。《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将课程资源的建设分为了基本资源建设和拓展资源建设,每类资源建设的具体内容如表1所列。
(一)建设内容系统完整、形式标准规范的基本资源
基本资源的内容是教学的核心,反映的是整个教学过程,因此其系统性和完整性是建设的基本原则。其基本内容由基本教学文档和课程教学录像构成,资料的呈现形式以文本和视频为主,格式参数有严格的标准,在建设中应该遵循。
基本资源的建设包含两大类,一类是以课程概要形式出现的教学文件,另一类是以课程模块形式出现的教学资源。原则上可将每一章教学内容划分为一个模块,并按照章节进一步在模块内划分单元,构建出整个课程基本资源的系统框架,在此框架内完成各单元的教学课件、教学录像、作业试卷等内容。
(二)建设内容丰富、形式多元化的拓展资源
拓展资源是可以为师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提供辅助性帮助的学习资源,强调的是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在建设的过程中、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可充分结合自身教学情况,形成有特色的建设资源。形式的选择上可以组建教学案例库、使用微课教学、系统仿真等手段。案例库建设的核心是案例设计,案例设计可以是针对教学模块、教学单元设计出的教学实例;也可以从工程实际中发现案例,并将其精练成为适用于教学需求的教学材料。
微课教学是针对知识点的教学设计,微课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复习、预习,提高学习兴趣,将更丰富的媒体手段引入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易于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特点是实验、实践环节多,可利用仿真技術对课程实验、工程实践进行模拟,更为直观、形象地展示学习内容。仿真技术手段很多,可以用FLASH动画制作,也可以使用专业计算分析软件进行更准确、更能反映工程实际的模拟,可结合自己的专业选取不同的课程。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服务于教与学,因此无论是教学团队的建设、平台的建设、标准的建设,还是资源的建设,都要围绕这个核心展开。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要深刻理解建设本质,准确把握建设原则,积极探索建设方法,通过对整个体系的建设提供课程在制作、拓展、维护、使用、共享等方面的保障,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优质学习资源。
参考文献:
[1]董洪日.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问题及走向——兼谈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27(06):17-22.
[2]申玉春,姜晓丹,刘靖,郭慧,操玉涛,刘丽,李广丽.地方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现状与可持续建设对策[J].高教学刊,2017,(02):5-6+9.
[3]黄德群,毛发生.广东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2,(08):88-94.
[4]白菲,谭豫之.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4,(02):73-75.
[5]张会丽,杨威.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界面设计与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01):36-39.
[6]董伟,张静,张兴华.基于精品课的多维立体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3,(14):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