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医护理学中的应用

2019-11-15吴喜庆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40期
关键词: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吴喜庆

摘要:《中医护理学》是一门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预防、保健、康复和养生的医疗措施,运用中医传统护理技术,以保护人民健康的应用学科,它是本科护理学习的必修课。“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将“教”与“学”紧密结合,弥补传统教学方法之不足,给现代课堂注入了新的学习活力,添加了新的教学色彩,教学成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中医护理学;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0-0185-02

《中医护理学》是一门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预防、保健、康复和养生的医疗措施,运用中医传统护理技术,以保护人民健康的应用学科,是我校本科护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与特色课程。其内容包括中医学概论、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临床护理学三部分,总共180学时。《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指出:“要大力发展中医护理。提高中医护理水平,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1]

由于教授对象是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学生中医基础薄弱,對《中医护理学》学习兴趣不浓厚,普遍缺乏中医逻辑思维,尤其是对中医哲学理论,如阴阳五行等理解非常困难,使得教师的教学难度非常高。《中医护理学》涉及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如基础理论与临床护理实践等,学生不但要扎实掌握理论基础,还要理论联系实践。尤其是对八项护理操作技能,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操作能力。[2]因此,如何提高中医护理学的教学水平,一直是中医护理教育团队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分课堂”教学法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一种充分体现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根据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心理机制以及目前大学课堂教学现状与困境,诞生的一种课堂教学改革模式[3]。这种教学模式能发挥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

本人自2012年从事中医护理教学工作以来,除了熟练掌握教材专业知识外,整个教学过程中穿插着启发式提问、讨论,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变教学中的教师单向传授为师生的双向沟通、互动互助。另外,本人充分发挥在附属医院门诊的优势,带教学生定期跟诊,理论联系实践,弥补传统“填鸭式”教学的不足,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自接触“对分课堂”教学法之后,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本人把“对分课堂”教学理念引入其中,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加深对“对分课堂”教学方法的理解,而且形成一些教学思考。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自我能动性

目前,全国各大中医院校《中医护理学》的教学模式大多数采用教师课堂上讲授理论,辅以教学医院临床见习,学生课下强化记忆的传统教学方式,对于护理专业学生,理论偏于西医,用传统教学方法讲授中医,难免显得枯燥、乏味,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对分课堂”教学方法中,教学时间分配上,教师授课和学生讨论各占一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能积极踊跃地参加到课堂讨论中来,学习气氛更为积极活跃,课程参与意识提高,学习兴趣更加浓厚,真正发挥自我能动性。

二、实现教师角色转型,充分体现教学相长

目前,传统授课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须将学生应该掌握的教学内容、重难点突出,结合临床实践,条理清楚地讲解给学生。“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讲课与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对分,教师只需把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作业设置、点评及讨论指导上,完成灌输到引导的转变,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创新点[4],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就所学知识点提出疑问,教师对学生所提疑问给予解答。同时,教师可以听取学生的新见解、新思路,从中有所收获,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此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这样教师和学生权责对等,成为真正的“教与学”的双重主体。“对分课堂”通过师生“教”与“学”的对分,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型,充分体现教学相长。

三、加强学生沟通交流,有效提高综合能力

当今社会,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要有合作与分享的能力。“对分课堂”通过小组讨论形式,增强学生间的合作、探讨、交流、分享。小组成员是随机组合的,可能熟识,也可能不太熟悉,而通过小组学习讨论,可以增加同学间的了解,增进彼此的感情,加强组间合作意识,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和习惯。

另外,“亮考帮”是“对分课堂”的教学特点之一,在学生课下作业和讨论环节应用都非常多,目的是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变得更加明朗、更加开阔。“亮考帮”是形象化的“亮闪闪”、“考考你”、“帮帮我”组合而成的缩写名。“亮闪闪”是指列出学习过程中自己感受最深、受益最大、最欣赏的内容;“考考你”是指列出自己弄懂了,但是认为别人可能存在困惑的内容,来挑战别人;“帮帮我”是指列出自己不懂的,讨论时向别人求助的内容。“亮考帮”作为一个支架,引导学生将学习内容分成“最大的收获”、“学懂的”、“不懂的”三部分。[5]“对分课堂”通过小组讨论,加强学生的沟通交流,有效提高综合能力,提升学生获取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成就感,以主人公姿态去学习,做到爱学习、会学习,避免死读书、读书死、读死书。

四、促进学生内化吸收,形成创新思维

“对分课堂”的核心思想是将课堂时间师生对等划分,教师讲授结构性知识框架,学生课下自主安排学习时间,通过查阅资料、分组讨论,对重点知识点进行内化吸收,并参考相关学习资料,举一反三,将所学知识点融会贯通。内化吸收是“对分课堂”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将学科知识转化成自己知识的关键。这个过程可以促进学生思考“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内化吸收。[6]

“对分课堂”充分体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教师可以在掌控基本重点主题框架的情况下,让学生自由发挥,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挖掘更加丰富的主题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形成创新思维。[7]

总之,在《中医护理学》课程教学中,应用“对分课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营造师生互动的良好学习气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作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将“教”与“学”紧密结合,弥补传统教学方法之不足,[8]给现代课堂注入新的学习活力,增添新的教学色彩,教学成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孙秋华,孟繁洁.中医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2.

[2]唐小岚.关于加强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建议[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0(2):134-135.

[3]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5):5-10.

[4]张赛宜.PAD教学模式在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的探索[J].公安教育,2016,(2):66-68.

[5]孙丽平,田爱香,贺民.“对分课堂”教学方法在高校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7,14(6):474-476.

[6]刘晓芳,王博瑶,刘怡筠,等.“对分课堂”教学法在各家学说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7,(44):178-179.

[7]杨淑萍,王德伟,张丽杰.对分课堂教学改革及师生角色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5,38(5):655.

[8]杜艳飞,张学新.“对分课堂”: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与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6,(3):116-118.

猜你喜欢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外作业设置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