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安决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之管窥

2019-11-15肖倩雯王辉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40期
关键词:管窥公安院校教学改革

肖倩雯 王辉

摘要:公安决策能力在公安工作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也是培养和选拔警务工作人才的重要标准。多年来,《公安决策学》课程已被全国多所公安院校设立为公安管理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但是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来看,公安院校讲授的《公安决策学》远不能满足公安实战的需要。明确课程培养目标,增加实训内容,拓宽警務思维方式,改善教学方法等措施,必将成为公安院校《公安决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公安院校;教学改革;管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0-0123-02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决策学在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认可和重视,尤其在公共政策领域中,政府对政策的制定往往与人们的决策行为密切相关。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了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以表彰他在行为经济学研究领域中做出的突出贡献。他在分析人们的经济行为和心理活动之间架起“桥梁”,认为人们做出的决策都是有限理性的,即介于完全理性和非完全理性之间,因此政府应使用“助推”理论,而不是强制地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众所周知,美国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1961—2001)是决策学领域中最早的代表人物之一,而理查德·塞勒正是西蒙领导的一个委员会的委员,其任务是向总统的科学顾问提交关于决策与问题求解的研究报告。可见,决策学在西方的科学研究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公安决策学》课程在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课程定位存在争议。《公安决策学》课程作为众多公安院校公安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在课程定位与培养对象方面普遍存在争议。其一,由于公安管理专业在建立之初是专门培养各级领导干部的,后来才成为全国多所公安院校的专科或本科专业,因此很多人认为该课程的授课对象不应当是在校的普通学生,应该被安排在较高的授课对象层次中。其二,《公安决策学》课程的知识专业性较强,对于公安决策活动的主体,必须是公安机关内拥有决策权的个人或集体(各级党委、政府、人大为特定的公安决策主体),因此该课程的受用对象明显地限定了公安决策活动的主体范围。然而,公安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走向基层岗位便面临着实用性与专业性的矛盾,公安基层单位亟须熟悉公安基本业务的警务人员,而公安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能会需要更多的时间学习一些侦查或治安方面的专业知识。

2.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公安决策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需要不断更新相关的国家政策,而目前所使用的教材已经无法满足公安实战的需要。总体来讲,目前所有教材均呈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在理论方面,有些教材虽然讲解得较为详尽,但在章节内容的编排方面存在重复、逻辑性不强的现象。在实践方面,列举的案例时间较为久远,内容过于陈旧,明显不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以上是影响该门课程建设的根本原因。

3.教学方法和手段较为单一。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以理论讲授为主是大多高等院校采取的教学方法,有的教师可以仅凭一页PPT课件就可以生动地讲授出隐藏其中的许多知识与内容,教学效果良好,深受学生欢迎。但这样的教学效果对教师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因为需要长期的积淀才能达成。因此,对一般教师而言,讲授法很可能致使教学过程枯燥无味,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公安决策学》的授课亦如此,由于公安院校的师资结构呈现年轻化的特点,青年教师缺乏警务工作的实战经验,理论积淀不深,在教学过程中势必会重理论、轻实践,缺少前瞻性的思维模式。因此,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是优化教学过程的必要措施。

三、《公安决策学》课程教学改革之管窥

1.明确课程培养目标。公安决策能力的培养,需要经历长期的公安工作实践及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就是要首先明确《公安决策学》课程是以公安院校公安管理专业的学生为授课对象,而非公安部门具有一定职权的领导者。其次,明确该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即学生应当掌握哪些必备的知识及技能,主要包括:掌握公安科学民主决策的全过程、能运用公安决策学理论分析相关警务政策、能熟练应用公安决策方法解决不同类型的决策问题、提高警务决策能力、培养世界现代化的警务决策思维。明确课程培养目标,是《公安决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2.打造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下的课程设计。明确了课程培养目标之后,为了改善教学效果,丰富教学过程,就要重点把握好课程设计环节。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下的课程设计,可以规避传统教学手段带来的困境。成果导向教学(OBE)理念由美国学者Spady在1981年首次提出,“成果”是指学生在学习历程结束后获得的真正能力,具有存续性高、实践性强的特点。成果导向教学以学生最终获得真正核心能力为引导,注重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和成绩评量间的环环相扣。核心能力应该是学生必须获得的知识,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在个人发展或社会中具有竞争优势的技能。

3.增加课内外实训内容。公安决策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公安实践经验。为更好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在《公安决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实训教学融入理论教学。同时,为了弥补高等院校学历教育以人文教育为主的不足,公安管理专业需要建设较完备的实训室,以便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但是,课内外的实训教学需要教师收集大量的决策经典案例及公安决策案例,并设计好严谨的实训环节,以保证能够发挥每位同学的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增加课内外的实训内容,就是要在理论讲授环节增加实训内容,同时设置专门的实训周进行实训教学,以增强学生的公安决策能力。

4.拓宽警务决策思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流动人口的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各个地区,境外人口的流动管理已成为我国公安机关新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贩卖人口、跨国境犯罪、走私、境外网络诈骗等,给公安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5.改善教学评量方式。教学评量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间接衡量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良好的教学评量可以使教师有效了解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同时方便学生及时修正和完善。教学评量的重要标准就是“评分”,评分要体现公平公正,并且要像切刀一样,必须清楚地区分优与劣,切要慢慢评量,形成一种看得到学习效果的完整的学习过程。

教学评量的黄金原则是:第一,依据教学目标设定评分标准;第二,兼顾多重目的,如罗列出需要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第三,采用多元化、多次数的评量方法,如采用质化的描述性评量或量化的数据性评量,或采用他评或自评等方式;第四,事先告知学生评量的内容与范围,以便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五,要将评量结果及时回馈给学生,评量的时效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只有改善教学评量方式,才能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国良.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公安决策学》课程建设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4,(4).

[2]李琳.《公安决策学》课程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J].科教纵横,2012,(10).

猜你喜欢

管窥公安院校教学改革
晚清伶人开办戏园管窥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公安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思考
管窥大气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之道
宋代科举冒贯管窥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
论公安院校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的建构
印度茧丝绸业管窥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