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通能力
2019-11-15徐大维
徐大维
财经作家吴晓波,以著作《大败局》《激荡三十年》而闻名。
2008 年,为了配合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第一财经计划将吴晓波的书《激荡三十年》拍摄成纪录片。为保证拍摄的成功,节目组请了一位曾经在央视工作過的人来做策划,这个人的名字叫:罗振宇。
那是吴晓波和罗振宇第一次相识,当时已经成名的吴晓波,对眼前这个胖子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直到接下来发生的事,才让他另眼相看。
纪录片准备拍30集,而且预算只有300万,需要在4个月内拍完。
第一次策划会,大家就傻了眼,因为这简直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且不说那少得可怜的预算,也不说如此短暂的时间,最难的部分在于对《激荡三十年》中人物的采访。
要知道这本书,写的都是中国当代知名的企业家、政治家、经济学家,无一不显赫鲜亮。想要在3个月的时间里全部预约、采访——哪怕是完成一半的任务,几乎也没有一点可能性。整个团队陷入了绝望之中。
阴暗的会议室中,罗振宇晃了晃自己的胖脑袋,缓缓说到:“为什么非要采访当事人?不能采访旁观者吗?”
大家一时蒙圈,罗振宇清了清嗓子接着说:“我们书中的当事人,一个也不请,只做外围采访。比如,张瑞敏不是砸冰箱吗,我们不用采访他本人,而是把报道他砸冰箱的第一个记者找过来。”
大家顿时呆住,因为这个建议太过奇葩,最后效果如何谁都没底。但是,仔细一想,这似乎是唯一可行之路。
于是,节目组马上动手,在两个多月里找到了将近300 个与当事人相关的对象,进行集中式访谈。
《激荡三十年》中的知名人物一位也没有出现,即便是有机会采访到,也被团队有意绕过。
最后,节目拍摄按时顺利完成,效果如何呢?31集财经纪录片《激荡:1978-2008》在东方卫视播出后,抱回了该年度国内几乎所有的新闻纪录片大奖。
事后,吴晓波评论罗胖这个神来之笔说:“这真是一个天才的‘方法论上的革命,它把拦在眼前的难题都变成了马其诺防线,一旦绕开,豁然一马平川。”
现实就是这样。你想做成任何事情,根本就没有天衣无缝的完美时刻,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瑕疵,不是资源不足,就是时间不够,或者是难度太大。这些“拦路虎”会让你放弃实现目标的决心,对所有困难都束手无策。
而能成大事者,大都不会与“拦路虎”撞个头破血流,而是懂得绕开,寻找另一条道路抵达终点。
(摘自微信公众号“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