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年吉林省中考满分作文素材运用解析

2019-11-15董国财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9年32期
关键词:牦牛姥爷高原

董国财

【真题回放】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题作文。

作文(1)邻居

作文(2)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梁启超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毛泽东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

【名师题解】

2019年吉林省中考作文的命题可谓“一俗一雅”,相映成趣。既有眼前的“邻居”,又有远方的“国家”。命题作文不设审题障碍,材料作文隐含思想高度。对这两个题目不妨采取以下应考策略:平中见奇,以小见大。

平中见奇写“邻居”。命题作文让写“邻居”,意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身边事,生活关注面积不要太窄,不能眼中只有学校、家庭、同学。考生如果对“邻居”不熟悉,文章就难以动人,为文之道重在真情流露。“住家接近的人或人家”,这是词典对“邻居”的解释,其实可以进一步拓展思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若把地球看成一个村子,“邻居”就更多了。“邻居”可以是一个人、一家人、一群人、一个国家,甚至可以是除了人之外的生命。此外,心灵上没有隔膜的人,也是你精神世界的邻居。古今中外的名人都可以搬到你作文里住了。总之,平凡的题目要平中见奇才能令人称奇,比如内容上与众不同、结构上别具匠心、语言上大放异彩。要敢于有惊人之举,表达自己的不同凡响,彰显自己才华出众。

以小见大说“家国”。材料由三位光耀中华民族历史的名人名言构成,分别可以提炼出的鲜明词语是:少年、立志、报国,连缀起来就是:少年立志报国。爱国主义、报国理想属于高大上的主题,为了避免空洞,以小见大最好。“如果祖国是一只雄鸡,我愿是一粒米”,据说这是一个孩子写的诗句,简单质朴却格外突出他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的爱。奉献、牺牲,尽在其中。报国何须惊天地,粒米情怀也动人。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怎么担当起这份责任呢?台湾的一位教授曾说“拾起一张纸就是爱国”,每个人立足自身的岗位辛勤工作,多奉献,不添乱,就是爱国就是忧国。热爱祖国可以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捍卫民族尊严,为国争得荣誉,维护祖国统一,发扬民族美德等等,都值得赞美。

【满分作文一】

邻  居

吉林一考生

地球不过是一个村子,我们都是邻居。

——题记

蓝天的邻居是高原,高原的邻居是牦牛,牦牛的邻居是行走在高原上的我。

一个觅食于西北高原,一个家住在东北平原,竟然是神交已久的邻居。有人笑了,那么遥远还算是邻居?生命没有距离,在哪不是睦邻?

那天,无意间在抖音上看到一段视频。骑行爱好者迪恩在一次独自环球旅行时邂逅一只小猫咪,默默地跟着他走了好久。迪恩给它一点食物,它还是跟着他。缘分就是这么奇妙,一个眼神便可,最终迪恩决定带着小猫完成剩下的旅程。他给小猫起名叫娜拉,还给它准备了面包,让它坐在车头。夜晚,露宿帐篷,娜拉守着他睡觉;白天,娜拉趴在他的肩头,陪他看日出和彩霞。细思多么有趣:地球上的两个生命相遇,是他好心收养了它,还是它选择了他?一路为邻,有他的地方就是家,一起漂泊,不问归期。

看着看着,我不禁想起那次旅行中邂逅的号称高原之舟的牦牛。

老妈是一个对雪域高原没有抵抗力的人,她说一生有个必须去的地方,那就是香格里拉。开车走在险峻的盘山路上,窗外就是峡谷深渊,海拔越来越高,积雪逐渐变厚。其实,为了陪老妈看高原,我常常要忍受着高原反应。高原的风啊,足以将坚硬的石头风化。在风中,喘一口气都感到生命瞬间有了海拔。在这生命禁区里,能有一种生命顽强存在,而且给另一种生命带来依赖,我不由得顶礼膜拜。是的,一道道鲜活的身影让我目瞪口呆:牦牛,牦牛!硕大的身躯,立地顶天。在无水无荫离太阳最近的高原上,在一場接一场的风雪中,它们挺起傲骨,蹄绽冰花,与牧人生而为邻。它们是高原的邻居,是雪域的灵魂!

去年冬天,我又一次跟随老爸自驾游,翻越夹金山。云海张开双臂拥抱我们,不可名状的壮美让我忘却所有,天地间只有混沌一片。前方海市蜃楼般地出现了一群牦牛,在可视度很差的云海深处,我们不小心惊动了这些高原的邻居,此时也是我们的邻居。几十头牦牛开始在冰雪覆盖的路上奔跑。冰天雪地,老爸不敢让汽车熄火,只能慢慢小心驾驶,希望它们别怕。我担心它们跑远,找不到回家的路。我不断祈祷,希望它们能停下,不再奔跑。我不断自责:“对不起,我们侵犯了你们的世界。”

可它们不懂汽车这个怪物,不懂人为什么会侵犯,本该悠然自得的牛蹄惊慌失措地狂奔,甚至有两头牦牛重重地摔倒了。我心疼得身体缩成一团。当我们的越野车不得已狠心超过它们,它们终于停下,伫立在云雾中的身影在我的视线中渐远,定格成我内心深处永恒的牵挂。

我不断问老爸:“它们会摔伤吗?它们不会死吧?!”尽管得到一串串安慰,可内心深处的我早已泣不成声,为我们的惊扰,为伤到那些与世无争的生命……

我还去“行走在高原之上”吗?如果热爱变成一种惊扰,那就让高原与牦牛为邻,昂扬地屹立在我的心中吧!

【亮点精评与素材解析】

作者选取高原旅行邂逅牦牛这一段生活素材,拜访人类的邻居——那些高原上的生命。“地球不过是一个村子,我们都是邻居。”题记一出,就能感受到这篇文章的构思远离了俗气和小家子气,令人称奇。接着引用迪恩和小猫咪的一段视频素材,引发下文的叙述。全篇为我们展开一幅远离世俗的画面,雪域高原,顽强的生命,悠然、高傲而安静。可人的活动惊扰了这高原的精灵,它们被迫奔腾躲避。当人类的活动使得地球上每天都消失一个物种,我们是否该引起深刻的反思与自责?立意脱俗,结构清晰,语言明快,是难得的考场佳作。

【满分作文二】

“少年中国”之我说

吉林一考生

坐在安静的考场上,我的心并不宁静。

试卷上那三个照亮史册的名字,让我仰望历史的天空,“少年——中国”,今天该怎么说?思绪翻腾,热血奔涌,我不由得想起了那些老军装和一个地方——防川。

五一假期姥爷要去吉林珲春边境采风,非要拽上我。在我刚会冒话时,妈妈就指着相册中惟一的一身戎装照的人教我:“叫,姥爷。”姥爷有个夙愿,儿孙也能有人穿上军装,像他一样。他的那点心思还想瞒我?不用说,这次带我游览又是为我将来穿军装“洗心”。

一上车,我就被几位老军人包围了。都是姥爷生死之交的战友,穿着老式军装,挎着军用水壶,虽鬓发如霜,但精神昂扬。

我们驱车直奔祖国最东边风景区——防川,“一眼望三国,犬吠惊三疆”。姥爷展开一张军用地图:“防川风景区位于中、朝、俄三国交界的地带,面积约20平方公里。这里遥看日本海,冬暖夏凉,气候温和,降水丰沛。有民族风情浓郁的朝鲜族民俗村,有威武庄严的吴大澄石雕像,也有清代勘立的中俄‘土字界碑和日苏张鼓峰战役遗址……”当年姥爷用青春和热血守卫过的地方,他能不了如指掌吗!

我们首先来到位于防川中俄边界处的“土”字石界牌,这是国家一级文物,也是省级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站在铁丝网围绕的界碑前,我看到很多游客都神色凝重。我掏出手机,双手伸出铁丝网,选好角度,对准“土”字碑按下了快门。

到了防川,不登临“龙虎阁”是说不过去的,举目俯瞰,毫无遮拦,“一眼望三国”;不拜谒“东方第一哨”姥爷是不会走的,当年他们在此为祖国站岗:“哨所位于中俄边界我方山峰之上,是我国地界经度最东的边防哨所。”在院子中有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的红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当好国门卫士,固我中华边关!姥爷和老战友凝望不语,眼睛里闪着异样的光芒,仿佛又回到了他们年轻时一样。

一路走来,我都感觉很累了,可他们还是兴致勃勃,顾不得小憩,掉转车头直奔防川村。姥爷嘴里滔滔不绝:“这是是吉林省海拔最低的地方,居民都是朝鲜族,会做地道的朝族冷面。村后面是張鼓峰,村前是日夜奔腾的图们江……”

午饭后,我们又驱车来到珲春口岸,在巍然的国门前拍照留念。看到来自俄罗斯的很多货车排起了鱼龙长队等待边检,我真为祖国经济的日益繁荣倍感自豪!不知谁在车内播放着一首歌:“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留下一首赞歌……”一边听着一边打着拍子,姥爷和他的战友眼角都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姥爷,让我穿上军装在这里照一张相吧。”被姥爷感染的我,不禁说道。

【亮点精评与素材解析】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这样说。新时代的中国少年该怎样书写“少年中国说”新篇,作者含蓄委婉地给出了答案。作者用身边的生活素材来诠释高远的主题,陪伴姥爷游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老军人的情怀所感染。老一辈军人以青春和热血守卫祖国边疆,“我”长大后愿意接过他们的钢枪保家卫国。立意高远,以小见大;叙述清晰,脉络分明。

猜你喜欢

牦牛姥爷高原
牦牛场的雪组诗
Yak of All Trades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肩膀上的爱
我想你了!姥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