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梵高奶奶”走了,她的画曾温暖无数人

2019-11-15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9年32期
关键词:秀峰江华小孙女

2019年8月1日,83岁的常秀峰走了。那个70岁拿起画笔,曾激励无数人幡然醒悟、人生奋进的“梵高奶奶”永远离开了我们。

“梵高奶奶”出生于河南方城县一个名叫杨家庄村的小村子。她没上过学,也不懂绘画,走动的范围不超出县城。本想着一生守护着家乡,但在丈夫离世之后,经不住儿子的劝导,她于2003年离开了熟悉的村子,搬去了陌生的大城市广州。

因为要照看小孙女,她常常会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回忆她在鄉村的生活。她想要描述山楂树的样子,却匮于言辞。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拿起了蜡笔,将山楂树画了出来,小孙女立刻明白了。之后常秀峰一发不可收拾,她开始用画笔倾注自己对家乡浓浓的思念与深挚的爱。而画笔也解锁了她非凡的绘画天赋。常秀峰患有眼疾,平时看电视顶多一个小时,但经常画起画来就忘了,直到眼睛痛到流泪才

意识到要停笔休息。

2006年,她的儿子江华把画作放在博客上,常秀峰和她质朴的画一下子就火了。有人看了她画的向日葵,认为和梵高的《向日葵》有着一样的神韵,于是“梵高奶奶”的称号流传开来。

同年的6月和11月,常秀峰两次受邀来到《鲁豫有约》的节目现场。演播大厅里,她画的《向日葵》和梵高的《向日葵》并排摆放。直爽的常秀峰说,“这个叫梵高的人一定很不开心,他的向日葵不伸展,画得苦。”而她画的向日葵长在土地里,向着阳光。“有土地养着它,有水滋润着它,就像我画它的心情一样,很幸福。”

正是因为她温暖的画风,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让在大城市打拼的人们感受到温暖和自然的力量。因为画画,常秀峰也找到了打发时间的“事业”,还有了“粉丝”和“外事活动”,在广州过得有声有色。她曾在香港举办画展,轰动香江,有人说从她的画里“看到的是乡愁”。世界著名摄影大师斯鲁本收藏了她的蜡笔画《石榴树》,他说,“常秀峰和我一样,都不是用机器和笔在展示艺术,而是用心。”

最后缠绵病榻的这几年,“梵高奶奶”常秀峰仍时时不忘心中热爱的绘画。江华称,自2015年中风之后,老太太便很难再作画。尽管如此,身体恢复得稍好一些以后,常秀峰拿着画笔,还想在纸上涂抹作画。

“如果身体好,我就要像讲故事一样,把以前的经历都画出来。” 这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画家,留给我们的是一个温暖而传奇的故事,是震撼而动人的美好画卷。

■热议锐评:一个没有名利概念,画不出城市的车水马龙,也不知道“红”为何物的老人,就这样用她的画和画中的故事,勾起了每个人心中质朴的乡愁,温暖了终日奔波在浮躁都市的人们。如今“梵高奶奶”悄然离我们而去,但她不问高龄用心做好热爱之事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素材运用:难忘的一幅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记住乡愁;幸福像花儿一样……

(资料来源:南方网、搜狐网等)

猜你喜欢

秀峰江华小孙女
为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微信在小儿普外科护理单元管理中的应用
除非在小朋友的监护下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扫帚维修公司董事长
废墟之舞等
“鸟”与“乌”
我家有个小精灵
一个漂亮的铃铛
蹭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