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农村听障患者的气象传播策略

2019-11-15刘立成蔡思敏陆新义

中国地市报人 2019年11期
关键词:手语残疾人气象

刘立成 蔡思敏 陆新义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不断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30周年,信中指出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唐山市考察时进一步谈到,为残疾人事业做更多事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2018年,中央财政下拨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资金31.7亿元,由各地统筹用于含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等方面支出。中央的系列举措标志着残疾人事业将进入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做好残疾人工作,事关八千多万残疾人及其家庭的民生福祉,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

1.面向农村听障群体进行气象传播是增进残疾人福祉的应有之义

随着我国残疾人事业不断推进,残疾人民生和权益保障持续改善、社会参与能力不断增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残疾人事业重点将逐渐由重视物质权益向增进残疾人福祉转化。包括听障者在内的残疾人群体公平享受社会文化成果、平等的享有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是增进残疾人福祉的应有之义。

公共气象服务属于公共服务范畴。农村是公共气象服务的基层前沿阵地,平等地享有公共气象服务是残疾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但当前公共气象服务总体呈现出城乡非均衡发展的态势,在气象公共服务城乡分配不均的状况下,农村听障群体公平享有公共气象服务的权利如何得到保障?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数,以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和各类残疾人占残疾人总人数的比例,推算2010年末,我国残疾人总人数为 8502 万人,其中听力残疾 2054 万人,听力残疾人数仅次于肢体残疾人数,占中国人口总数的 1.58%。数量如此庞大的听障群体,其中又有相当大一部分生活在经济欠发达、公共服务匮乏的农村地区,他们的生存现状对整个社会的均衡发展至关重要,他们的信息获取状况需要引起社会重视。因此,当务之急是根据农村听障群体的特殊需求,量身定制气象公共服务路径,有针对性地进行农村气象信息传播方式及渠道改良,有效提升气象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2.面向农村听障群体的气象传播现状

2.1 可供听障群体使用的气象信息资源贫乏

听障群体因听觉障碍决定了信息接收渠道主要以视觉为主,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因受地域与经济限制,很大部分听障者即使有残余听力,但未佩戴合适助听器,未接受良好、有效的听觉、语言训练,很难利用听觉这一信息接收渠道,因此大多数农村听障者只能借助视觉来接收信息。此外,调查显示听障群体的平均文化程度远远低于健全人,而农村教育资源与城市相比相对匮乏,尤其是农村年长的听障者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可接收的包括气象信息在内的有科技含量和文化价值的信息十分有限。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气象传播在新媒体领域也颇有建树,微博、微信、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已经成为新时代气象传播的新模式。中国气象局政务头条号从2014年9月25日开通以来,总发文数6320条,总阅读数5324万次,深受广大手机用户青睐。2016年9月,桂林市气象局开通了气象直播,在线收看人气超30万,点赞超140万。然而遗憾的是,在“气象+新媒体”欣欣向荣的背后,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听障人士因为不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以及网络接入等限制,无法享受互联网时代的便捷。而作为农村听障群体最为依赖的传统媒体——电视,其电视气象预报又极少配以手语翻译甚或缺少字幕注解,导致可供听障群体使用的气象信息资源极为有限。

2.2 听障群体获取的气象信息质量较差

听障群体获取气象信息存在滞后性、模糊性等问题。一方面,农村听障群体有气象信息需求,气象部门具有服务能力,但是两者之间并不能有效契合。由于受信息获取能力、习惯及传递渠道的限制,听障群体获取的气象信息往往不是一手的,导致获取的信息时效性差,如遇台风等气象灾害,若不能及时获取气象预警信息,甚至将危及听障群体的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农村听障群体受传播媒介与自身知识技能储备限制,对气象信息进行准确识别的能力也相对较弱,在没有手语翻译或字幕简短提示的情况下,往往获取的是模糊的气象信息,给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2.3 听障群体对于气象信息资源获取的需求不断增强

据《2017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省级残疾人专题广播节目25个、电视手语栏目31个;地市级残疾人专题广播节目198个、电视手语栏目254个。从这一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有关部门为残疾人提供信息服务的范围和广度都在增加,但针对农村听障群体进行的专项支持却十分有限。并且传统媒体虽然在农村听障群体中认知度较高,但其服务的及时性等功能却不能满足这些受众对气象信息服务的迫切需求。

随着社会福祉的提高,农村残疾人的公共服务需求日益凸显,特别是对于气象信息传播的需求不断增加,气象信息能否有效及时地传递到农村听障群体手中,将直接关系到这些农村听障群体的安全需求和基本生活要求能否被满足。

3.面向农村听障群体的气象传播策略

信息无障碍是弱势群体的基本发展权,听障群体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应当有平等的机会获取和使用信息及其相关技术[1]。《残疾人保障法》中明确提出:国家要采取措施,为残疾人信息交流无障碍创造条件。在社会的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大力推进、公共气象服务逐渐完善的新形势下,面对农村听障群体气象信息获取不畅与其对于气象信息资源获取的需求不断增强的矛盾,应充分发挥媒介的作用,通过媒介的使用来改变听障群体的媒介生存环境,维护听障群体获取气象公共服务的利益。

3.1 应倡导无障碍气象传播理念

在气象信息无障碍建设的进程中,媒介信息无障碍是重中之重,应为听障群体建立一个信息畅通、健康公正的传播环境。听障人因不同程度的听力受损,通常面临着信息传播壁垒,气象传播应倡导无障碍传播理念,要理直气壮地为农村听障群体赋权,向社会公众倡导,包括听障群体在内的社会弱势群体应该拥有平等获取气象公共服务的权利。

3.2 为农村听障群体建立起直通式气象服务

针对农村公共气象服务的严重缺失、城乡公共气象服务非均等化发展,农村听障群体使用的气象信息资源贫乏与其气象信息资源获取的需求不断增强等问题与矛盾,首先需要完善气象手语播报体系。从电视中获取气象信息已经是根深蒂固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种生活习惯。在使用电视等传统媒体时,字幕和手语翻译是听障群体获取气象信息的主要途径,也是气象信息无障碍建设的指标之一,手语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亟待建立与完善。2017年5月,宁波市北仑气象局和北仑残联共同推出气象手语动漫节目,这是继《北仑气象》手语节目之后,北仑气象局又一创新举措,气象动漫手语播报通过动漫视频设计,让卡通人物以打手语的形式,形象地展现气象信息。气象动漫播报是针对听障群体气象传播的一次重要尝试,对农村听障群体获得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和提高生活品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气象传播的“北仑模式”亟待进一步在全国推广;其次,需要加大对农村公共气象媒体的建设,如在交通工具和公共场所安装电子气象显示屏幕等。显示屏自动定时接收并显示天气预报、天气警报,特别是遇到灾害天气时,能及时发布预警,将第一手气象信息准确、及时、有针对性地传达到听障群体手中。再次,建立以乡镇为单位的基层气象服务队伍,掌握地区听障群体的一手信息,力求气象信息服务的覆盖面达到每家每户。

3.3 提升农村听障群体的气象媒介素养

媒介文化已经把文化和传播凝聚成一个动力学的过程,将每一个人都包含其中,生活在媒介文化所制造的仪式和景观之中,我们必须“学会生存”[2]。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农村听障群体加强自身气象信息获取能力建设,对于能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气象传播资源至关重要。因此,提升听障人的媒介素养是促进其无障碍获取、使用气象信息资源的当务之急。有关部门应对听障者进行针对性(例如采用手语)的气象科普培训,以及如何利用手机获取气象信息,以提高其媒介素养,进而提高其新媒体使用的自我效能感,尽可能发挥其气象信息获取的自我能动性。2018年8月,北京市海淀区组织20名听障人士走进中国气象馆开展参观体验活动,了解了“风向标”“气温测量仪”“湿度测量仪”以及如何人工降雨等气象知识,气象部门就“什么现象是气象灾害”“极端天气气候是怎样形成的”等问题进行了科普解答。海淀区的科普经验值得借鉴,有关部门应在城市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气象科普向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辐射,结合农村听障群体的需求,配合专业手语老师,定期提供气象科普下乡活动,加强农村听障群体对气象知识的了解,提高其应用气象信息的能力。

3.4 进一步推进气象“互联网+残疾人”服务

气象部门应加快推进“互联网+残疾人”服务,充分利用信息化和数字化手段,帮助听障群体解决实际问题。仅就传播媒体而言,农村气象传播中新媒体的应用需求已经萌芽,原有凭借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已经开始转为“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传播方式,随着中国农村网民和手机使用用户迅速提升,新媒体将更加便于农村听障群体对气象服务信息的使用。有关调查显示以电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跨越了时间、空间、语言的障碍,在听障群体中使用广泛。同时,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凭借海量的信息和多样的表现形式,使听障人能够在网络上可以获得丰富的体验。新媒体时代,气象信息发布有各种动漫和图片辅助,比如持续高温的消息,或许就会配上一个“火炉”的表情,农村听障群体可直观获取气象信息;同时,新媒体还将扭转气象信息被动接收的模式,以“@河北天气”的微博为例,其微博、微信发布了石家庄一带将出现“强雷阵雨,局地伴有短时大风、强降水,个别点有冰雹”的预报之后,一位网友很快在微博上“@”了他们,问:“雨啥时候停,还在单位等呢?”几分钟之后,他们就回复并“@”这位网友:“石家庄大概还有半个多小时会渐小,后续可能还有雨水,抓住雨水停歇间隙赶紧回家。”“气象服务+传统媒体+新媒体”模式,也对气象部门加强媒介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挑战,气象部门应顺应形势,高效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切实服务农村听障群体。

新闻漫画《向时间默哀》 赵雪峰/萧山日报社

农村听障群体气象传播问题不容忽视,亟待解决。只有从农村听障群体气象信息获取现状出发,立足听障群体的特殊状况与需求,打通渠道,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并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精准气象信息服务,才能逐步消除、解决听障群体实际困难,保障其应有的平等的享有公共气象服务的权利。

猜你喜欢

手语残疾人气象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自然手语在聋人大学生手语中的使用调查研究——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
无声的世界里,怎样唱一首歌?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
我骄傲
奇怪的手语图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