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纤维检验行业能力现状分析及思考

2019-11-15潘行星

中国纤检 2019年11期
关键词:福建省纺织纤维

文/潘行星

1 引言

纺织行业是福建省重点产业,也是福建最具活力和区域特色的传统支柱产业。目前,全省纺织服装企业2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近3000家。据统计,2018年,全省纺织服装产业总产值达6000多亿元,已形成国有、集体、民营、外资等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培育出了长乐化纤工业、泉州服装产业等几个千亿产业集群。

新形势下,国内外环境急剧变化,福建纺织业仍存在结构化矛盾,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成为福建省纺织行业发展的主题。作为纺织产业的重要支撑,纤维检验机构在引导和帮助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助推纺织服装产业由大变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开展新形势下提升福建纤维检验能力和水平的研究,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新发展理念,增强福建纺织服装产业经济发展效能,推动纺织服装产业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2 福建省纤维检验机构能力现状

2.1 机构性质、类型分析

通过走访调研,广泛收集在福建省内设立实验室并从事纤维产品相关的检验机构资料和信息,梳理分类发现,福建省的检测机构主要分为5个大类:市场监管系统内事业单位(以福建省纤检中心为主)、市场监管系统外事业单位、协会及国企与地方合作的检测公司、外资背景机构及民营检测机构,各类型检验机构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开展的业务主要包括纤维、纱线、纺织品、服装、皮革制品、鞋和鞋材、纸制品、箱包等。此外,还有很多省外的检验机构,也在积极抢占福建省的市场。

表1 福建省纤维产品相关的主要检验机构分布

2.2 机构人员素质及规模分析

福建省从事纺织服装检验的员工近2000人,拥有纺织、染整、分析化学等专业技术人才,但从业经验有5年以上的员工不足30%,大部分员工为工程师以下职称,人员流动性较大,其中民营机构的检验员频繁跳槽。总体来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从单位总人数来看,人数超100人的机构有5家(占检验机构数的20.8%),人数50~100人的机构有6家(占检验机构数的25.0%),人数超20人但不超过50人的机构有9家(占检验机构数的37.5%),人数为20人及以下的机构有2家(占检验机构数的8.3%),人数规模在50人以下的机构合计11家(占检验机构数的将近一半),福建省内纤维检验机构人数情况见图1。可见,福建省内纤维检验机构普遍偏小,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图1 福建省内纤维检验机构人数规模情况

2.3 机构能力覆盖范围分析

围绕纺织服装方面的覆盖范围,除福建省纤检中心以外,其他检验机构能力比较有限。福建省纤维检验中心深耕纤维产品类检测,具有全产业链条检测能力,涉及纤维、纱线、染料助剂、各类本色布和印染布、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服装服饰产品、服装辅料、鞋类、箱包、纸制品等。部分民营或者外资检验机构在纺织领域以外如环保、食品等都有涉及,基本是以市场为导向。外资机构对人员成本、设备投入少的项目更加关注,遇到检验要求高而利润低的检验需求则采用分包的方式解决。但总体而言,福建省纤检机构的能力覆盖范围不太均衡。

2.4 实验室基础设施分析

福建省内只有极少数机构具备纺织专业国家级检测资质,而同时拥有两个国家级纺织服装服饰质检中心的仅有福建省纤维检验中心,该中心共有仪器设备1300多台(套),其中配置了液质联用仪、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国际先进仪器设备320余台(套)。

从实验室面积角度分析,实验室面积超10000平方米的机构有3家(占检验机构数的12.5%),面积5000至10000平方米的机构有4家(占检验机构数的16.7%),面积在3000到5000平方米(含5000平方米)之间的机构有6家(占检验机构数的25.0%),面积在3000平方米及以下的机构有9家(占检验机构数的37.5%),各类型检验机构实验室面积情况见图2。福建省内纤维检验机构实验室面积在5000平方米及以下的机构合计15家,占检验机构数的近三分之二。

图2 福建省内纤维检验机构实验室面积情况

从单位固定资产角度分析,固定资产超6000万的机构有3家(占检验机构数的12.5%),固定资产3000万至6000万的机构有4家(占检验机构数的16.7%),固定资产在1000万到3000万(含3000万)之间的机构有9家(占检验机构数的37.5%),固定资产在1000万及以下的机构有6家(占检验机构数的25%),省内纤维检验机构固定资产情况见图3。实验室固定资产在3000万及以下的机构合计15家,占检验机构数的近三分之二。

综合福建省内纤维检验机构实验室面积和固定资产情况,福建省内纤维检验机构普遍存在实验室基础设施规模偏小的问题。

图3 福建省内纤维检验机构固定资产情况

2.5 行业其他问题

经调研,福建省纤维检验行业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品牌影响力有待提升。纺织检验机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有些企业凭借几间实验室拼凑而成一家检验机构就匆忙上马;有些检验机构不注重品牌建设、认知度差;还有些检验机构科研创新能力不强,仅仅依靠原有的检验能力和资质打天下,对新标准跟踪理解不到位,难以对企业质量问题分析诊断以及科研合作等提供有效的服务。久而久之,品牌影响力慢慢弱化。二是公正性问题。目前省内纺织服装检验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受利益驱使,有些机构铤而走险,置公正性不顾,超认可范围检验,甚至还存在检验报告造假等问题。招投标乱象也影响了公正性。近年来,政府的监督抽查面向大部分检验机构公开招投标,也出现了低价中标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检验服务规范性,增加检验机构的公信力风险。三是部分机构规模小,专业技术能力弱,核心能力不足,信息化建设落后,存在“检不出、检不准、检不快”的情况。

3 福建省纤维检验行业能力提升方面的思考

3.1 提升人员能力

检验人员的素质管理是机构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实验室检验人员的工作能力,除了受其学历、职称、工作经历等因素影响,其后续的培训与培养也十分重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素质,是检验工作的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加大对关键岗位和骨干人才的培养力度,可采取驻厂学习、多岗位锻炼、外部提升培训等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打造核心团队。

3.2 加强公正性建设

认可与检验的本质属性是“传递信任、服务发展”。规范运作的检验机构寄希望政府部门加强监管,对出现诚信问题的检验检测机构实行处罚。但仅目前而言,监管力度还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对于检验机构,最终产品之一是检验报告,而公信力就是其生命。当公信力达到客户和社会大众认可时,检验机构必将走上良性轨道,机构自身也得以快速成长。因此,检验机构要坚守客观、公正、独立、诚信的行业属性,应当加强检验检测过程管控,持续识别公正性风险,采取相应措施规避风险或降低风险。GB/T 31880标准提出从法律、技术、管理以及责任等4个方面进行诚信建设。检验机构应按照标准的指导,建立、实施和保持覆盖所有部门人员、试验场所以及检验检测活动的诚信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

3.3 提升检验能力

3.3.1 扩大能力覆盖范围

福建省根据全省产业发展基础,提出到2020年,力争培育形成20个以上产值(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重大产业集群,其中涉及汽车、生物与医药、纺织化纤(福州)、纺织服装(泉州)、纺织鞋服(莆田)、制鞋(泉州)、纸及纸制品等产业集群。围绕福建产业发展趋势,福建纤检机构宜提升产业用纺织品检测能力,完善功能性纺织品检测能力,增加负离子纺织制品、远红外纺织品等相关的测试项目;继续扩充纺织服装相关周边产品检测能力,如拉链、口罩、首饰品、编结饰品等;进一步扩充检测范围,增强非织造布产品、汽车内饰产品、纸制品等的检测能力;可以尝试开发与纺织印染相关的环境检测,如水、空气等,充分提高检测设备利用率,降低检测成本。

3.3.2 提升信息化水平

目前欧美国家以及国内有关行业已广泛应用LIMS等信息化系统来实现实验室的自动化、标准化、规范化、无纸化、智能化、智慧化。如SGS等国际巨头,已基本完成信息化建设,正逐步将“工业4.0”相关技术引入到实验室。纤检行业若想要在短时间内弯道超车,必须优化流程、加强信息化建设,打造智能实验室。在受理环节,可在业务系统开发、RFID样品管理等方面量力而行,进一步提升作业效率;在检验环节,可以在数据采集、自动化方面下功夫,如电子天平数据自动采集、pH计数据自动采集、相关检测过程自动加液、测试样品编号自动管理等;在出证环节,采用更加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式,减少工作流程,降低错误率。通过信息化系统运营,达成智慧实验室目标。

3.3.3 加强科研创新

纤检机构应加强与企业、各专业院所的联系,注重应用型科研项目研究,促进产学研检形成稳定的科研合作伙伴关系,如与一些质量管理意识强、供应链管理科学的企业、高校合作开发项目,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研究。一方面可以推动机构自身技术能力提升,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业务的发展。在科研管理方面,强化项目实施的具体跟踪监督等工作,建立科研激励机制,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

3.4 提升服务能力

3.4.1 服务行政监管

积极承担各级政府的监督抽查任务是纤检机构的使命。在承接和完成指令性任务的过程中,应不断摸索和探讨,建立更高效的支撑监管技术手段,服务国家和地方的行政监管需要。服务地方政府开展质量提升示范活动,强化质量供给,为政府抓好质量品牌培育提供技术支撑。某种程度上,这也将有利于机构快速提升影响力。

3.4.2 服务产业升级

纤检机构可以通过一站式服务,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为企业提供检验检测、认证、验货、咨询等高效服务。通过举办质量分析会,定期召开研讨会的形式,加强行业互动;积极参与标准化相关活动,提升标准话语权;针对质量反馈和投诉,采取联合攻关,解决相关质量共性问题,破解行业难题,助推产业发展。

3.4.3 提升品牌影响力

纤检机构应该加强科学规划品牌体系建设,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持续鼓励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增强网站、微信公众号、报纸等媒体融合传播力;积极开展各类公益活动,提升检验机构的文化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

4 总结

本文在分析福建省从事纤维产品相关的检验机构能力情况的基础上,从增强人员能力、加强公正性建设、扩充检验能力覆盖范围、加强服务等四大方面提出具体建议,对其他类型检验机构亦具有借鉴参考意义。有利于提升纤维产品检验机构综合实力,对增强福建省纺织纤维产业经济发展效能,推动纺织服装产业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具有一定意义。

猜你喜欢

福建省纺织纤维
澳洋纺织
解锁先进功能纤维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纤维的无限可能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腹部纤维型纤维肉瘤CT表现2例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