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课堂中激发阅读兴趣的策略
2019-11-15张晓红
张晓红
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东方小学校
小学阶段是学生打下阅读基础的最好时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阅读教学,除了能够引导学生深刻感受文章内容,还能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文章核心情感,进而领悟作者思想内涵。国内大部分地区教师往往忽视学生阅读能力培养,而小学生学习大多依靠兴趣,枯燥的阅读教学使得学生阅读缺少兴趣,进行阅读的积极性不高。由此,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成为了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提升教学氛围从而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授景物描写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大自然充满好奇的心理,以多媒体技术辅助,引导学生感受文章所描绘的景色。以五年级上册中《海上日出》一文为例,该文主要描绘海上日出过程中景色变化。教师在上课伊始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张日出的景色图片,随后播放海上日出的视频片段,学生能够真切观察到日出过程中海面的变化、天空的变化,为学生之后学习构造一个环境,进而引出《海上日出》这篇文章的教学。随着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文中描述的场景与之前视频所见景色几乎无差,学生能够真真切切的进入到文章中,感受着太阳一点点升起,天空从漆黑渐渐泛红,然后在某一瞬间整个世界突然亮了起来,使得学生能够深刻体会这种变化,提高了学生文章带入感,使得学生主动反复阅读,感受字里行间的美丽景色,进而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二、通过精彩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刻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对于一些刻画人物、故事情节丰富的文章,大多会有一些经典、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或者是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这类文章相对容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然而在小学课本里,大部分这类文章都是小段截取,过于片面,学生阅读能力受限于阅读量和知识储备,因此在文章理解上有困难,进而失去一部分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在讲授这类文章时,需要铺垫好故事框架,让学生对人物性格有一个基本了解,使学生对时间线基本掌握,进而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以五年级上册《武松打虎》作为例子,教师在让学生阅读文章前,教师先讲一讲《水浒传》中武松的生平事迹、人物形象特点,大致讲解一下这篇文章在小说中的前段、后段故事,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利用多媒体下载武松打虎这一段的说书,播放给学生听,使学生对故事情节有深入了解。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通过教师这种教学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从而激发阅读兴趣,更加主动进行阅读。
三、利用具体问题增强学生阅读专注度进而激发阅读兴趣
说明文以科学严谨语言解说事物,对客观事物做出具体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通俗解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状、结构、特性、种类、形成原因或对事理的概念、起源、演变过程等能有一个科学、客观的认识,从而获得客观事物或抽象事例有一个认识框架。说明文的中心就是客观事物或者抽象事理,文章具有极强的科学性,条理性,语言准确、朴实。它通过阐释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客观规律性。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说明文文字过于客观,甚至有些死板与枯燥,学生极容易丧失阅读兴趣。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考虑使用不同方法增加学生阅读专注度,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文中寻找答案,使学生以问题为媒介,针对性阅读,进而提升阅读兴趣。以六年级上册中《奇异的琥珀》一文为例,该文通过简单易懂的文字描述了琥珀形成过程与琥珀的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设定问题,譬如琥珀形成过程是怎样的?琥珀对于现代人类研究古代生物有什么意义?如何区分琥珀与松脂球?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开始进行《奇异的琥珀》的阅读,通过阅读,学生得出只有松树脂滴到昆虫上,经过风化过程形成化石才能叫做琥珀。这种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还能提升学生对文章要点的提炼能力。
四、结语
阅读能力极其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提升,而阅读能力提升其中重要一环就是要教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从而使学生从兴趣阅读进化到习惯阅读,从而为学生日后发展夯实基础。因此教师对于不同类型的文章要积极寻找不同方法,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研发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引导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多多为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提升学生知识广度,不仅能够有助于提升学生应试能力,更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综合能力,为学生日后初中、高中乃至大学学习提供有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