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业务的应对及创新策略浅谈

2019-11-15余岱杉

新闻前哨 2019年10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广播受众

◎余岱杉

引言

“融媒体”是打破单一媒体概念,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机构设置、内容生产、宣传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形成优势互补、信息共融、资源共享的一种新型媒体。

媒体融合发展给传统广播电视的新闻采编业务既带来了冲击,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对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行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应对策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阐述融媒体背景下传统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业务的不适应性和面临的发展瓶颈,探讨提出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业务在当前形势下的发展思路。

一、何谓融媒体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融媒体应运而生。作为一种复合媒介形式,它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媒介形式,实现了广播电视、纸质媒体、互联网的整合,其衍生出的各种信息产品将通过多种平台传播给受众,成为了信息交互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融媒体为传统媒体新闻采编工作带来崭新的发展平台,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业务的局限性

(一)新闻时效性不足、机动性较弱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于新闻时效性和新鲜性的要求。比如广播电视都有固定的新闻采编流程,通常是:记者报送选题--选题通过——采制新闻——编审新闻——播出新闻,这一圈流程走下来,都要花一定的时间。同时,基于传统媒体对新闻权威性和真实性的更高要求,审稿这一环节必不可少。以广播为例,记者采制的稿件往往要经过编辑初审、值班主任二审、编委三审、值班总编四审等多个环节,这也大大削弱了新闻的时效性和机动性。另外,广播电视都是按时段、以相对固定的栏目编排安排播出,除非遇到重大新闻事件或重大突发事件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受众很难和新闻事件同步,第一时间看到或听到最新的新闻资讯。

(二)新闻缺乏互动性

传统的广播电视多半是单向传播,受众的参与感较弱。无论是广播还是电视,多半是你播什么我听什么,或者你放什么我看什么,缺少和受众的互动和交流。广播相对电视来说,虽然可以通过开通热线电话实现与听众的互动交流,但在广播的新闻节目里,通常采用“集纳组合式”的新闻编排方式。由于节目时长有限,为了保证一定的信息量,一般不开通热线电话跟听众交流互动。所以,在这种单向传播形式下,受众有限的互动参与只能通过节目播出前的采访报道或节目播出后的反馈等形式来实现。即便是在广播电视直播状态下,受众的互动参与也是有限的。而融媒体背景下,许多官方媒体创建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开通了官方微博、加入了各大直播平台、甚至是抖音火山等小视频app,受众可实时与传播者互动,这些方式都大大增加了与受众的互动性。

(三)新闻内容单一化

传统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具有非常严格的审核制度,新闻写作模式也较为固化,内容受到限制较多,相对来说缺乏新颖性和趣味性。加上广播电视本身都有局限性,比如广播只有声音,看不到画面;电视虽然有声音有画面,但是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相对单一。另外,广播电视在一天24小时内即使不停机,最多也只能播出24个小时节目,不可能无限量。但在新媒体环境下有着海量的新闻信息,受众可以随时随地源源不断地获取,且传递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多样化,这样即满足了当下人们的信息需求,也符合人们接收信息的习惯。此外,新媒体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来获取受众的喜好,并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新闻内容,做到精准推送。

三、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业务的对策

(一)创新新闻采编模式

单一的传播模式已不能满足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需求,创新采编模式迫在眉睫,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立足融媒体优势,丰富采编渠道。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一环,新闻来源的广度及新闻的时效性大大提升。因此新闻采编者要具备使用新媒体的能力,善于从海量的信息中捕捉有效有价值的信息,深挖当今受众心理信息需求,打造出适应时代、满足大众需求的新闻。新闻采编者更要立足融媒体优势,利用好各种新媒体平台进行新闻传播,提高新闻传播效果。

以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之声为例。作为湖北广播的旗舰,近年来,湖北之声坚持用融媒体思维指导内容生产、品牌塑造和市场营销,尤其在主题性新闻产品生产上不断开拓创新,从策划、方案论证到组织执行、采写、编发,全流程贯彻融合思维,做到一个主题、深度开发、多元生产、线上线下多层次分发。比如2019年1月至今,就策划组织采写了《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砥砺70年》《爱国情 奋斗者》《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德耀荆楚》《建功新时代,献礼七十年》《“高开稳走”再蓄力 三问经济“下半场”》等多个主题性系列专题报道,聚焦大事热点,践行“走转改”,传播正能量。

2.提高新闻采编质量。不同于以往的采编形式 ,广播电视节目可通过微博、微信、直播软件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播出。新闻采编工作者要根据实际需求采用图文并茂、丰富有趣的形式 ,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编辑制作质量 ,拓宽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提高节目质量与吸引力。同时可以使受众摆脱时空的限制,增强互动性,拉近新闻媒体与受众间的距离。

(二)创新新闻采编内容

1.在题材选择上,兼顾重大热点题材与社会民生题材。新闻采编者应创新采编内容 ,新闻内容要贴近群众生活,反映民生问题,以接地气的方式创新传播形式 ,提升节目质量效果。

2.在新闻制作内容的表现形式上,要进行创新。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形式较为呆板 ,内容板块模式固定,节目趣味性不足,不能引起受众对节目的喜爱。采编者可在采访内容方面加大采访信息量 ,提升新闻的广度与深度 ,提升节目的可听性或观赏性。编辑是素材的二次创作者,需要通过适当的编辑技巧提升节目的趣味性,吸引受众的关注与支持,使传统新闻媒体获得更多的市场。

(三)提高新闻工作专业素养

1.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虽然在融媒体环境下新闻逐渐平民化、大众化,但广播电视作为传统新闻媒体同时也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政治上必须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采编工作者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要正确引导社会新闻热点,保证新闻报道导向正确 ,并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2.具备主动出击的能力。在融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速度空前之快,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应具有主动出击的能力,在纷杂的媒体环境下化变被动为主动,掌握舆论场上的主动权。对于突发新闻事件要主动及时客观报道事件的真相,赢得舆论引导的主导权。在新闻采编方面,应扎根一线基层,开发生产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原创内容产品,奏响中国梦主旋律,厚植文化自信,为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3.具备敏锐的信息分析能力。在信息爆炸的融媒体时代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者面对海量的信息 ,必须提高对新闻的鉴别能力,对新闻的真实性和新闻价值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判断。在新闻内容的选择上,要坚持实事求是。一是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正能量,激发受众的思考。另一方面,新闻选材上要具有多样性和多元性,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娱乐、军事、社会等国际国内方方面面内容,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4.要有多方面的专业素养。在融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应该是一个“全媒体人”,会采写播报新闻、会拍摄剪辑视频、会摄影修正图片,这对每一个广播电视新闻从业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之声为例。该频率要求广播记者在新闻一线,采、写、编、播、拍、剪样样能来,每条稿件都是一次采集、线上线下多次分发,将新闻价值最大化利用。

结论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人应该抢抓机遇 ,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融合,进一步融入时代,“融”好内容,“融”活渠道,“融”出更好的新闻传播实效。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广播受众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