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外交题材纪录片的类型变迁
2019-11-15王庆福刘一彤
王庆福 刘一彤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成为二战之后人类历史的重要事件,从此,这个位于东半球的古老国家就以一种全新的面貌亮相于世界舞台,并在国际外交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从建国之初努力维护国家主权与民族独立,到如今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推行,新中国的外交已经走过70年的历程,而纪录片作为时代的见证者,更成为新中国外交的影像文献。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外交题材的纪录片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虽然这类纪录片时有佳作出现,并曾经创造影院纪录片的票房奇迹,但总体说来,作为一种题材类型,学界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本文将外交题材的纪录片划分为外交人物、外交事件、外交历史和外交政论纪录片四种类型,力图通过对中国1949年至2019年70年外交题材的纪录片的梳理,结合不同时代背景,探究70年来不同类型外交纪录片的发展和变迁,呈现其在中国纪录片版图中的清晰脉络,进而发现这一题材纪录片对于繁荣中国纪录片产业的价值。
一、外交人物纪录片:从仰视领袖形象的宏大叙事到日常化微观叙事
人是历史的见证者,人物类纪录片在纪录片诸类型中占据突出的位置,“在表现国家历史性事件的纪录片中,通常把事件中的人物放在前景位置,从微观人物的视角来透析整个历史事件,来赋予事件的内涵与意义”。新中国外交题材纪录片的选题就是从对外交人物的表现开始的,对这类纪录片加以梳理,可以发现其经历了从仰视领袖形象的宏大叙事到日常化微观叙事的变化。
创作于1957年的《祝贺——毛主席访问苏联》是一部以领袖出访为取材内容的纪录片,这部时长约半个小时的彩色纪录片,较早地纪录了毛泽东的外交银幕形象,其中特别突出了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演讲的情形:“长久以来藏在中国留学生心里的愿望终于得到了满足,他们在莫斯科大学会见了最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充满说教意味的解说词对视觉影像进行引导,极富主观意味,深刻着时代的烙印,体现出创作者对伟人的“朝圣心理”。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上,新中国外交官的据理力争,殚精竭虑所散发的光辉魅力,令外交人物罩上一层神圣的光环,自然也成为早期外交纪录片表现的重点。
20世纪90年代,随着《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朱德》《刘少奇》等领袖诞辰百年的献礼片出现,纪录片迎来了领袖题材创作“热”。《百年小平》《共和国主席刘少奇》《走近毛泽东》《情归周恩来》《小平您好》等纪录片开始有意识地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审视政治伟人。在12集电视文献纪录片《周恩来》(1998)中,第3集《世界舞台》和第11集《开拓新格局》客观展现了周恩来的外交生涯。无论是亚非会议中中国代表团的扭转危局还是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影片中周恩来始终以政治家的风度和气魄运筹帷幄,给当时的世界各国留下深刻的印象。纪录片电影《周恩来外交风云》(1997)以积累了60年周恩来外交生涯为素材,影片涉猎中共三代领导人集体,几百名世界政要,几十年的外交史,成为外交纪录片的典型代表。这部具有宏大叙事特征的纪录片在展现共和国总理波澜壮阔的外交生涯的同时,穿插了一些小细节和情景,实现了宏大叙事和日常叙事的结合:比如周总理面对胡志明病情焦灼的救援,对西哈努克孩子悉心的照顾与安排,因公务繁忙对妻子回信的温情与无奈,令人看到周恩来总理外交工作之外的生活化的一面,这种对政治领袖个性化和微观化的叙事,透视出伟人作为普通人的内心情怀,构建了国家领导人伟大与平凡的统一的形象,实现从“伟人”到“普通人”的角色回归。
进入新世纪,影像传播的渠道更加丰富,受众的主体地位逐渐得以确立和提高,纪录片的表现形式也更加丰富,同时我国的对外关系的发展也更加稳固和多元化,纪录片创作者们注意到外交事业的发展并不能仅凭一己之力,对外交人物的选择也开始出现视角的下移。
在《中国外交官纪实》(2007)和《中国大使》(2007)等一系列纪录片中,不同身份的普通人承担着外交的角色,从发言人到大使,从撤侨行动到处理公共危机,无数外交官们在岗位的坚守也在书写着外交人物影像上的传奇。“国之交在于民之亲”,《新中国民间外交实录》(2015)采访和记录了为民间外交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民间人士和外交机构,中外人民的友好交流彰显了“底层”的和平外交理念,共同搭建起新中国外交的国际舞台。《亚丁湾风云》(2011)记录了中国海军在联合国倡议下,为打击索马里海盗的势力,在索马里海峡执行护航任务的风采。
相对于权威性的国家领袖的影像,普通主人公更具有着可写性和可读性。外交人物纪录片主人公从向平民的转向,令这一题材中开始拥抱大众,也使亲历外交历史的一般人物角色成为外交历史的见证人和彰显时代精神的代言人,实现了纪录片创作从“大历史”向“小历史”的转变。
二、外交事件纪录片:从见证历史的新闻片到初具雏形的商业纪录片
在新中国外交题材纪录片中,以某一特定历史为背景,具体讲述某个特定时间内发生的外交历史事件的纪录片占据着半壁江山。这些纪录片通过对具有“拐点”意义的重大外交事件的多方位解读,为观众提供从个体事件透视历史整体面貌的窗口。
以外交事件为主题的纪录片多是在历史资料片汇编的基础上形成的,属于文献纪录片的类型。文献纪录片是把文献档案和历史影像相结合,“利用以往拍摄的新闻片、纪录片、影片素材以及相关的真实文件档案、照片、实物等作为素材进行创作,采访当事人或与之相关的人物和事件,客观叙述某一历史时期、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纪录片。在西方,这种纪录片通常称为汇编影片。文献纪录片也是最能够代表历史特色的纪录片类型。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不仅在外交上与苏联建立了友好同盟的互助关系,在纪录片的创作上也承袭了苏联的“形象化政论”模式,即列宁所说的“广泛报道的新闻片,要有适当的形象,应当是形象化的政论,而其精神应该符合我们苏维埃报纸所遵循的路线”。这时的外交纪录片大都是基于刚刚发生的事件做新闻记录,以真实的事件和人物为表现对象,是对新近发生的外交事件的“实况转播”。例如《和平万岁》记录的是1952年北京亚洲及太平洋区域会议的召开这一历史性事件,展现了中国爱好和平人士为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所作出的努力;《亚非会议》聚焦于1955年备受亚非人民瞩目的万隆会议,影片对由周恩来率领的共和国外交代表团进行了细节的拉近与捕捉,为后期文献创作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伟大的友谊》(1960)对中苏两国人民的真挚友谊进行史诗性的记录;《刘主席访问印度尼西亚》(1963)、《刘少奇主席访问朝鲜》(1963)等呈现的是领导人在外交舞台上忙碌的身影,虽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影片留有浓重的公式化、概念化的痕迹,但在创作条件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新闻工作者们还是真实而实时地记录了共和国外交的步步推进的历程,使其作品成为见证党和国家外交事件的“影像册”。
20世纪90年代末,大众文化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受众对影像的认知,令图解式的纪录片不再满足人们的需求,这时纪录片在文化转型、市场运作和娱乐化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开始出现从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转变。《探索发现》《天下大观》《档案》等一系列栏目化电视纪录片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应运而生,这类栏目化电视纪录片一般通过解说或者主持人的设置呈现出一种全知全能视角,在基于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利用再现、搬演等创作手段进行影像表达。外交题材因其具有神秘性和传奇性而成为栏目纪录片表现的对象。例如《1979邓小平访美和中美建交》《希伯来东行记——中国以色列建交秘闻》对中外建交过程中鲜为人知的事件进行揭秘,《中苏外交档案解密》《中美外交档案解密》对大国外交关系的发展展开细节化的解读,《基辛格访华秘闻》《中共老友:埃德加·斯诺》讲述了中美关系解冻背后一段隐藏的历史等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档案》栏目。
《档案》是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开播的一档历史题材的剧情类纪录片日播栏目,栏目定位为“立足今天,重议旧事,向纵深挖掘和发现有意义的话题,摄录今日的社会事项和精神”。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栏目对历史时间进行了大胆的故事化叙事,如《中法建交秘闻》将毛泽东横渡长江书写水调歌头的情景与法国总理戴高乐在战场作战的两段历史文献创造性地剪辑在一起,建立起两国跨时空交流的情境,引发观众对两者有何联系的疑问。影片以此切入,通过主持人、解说词和专家采访多视角的讲述来还原中法建交的原始面貌。《破冰之旅》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整合,讲述了1972年中美建交的全过程:演播厅模拟成十几年前圣诞夜华盛顿正在下雪的情景,主持人搓着手从雪花中走来,原本欢快的圣诞曲被突然响起的火警声打破,主持人迅即走向另一个演播厅,气氛开始变得紧张严肃,“到底发生什么事了”,“结局怎么样了”,主持人在一步步悬念中逐渐解开“谜底”:原来是尼克松的女儿点燃了邓小平从中国带来的茅台酒。不同于画面加解说式的传统纪录片模式,《档案》让电视抠像技术、道具、虚拟现实充当历史情景再现的中介者,实现了历史空间与现实空间的相互交融,以主持人的声音模拟现场并与文献档案相结合,将观众带入事件发生时的历史情境,在主持人的引领下,观众也如同跟随当事人一起,踏上了充满惊奇与刺激的解密旅程。
如果说栏目类电视纪录片开启了纪录片对叙事空间的“想象”,那么影院纪录片则令观众领略到纪录片叙事的真正魅力,在新中国外交历史中,那些重大外交事件背后的不同力量的交锋,往往具有传奇性与故事性,因而也就成为纪录电影的绝佳题材,进入新世纪,一部以邓小平访美为取材对象的纪录电影《旋风九日》就凭借这一题材优势征服了观众。
《旋风九日》(2015)以商业化的电影叙述策略,揭秘邓小平1979年访美的鲜为人知的故事。影片中多次出现了美方拍摄从未披露的文献资料,并且根据当年邓小平访美路线进行了大量的实地采访。通过文献资料与拍摄素材的紧密结合,彰显了这段外交历史的厚重感和纪录片创作的真实性,影片整体紧凑的叙事使严肃的纪录片具有惊悚悬疑片的商业化语言。例如在邓小平去往美国的飞机上,曾遭遇惊险的降落,这一惊心动魄的瞬间,导演通过动画再现的方式使这场意外妙趣横生,充满紧张氛围的音乐与快速运动的镜头增强了视觉审美和艺术感染力。基于技术手段和真实事件的还原,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浑然交织和情节的跌宕起伏。在当今泛娱乐化的电影生态环境下,占据中国主流电影市场的仍然是受年轻人喜爱的“商业大片”,而这部外交题材纪录电影,却凭借其厚重的历史感和故事趣味性,重新在电影的市场中找到了生存空间,也为主旋律电影纪录片创作如何达到品质与市场的统一给出了时代的答案。
外交主题的展现往往伴随着较为严肃的政治话题,早期的外交题材纪录片均以新闻加片或内参片的形式出现,成为一个国家外事活动的影像记录,正是新世纪纪录片娱乐化的手段进入让这一题材类型重获生命力,并为纪录片这一曲高和寡的艺术形式找到了一条市场化生存的突围之路。
三、大型外交历史纪录片:主流价值观的彰显与国际视野的补充
美国著名后现代历史学家海登·怀特认为,无论是描写一个环境,分析一个历史进程,还是讲述一个故事,历史都是一个话语形式,都具有叙事性。在新中国70年中出现的一系列外交题材纪录片中,无论是人物纪录片还是事件纪录片,都是一种对历史的片段的、局部的叙事,而要达到对历史的整体的叙事,就必须具有对历史长时段的、全方位的透视。这一任务是由新世纪之后的一系列大型历史纪录片来完成的。
《共和国外交风云》(2000)将共和国五十年外交历程分为12个篇章,讲述了50年代的局部战争,70年代的多边外交,90年代斗争中求合作。例如在展现中美建交这一历史事件的《跨洋握手》中,从中苏的边界谈判谈起,到胡志明主席的葬礼,到尼克松总统竞选,再到基辛格秘密访华以及乒乓外交,最后促成了尼克松访华这一世纪性握手。通过渲染新中国艰辛的建交过程强调跨洋握手的来之不易,折射出历代中国人民为维护国际秩序所作出的努力,传达出爱好和平的价值观。
《新中国外交》(2009)作为国庆六十周年献礼片,以30集的时长展现新中国自诞生之日起半个多世纪外交史的风云变幻和波澜迭起,思辨性地为我们还原了外交历史中令人刻骨铭心的外交故事。杨澜的出现一反揭秘性历史专题片中主持人的循循诱导,以慢节奏的传递和细节化的描述呈现出更具有学者视角的“静态”外交历史。由浙江卫视拍摄的《中国外交档案》对新中国外交历史10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外交事件进行梳理,展现了不为人知的外交秘闻。
除了从本土视野出发对我国外交历史进行梳理,进入新世纪后,外交内涵的多元化发展也为外交历史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一些从国际视角出发对外交工作的记录实现了对完整外交历史的补充与关照。
《新中国援外60年》(2010)全面系统地展现了在几代中国领导人带领下,中国援外工作60年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坦赞铁路、中巴友谊路、缅甸幸福村等多个援外项目彰显中国的外交温度,凸显了我国立足于世界与全人类,勇于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的大国外交形象;《联合国》则从国际视角呈现了中国外交的风云变幻,立足于联合国发展历程,将中国在“联”的表现穿插其中。
对曾经在联合国中工作过的重要人物进行大量采访,以亲历历史人物的先知视角与解说的全知视角相结合,客观而又全面地编织出中国对世界和平做出的重要贡献;20集《中国维和行动》和8集《中国红·和平蓝》展现了我国作为联合国成员国参加国家维和行动的真实影像,全景地展现了中国军人用汗水甚至血肉之躯推进的和平进程,忠实践行着联合国维和部队的神圣使命。影片以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和难忘的镜头,展示了中国军人为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英姿,无论是运输还是排雷,架桥还是铺路,扶助利比亚还是参与黎以战争,其中都可以看到中国军人的身影。
大型外交历史纪录片或以历史事件为线索,点线结合全面透析中国外交变迁,或从国际视野切入,关注外交历史的多元化发展,为观众构建了一幅脉络清晰的中国外交图。通过这一纪录片类型,外交题材纪录片建立起历史与美学的双重视点,使新中国外交历史以完整而丰富的面貌呈现于大众传媒。
四、新时代外交政论纪录片:用纪实影像阐发“大国外交”理念
当时间的脚步跨越到新中国成立70年,世界的格局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外交纪录片也顺应时代的发展,由过去单纯记录外交事件的新闻记录向外交题材的多元化表达转向,正是在这种转向中,一种新的纪录片类型——外交政论纪录片应运而生。
近几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和新思想催生了新型政论专题片的出现,如《将改革进行到底》《超级工程》《了不起我的国》《中国这五年》等,其中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6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大国外交》(2017),解读了自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当代中国提出的一系列外交理念和发展战略,向世界展现了五年来中国外交的伟大成果。对这部纪录片进行解读,可以发现新世纪外交题材纪录片的新拓展。
1.“人政合一”阐释外交战略
与以往外交纪录片中领导人形象塑造的方式不同,《大国外交》不再聚焦于领导人的“丰功伟绩”或“平凡生活”,而以习近平在国际舞台上的外交实践为核心,以流畅的剪辑和画面精致的视听效果来诠释抽象化的外交战略,在塑造习近平主席为国为民的外交形象同时,清晰阐述中国外交的各种方针政策。习近平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提出的大国外交理念,使中国从国际舞台的旁观者变为国际秩序的引领者,独具特色的“习式外交”成为中国新时期外交的亮点。正如外媒所说,“习近平接手的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一个与数十年前已大不一样的中国,不重新思考其在国际体系的角色,那才令人不可思议。”⑤习主席的人物形象与国家外交理念互相渗透并融为一体,国家领导人俨然成为中国的首席外交官,这种“人政合一”视角,拓宽了外交人物类纪录片的创作视野并深化了纪录片表达的思想内涵。
例如,第5集《东方风来》中,习近平不断向世界发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邀约。影片多次插入习主席在哈萨克斯坦、东南亚、海南等会议上阐释“一带一路”的实况讲话 :“‘一带一路’,历史上它是中国打开封闭之门、向外开放、和睦邻邦并且造成中西方文明交融的一个历史上的现象。”衔接流畅的同期声与人物特写镜头相结合,营造的现场感引发观众共鸣;在展现古丝绸之路的繁荣盛况时,长镜头与解说词形成互文,使民众对“一带一路”外交战略感触更加深刻和立体。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的外交韬略和站在历史角度进行心怀天下的领导人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中国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也由此而生。
2.巧妙叙事彰显外交布局
传统外交纪录片在叙事时,多以已知事件发展的时间为线索,尽量没有遗漏地讲述某一事件发生的始末,或从观众好奇点切入,还原事情真相,而对于当时中国国际关系的辨析与敏感问题尽量避而不谈。置身新的时空坐标,《大国外交》以国际形势为参照,主动回应西方质疑,通过对叙事线索的主动寻找,完成了对外交布局的深度解读。
如第2集《众行致远》开篇就以“世事如棋,开局落子十分重要”为引喻,采取主题结构,主动提出在新型大国关系下,中国应怎样处理外交布局这一思辨主旨。通过梳理中俄关系来回答“一带一路建设”与俄罗斯建立的欧亚经济联盟的协调问题,以中国外交合作共赢的理念回应特朗普上台后中美关系的变化,以“不冲突不对抗”的新型大国关系打破西方媒体有意渲染的“修昔底德陷阱”,这种叙事安排看似回应了西方对中国质疑的腔调,实质以一种更深层次的思辨完成了对新时期中国外交布局的阐释。以国别关系为时序安排,以主动辩证为逻辑思路,两条精妙而又严谨的叙事线索增强了纪录片叙事策略的动力,又彰显了大国外交全方位的外交布局。
《大国外交》既不同于过去领袖形象的外交人物片,亦不同于以观点驱动画面的阐释型政论片,其叙事逻辑来自于影片中人物自身的语言,通过蒙太奇剪辑让人物的语言与行动实现互证,并将背景放大,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思想与中国世界发生变化的真实画面结合起来,讲述中国的大国外交战略,塑造“兼济天下”的领导人形象和强而不霸的大国印象。正是这种独特的国际视野与人文关怀,使这部纪录片在众多外交题材纪录片中脱颖而出,成为新世纪中国外交题材中的扛鼎之作。
结语
通过对新中国外交题材纪录片70年的梳理,可以发现,新中国外交纪录片的类型出现了一系列规律性的样态和一些可喜的变化:如从权威话语姿态到平民视角的转向,实现了宏大主题与日常叙事的结合;从单一新闻纪录片到多类型纪录片共存,拓展了主旋律纪录片的生存空间;从表层的故事讲述到深层价值观的传达,传达了民族和国家深度认同;从孤立的外交事件记录到外交和经济、民生、国际关系等多重关系揭示,形成了新时代背景下大国外交的全景关照等,正是这些特色构成了当下外交题材纪录片的国家主流叙事话语的特征。当下,在国家政策的激励下,纪录片正迎来新的一轮产业化发展势头,而外交题材因为其本身所蕴含的故事性与戏剧性,以及其本身所具有的国际交流价值正在成为选题中的热点,外交题材纪录片本身的固有价值必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