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粉丝效应在电影表达中的影响力

2019-11-15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合肥230000中共铜陵市委党校安徽铜陵244000

电影文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偶像营收明星

李 宁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中共铜陵市委党校,安徽 铜陵 244000)

电影作为一种高能耗的传媒产业,需要顾及演员、场务、服装、道具等多个方面的因素,而这些方面的正常进行都是以充足的资金为基础而展开的。因此,电影拍摄完成后,需要一定的利润来保证收支正常。在电影聘请演员进行拍摄时,这些演员具有一定的流量,他们的粉丝群体基数大,相应的会产生粉丝效应。粉丝效应成为电影创收的基础,从而使电影的表达更加迎合大多数观众的口味。粉丝效应可以引导电影创作、决定电影营销以及增加电影营收,下文将在这三个方面对粉丝效应对电影表达的影响进行探究。

一、粉丝效应引导电影创作

粉丝效应可以引导电影创作。所谓的引导电影创作,是指电影可以根据粉丝的观影要求,从电影的选角、场景以及剧情等方面配合观众的观影特点,并且根据观众的观影特点,对这些方面的内容进行微妙的调试,以此来使电影的被接受程度更高。

(一)流量至上,粉丝效应引导电影选角

粉丝效应可以引导电影的选角,而且在电影角色的选取中,粉丝的建议会被主创纳入考虑范围之内。以现阶段的电影创作为例,在进行角色的选取时,主创往往决定不了演员的取舍,在这种矛盾的情况下,电影主创往往选择通过电影官方微博问询的方式,来向观众咨询某一个角色他们希望让哪个明星来演绎。在这种模式下,诸多粉丝会积极为自己的偶像拉票,进而使得偶像拿下这一电影。大概率来说,除去微博营销号的引导,这些粉丝群体的出现,正是粉丝效应的体现,而官微之所以会问这一个问题,也是想通过不同明星的粉丝群体,来比较他们的基数,谁的粉丝活跃程度高,基数大,那么谁就拥有优先选择权。因此,官微的这种行为可以看作一次市场调研,利用明星的粉丝效应,来为电影选角,往往能够给电影带来较大流量[1]。因此,国产电影中至少出现一到两个当红的小花或者小鲜肉,他们对电影的贡献不是演技,而是流量。在张艺谋这种大导演的电影中,也难免会出现关晓彤一类的“流量小花”(《影》)。因此,流量明星是电影的标配,因为他们有巨大的粉丝基础,这些粉丝会为自己的偶像争取机会,进而干扰电影选角。

(二)娱乐至上,粉丝效应引导电影场景

粉丝效应可以引导电影的场景选择,进而体现出娱乐至上的特点。在电影的拍摄中,由于对粉丝效应的顾及,难免会出现诸多不合理的场景布置。例如,在电影版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为了迎合杨洋“上仙”这一形象,场景布置多以白色为主,这种布置在电影中来看较为刻意,但是粉丝乐于买单,因为电影的场景突出的是杨洋的仙气,这正是他们印象中杨洋的感觉。电影为了迎合观众胃口而进行的场景布置,虽然不合理,但是仍然强行进行表达,因为观众买单,而主创对电影的艺术追求也不强烈,因此就造成电影娱乐至上的现象。还有电影《老炮儿》,其中有吴亦凡、李易峰等顶级流量,为了迎合他们的形象,电影将其自身的场景布置得过于黑暗,以黑色系为主,但是这一布置,明显不符合电影的表达需求。由此可见,在国产电影的表达中,粉丝效应可以影响电影场景的布置,电影主创对粉丝投其所好,往往影响电影的整体构造,使电影内容娱乐至上。

(三)盲目迎合,粉丝效应引导电影剧情

粉丝效应可以引导电影剧情,甚至干扰拍摄进度。在电影拍摄前期,官微会对电影的某些拍摄情况向粉丝说明。这过程中,难免会涉及轻微的剧透,若粉丝对电影剧情不满意进而集体在官微下留言,官微则会向主创反应情况,部分主创会根据粉丝的反馈进行后期电影的剪辑。如此一来,粉丝效应就对电影的剧情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虽然粉丝效应对电影剧情的影响程度因为电影主创对自己电影理念坚持的程序不同而产生差异,但是从根本上来说,粉丝的这种行为已经影响了电影的创作,电影的内容因为粉丝的这种干扰行为而得不到充分的表达,容易使电影陷入流量电影的行列中来。

二、粉丝效应决定电影营销

粉丝效应可以决定电影的营销强度。对于一部拥有大流量明星的电影来说,其自身的粉丝效应丰厚,因此宣传力度可以适当减小;对于明星流量不多的电影来说,可以利用其自身的粉丝效应,加大宣传力度;而对于基本没有流量的电影来说,往往考虑反面营销,利用黑粉的力量将粉丝效应发挥到极致。

(一)电影流量大,营销力度小

对于大流量电影来说,其拥有的粉丝基数大,因此可以减小营销力度。这一类电影能够依靠庞大的粉丝群体,这些群体会自发地去打榜、冲榜以及去影院包场,发动所有人的力量去支持自己偶像的新电影,这些粉丝的营销能够扩大电影的知名度。因此电影团队本身仅仅需要参加几场发布会或者几场综艺,就可以利用粉丝效应进行电影的营销。这种营销使得电影团队的自主性更强,营销费用也更低。例如,电影《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正因为有吴亦凡这一顶级流量小鲜肉的存在,电影后期的营销宣传几乎没有花什么气力就实现了电影知名度的提高。而且对于电影团队来说,他们不需要独自花钱买热搜进行宣传,仅仅依靠粉丝的力量就可以轻松进入到热搜的榜首。

(二)电影流量小,营销力度强

对于小流量电影来说,其后期的营销力度往往相应加强。这一类电影的明星流量不大,粉丝效应低,从而缺乏了粉丝对电影的宣传。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电影就必须加大后期的营销力度。例如,鼓励明星参加真人秀,在真人秀中宣传自己的新电影;召开发布会,通过回答观众的问题来提高电影知名度;参加综艺,通过爆料明星的私生活来获得流量。通过这三个方面的营销,电影弥补了其由于粉丝基数少而遇到的问题。因此,对于流量小的电影来说,缺少粉丝基础,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发展新的粉丝,并且要让这些粉丝走进电影院。与流量大的电影相比,流量小的电影由于粉丝效应低而付出的努力是成倍增加的。

(三)零流量电影,黑粉营销

在中国的电影市场中,还有这样一类电影,他们启用的演员都是新人,而且电影的剧情毫不出彩,这一类电影挣扎在院线与非院线之间。演员是新人,剧情糟糕,而且他们丝毫没有粉丝基础,也就不存在粉丝效应。在这种情况下,这一类电影往往选择相反的方向进行营销,即培养黑粉。一方面,这类电影槽点满满,随便拿出一点都能够让人黑;另一方面,演员是新人,可以走黑红路线培养流量。这一类电影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这一电影是零流量电影的代表,剧情烂俗,豆瓣评分2.2分,多数人对这部电影嗤之以鼻,但是在嘲讽的过程中,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又十分想亲自观看这部电影,看完之后再写一个影评继续吐槽[2]。这种想法的人一层一层累积,最终成为电影的黑粉。而这部电影也在诸多人的吐槽中真正走进大众视野,实现了零成本营销。如果没有这些黑粉,这种非院线电影根本不会走进大众视野,但是目前来看,它成功地走进来了,而且还是零成本。由此可见,适当利用电影黑粉效应进行营销,能够毫不费力地提高电影的知名度,前提是,电影零流量,且剧情烂。

三、粉丝效应增加电影营收

粉丝效应可以增加电影营收。电影的营收也是电影表达的一部分,它是电影整体效果的呈现,电影表达的好坏直接通过后期的营收体现出来。因此粉丝效应增加电影的营收也是对电影表达的影响。对于一部电影来说,粉丝基数越大,电影的创收程度就越强,电影团队获得利润也就越高。一部电影尤其是流量电影,粉丝所贡献的票房比例相当大,这种高比例的票房贡献使得电影越来越重视粉丝的力量,并且通过粉丝的力量实现电影创收。

(一)亲友拉票,提高收益

粉丝往往通过号召亲友拉票的形式,鼓励身边人去支持他们爱豆的新电影,这种拉拢作用使得粉丝的范围得到指数型扩大。曾经有人做过一项研究,即一个消息,每个人只告诉另外两个人,一夜之后,一整个城市的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将这一研究结合到电影粉丝号召力上来,一个粉丝号召两个亲友,那么一个晚上,直接指数爆炸。这些亲友和粉丝就是电影票房,通过这些人的支持,电影能够获得较大程度的增收。而且在粉丝号召亲友进行拉票的过程中,亲友观看电影之后,发现电影值得一看,便将电影再分享给其他的朋友,这样就又多了诸多的粉丝群体,这些群体相互作用,组成电影的票房。但是这些电影都具有相同的特征,那就是电影的明星流量大,对粉丝的号召力强。自电影诞生以来随着电影的发展,电影明星也开始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当中,明星效应逐渐扩大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影发展中阮玲玉、胡蝶等人就是当时电影的票房保证,之后就是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演员刘德华、梁朝伟等人也是那个时代的记忆,再到最近以杨幂等为代表的新生代,这些大流量明星的存在使得电影的票房在粉丝的疯狂支持下得到保障,从而实现电影票房的提高。

(二)粉丝包场,哄抬票房

粉丝对电影的支持还经常通过电影包场来实现。所谓的电影包场,即一个或者几个粉丝买下一整个放映厅的票,以此来支持其偶像的作品,这种支持模式类似于刷票。有诸多电影都是满座,但是放映厅里却只有几个人。有的粉丝包场行为是通过多媒体软件的群聊来实现的。由于粉丝分布在中国的不同地区,因此相关人员会在群里发布任务,规定某一个地区的粉丝要包几场,为偶像贡献多少票房[3]。粉丝不答应,就不是“真爱粉”,然后受到其他粉丝的敌视。迫于压力,部分粉丝只能在当地为偶像的作品包场,进而保证偶像电影的票房能够节节攀升。粉丝的这种行为可以使得电影的票房极速增长,但是另一个方面,这种行为干扰了电影市场的秩序,诸多不是非常精良的电影因为其高票房而吸引普通观众去观看,观众观看之后往往大失所望,为自己票价的损失而惋惜。

(三)一场多看,稳刷收益

粉丝还会通过一场电影观看数次的方式来支持偶像的作品。尤其是像吴亦凡、杨洋这样的大流量明星,他们的颜值高,所以粉丝选择去电影院多次刷电影,只因电影院的屏幕大,可以看清楚偶像的脸。还有的粉丝仅仅是为了偶像的票房而走进电影院,因为这种给偶像的电影贡献票房的方式使得他们觉得又离偶像近了一步。如此一来,粉丝通过同一部电影观看好几次的方式,实现了对偶像电影作品的支持,使得偶像的电影票房提高。票房高了,对于这些大流量明星来说,就意味着其粉丝号召力强,进而有更多需要流量的电影作品与这些明星合作,然后粉丝再次去电影院疯狂支持,如此形成一整个系统的循环体。从根本上来说,粉丝一部电影多看的行为,是一种刷票房行为,这种行为对其他有实力的电影十分不公平。

四、结 语

综上所述,粉丝效应在电影的表达中十分重要,可以引导电影创作、决定电影营销以及增加电影营收。首先,引导电影创作。粉丝效应可以从电影的选角、场景以及剧情等产生影响,以此来使电影的表达更加有力。其次,决定电影营销。粉丝效应大的电影,营销力度相应会小,而粉丝效应小的电影,营销力度会相应增大,对于零粉丝基础的电影来说,会考虑通过培养黑粉的方式,提高营销力度。最后,增加电影营收。粉丝可以通过亲友拉票、包场以及一场多看的方式来增加电影的后期收入,从而使得电影的营收能够与前期的创作相挂钩。

猜你喜欢

偶像营收明星
No.2 知乎2021年全年营收29.59亿元,同比增长119%
偶像报
明星们爱用什么健身APP
恒安国际2015年实现营收 244.5亿港元
扒一扒明星们的
我的偶像
出卖偶像
偶像们都恋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