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象席地而坐》:生命政治的光影实践

2019-11-15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重庆400000

电影文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胡波韦布规训

姜 雯 (重庆大学 新闻学院,重庆 400000)

2018年11月17日,第55届金马奖揭晓,《大象席地而坐》在众多优秀的影片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最佳剧情长篇和最佳改编剧本奖。对比入围的其他影片,比如把社会哲思与电影叙事紧密结合的《我不是药神》,将光影效果发挥到极致的《影》以及提名戛纳电影节的《地球最后的夜晚》,青年导演胡波和他的处女作《大象席地而坐》表现出一种法国哲学家福柯式的、对个人与社会以及生与死的深刻思考。

自2010年我国电影票房首次突破100亿大关开始,国产电影喜报频传,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这10年来无论是电影口碑还是票房份额上贡献最大的都来自已经成名的国产大导演的手中。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第五代导演”成为当今中国电影产业中的中流砥柱,代表着国产电影的主流审美趋势。但另一方面就如福柯所认为——我们一方面不断被人文科学及其标签化的知识所构建,一方面又不断地受到语言游戏的消解、解构。观众对国产电影新面孔、新题材的渴望呼之欲出。事实上这并非精英主义们的矜持和高傲,也不是时尚潮流故弄玄虚的喜好,而是回归到电影产业是否能够持续良性循环这样的实现问题。

一、沉默中被规训的物化现实

安德烈·巴赞在《电影是什么?》中提出,“一切艺术背后都是人类希望用逼真的临摹物代替和记录世界的心理愿望,是人类保存生命的本能”[1]321。他将这种心理归结为“木乃伊情节”,而电影的突出特点就是通过光影来捕获和保存生命的运动。电影这项艺术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记录,这样的记录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对世界的认识甚至成为人们“知识”,但这样成文的“知识”正是福柯的担忧,“真理和知识的获取其实和人对实在世界的经验及物质实践无关,即是说,真理和知识只存在于话语之中,它们说到底不过是话语的结果而已”[2]121。在牢固的知识框架下,时下热门的类型片不过是已经摸准人们审美、睹始知终的产物,并且使观众们丧失思考的热情。

在福柯的哲学理论中,生命权力是一种人类社会新型的权力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生命存在的感性特征和独特内涵被直接还原到肉体化存在或者生物性生存的层面上来治理,“它体现出了明显的‘物化’特征。这种物化是将个人的身体与群体的人口规训进了国家治理实践之中”[3]5。这也就意味着当今的世界中让人死或让人活的古老权力已经被让人活或不让人死的权力取代,生杀大权逐渐被“管理生命的权力”所替代。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管理虽然与18世纪以前动辄流血断头的恐怖统治相比显得温和,但同样是社会控制的新型方式。而《大象席地而坐》中四个主角他们无论是在面对种种“规训”的机制的挣扎和逃离还是面对已被“规训”人群的抗拒都源自对弥散在社会中的规则的无法适应。

影片中四个主角都身处社会规训机制的旋涡之中,他们的无助的反抗以及逃离都在向观众们暗示这样规训机制的庞大。韦布生活在全市最烂的高中,这里充斥了欺凌和恶趣味,甚至即将在与商业小区的合并中关闭。而一旦发生矛盾,学校领导也只关注维护摇摇欲坠的“正常”秩序,学生们早已丧失作为“个人”的权利,成为简单的生物种类;王金则即将为孙女上学腾出居住空间,去养老院生活。在家人和朋友的描述中养老院是一个有吃有喝生活安逸的地方,然而真正等他近距离观察时才发现,这里的老人眼里没有情绪,毫无欲望甚至在黑暗中生活完全不需要灯光,早已失去了“人”的神采;而于成和黄玲在家庭的规则中喘不过气来,一个面对着废物弟弟和“泼妇”“老瘪三”的父母,一个面对着阴险和自私的母亲,生活中的一切无时无刻不在规训着他们。在这个世界中生命还原到个人肉体与生物性的简单属性中,而这种生命权利对待生命现象的规训态度无法从根本上促进生命运动的现实进程。

福柯将现代社会描述成了一种科学与法律综合体的谱系,在这种综合体中现代化前通过死刑或者酷刑那种公开且残酷的统治已经渐渐变成隐藏的、心理的统治。换言之,维护社会运行的机构在福柯眼中就成为控制社会的隐秘力量,而且很多人都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捍卫他们认为理所当然正确的卫道士。《大象席地而坐》就通过主角的悲催遭遇直观地给观众呈现了“人在不知不觉中被规训”的现实,并希望能够借此引发更深入的思考。

二、个人和社会的荒唐逻辑

“惩戒试图支配人的群体,不是使他们归结为肉体,而相反,使人群组成群体的大众,这个大众受到生命特有的整体过程,如出生、死亡、生产、疾病等的影响”[3]8,规训结果就是与社会预期不符的“异类”必然会受到无数“理所当然”的指责。这样隐秘规训使得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个体的价值在社会整体的改造下渐渐丧失,这就是生命政治隐藏在规训权力下的重要变化。

《大象席地而坐》中韦布的父亲觉得他每日不务正业,所以认定家里的臭味一定是韦布发出来的,购物卡也一定是他偷的;教导处副主任对黄玲很关心,黄玲的妈妈就恶毒地警告黄玲“不要怀上他的孩子”;于成的父母则因为溺爱他的弟弟,就对他拳打脚踢认为他会欺负他弟弟。可见社会中绝大多数的个体在一系列的规训技术中承认了这一套规则,成为一个驯服的状态,并且将这套规则应用于与其他个体的关系之中。在包含监视、审查、惩戒、矫正等方式的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在经历着物化的过程,只不过有些人能够像韦布这样企图反抗,在令人绝望的世界中心存一个关于自我的疑问,而大多数人则疏离自己的本质和自己的世界,迷失于无法自拔的规则中。

人存在于社会中,被规训成形式化和结构化,标注成理性、主体化的人,所以在社会中的人渐渐变成了一个形而上学的概念,被社会代表。社会由个体组成,而社会却用一套隐秘的规则来生产易驯服的群体中的个人,最后当我们用这套规则去审视社会,人作为个体本身的价值就开始崩塌,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其现实而又荒谬的逻辑。在这样细思极恐的悖论中,青年导演胡波看到人的价值在社会标准化统治中的崩溃。但如果要给人的价值进行定义,那么这样的定义无异于成为束缚个人价值的新规则。就像片中王金老人的叹息“你能去任何地方,到了就发现,没有什么不同的”,“在这里烂掉”或者“找到大象”个人的价值都无法得到真正的阐释,只有在寻找大象的过程中,人的无限潜力、无限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释放。福柯最著名的思考“人的消亡”在《大象席地而坐》中通过个人价值与社会规则间的荒唐逻辑得到了理想的故事化诠释。

胡波选择用“去看大象”这样一个不断持续进行的情节贯穿整个电影的始终,可以说是包含了丰富的、福柯式的哲学思考。发现人的价值的同时人的价值就会被规则化以至于消失,而普世意义上价值的消失,却又正是个人价值的真正诞生。这种对个人和社会的双重摧毁就正阐释了《词与物》的经典论断:“人将被抹去,如同大海边沙地上的一张脸。”[4]505

三、向死而生的启蒙尝试

“启蒙是人走出他自我承受的监护状态”,福柯认为启蒙几乎是一条逃避的途径,但是面对社会的规训,启蒙又是一种最好的反抗。因此作为一种理想,启蒙就必须“既被视作一种人们集体参与的过程,又被视作一种应由个人完成的勇敢行为。人们既是这个活动的参与者,又是这个过程的推动者。他们可以因其参与行动而成为这个过程中的行动者;而这个过程也只有在人们决心做它的志愿行动的时候才会发生”。和台湾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中通过塑造一个将世界理想化的少年在认清悲惨现实后走向自我毁灭的柔和式的诘问以及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中充满理想主义和英雄情节少年的成长和告别不同,《大象席地而坐》在死亡压抑和虚无的外衣下,其实隐藏着对生命饱含热情的尝试。

现代文明的规则不仅影响着他人对个体的看法,更影响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人们开始把单纯是对别人对自己的监视或注视转变为自己看待自己行为的一种方式,也即由注视或关注别人转变为注视或关注自己,而社会一旦普遍地使得人们自己成为自己注视或审视的对象,也就必然出现普遍存在的自我规训和自我惩罚行为。在这样的自我规训和惩罚中,死亡变成了一种对现实社会中规训的无可奈何,所以李凯在不堪家人和社会对他的认定中选择开枪自杀;于成朋友在发现自己的女朋友出轨自己的好朋友,但现实规则他又无力抗争,所以沉默地从楼上跳下;韦布在买到假票后,独自质问票贩子时那种而对自己生命安全毫不在意的态度。不得不说题材的灰暗压抑和叙事手法的平静缓慢,每时每刻都让观众感受到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片中角色平静而又癫狂的恐惧。这种对于死亡疯癫的状态在福柯看来正是一种极具号召力的抵抗行为,而且看见黑暗的,本身就是一种渴望光明的表现。

另一方面就像福柯对于现代社会充满期待一样,《大象席地而坐》这样一部压抑到极致的影片中,同样在细节之处表现出了令人动容的善良和勇气。在小混混到处追查韦布时,黄玲勇敢地跑出来给他支招儿,王金保守了韦布的行踪;而韦布则在被自己打伤的“校霸”房间外,徘徊着准备探望;黑帮大哥在小店吃饭时,遇见火灾,选择的是冲入火中救一个毫不相识的人。正因为规训的权力无处不在,所以在规则和改变之间才会有一种积极的、创造性互动;同样正因为对所有生命的尊重和理解,所以对死亡的冷漠并不是一件残酷无情的事;看见黑暗的,本身就是一种渴望光明的表现,所以在看上去非常压抑的故事情节中,包含的其实是一次深刻的、向死而生的启蒙。

“一个人的死亡方式,作为他生活的顶点,仿佛可以在刹那间显示他生活的抒情内核,而这个抒情内核,正是理解一个作家‘个人诗意’态度的关键。”[5]38和福柯的突然陨落一样,导演胡波的去世,同样是狄俄尼索斯式突破理性和非理性的启蒙尝试。不得不说,影片中,众人面对的是一个充满规训与压抑的世界;而影片外,青年导演胡波同样面对着一个被资金和流量裹挟的电影市场。“感情不够克制”“太多不必要的细节”以及长达3个小时50分钟的片长,注定让《大象席地而坐》无法获得大多数观众的喜爱,而在中国电影产业的世界中,无法获得大多数观众的喜爱,那往往就意味着影片的死亡。好在FIRST影展的成功以及金马奖的承认,让胡波的启蒙尝试得到回报,也让观众开始重新拾起对这类严肃影片的耐心。

四、结 语

有评论家在看完福柯的《词与物》后想起的第一件东西竟是卡通角色菲力猫,“它高视阔步地行走在一块悬崖上,却不料和电视观众一齐发现,它脚底下的地突然离他而去”[5]37。《大象席地而坐》片尾,众人在客车的大灯前踢着毽子,第一次在影片中展现了生活的乐趣。而这样的乐趣伴随着一声大象的长鸣,仿佛给观众心中的菲力猫穿上了会飞的鞋子,让他们的思维安定而自由地徜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我们作为个体的价值,而死气沉沉的生活同样有值得我们期待的东西。回到文中最初的问题,电影的意义不应仅仅为大众提供愉悦的享受,像《大象席地而坐》这样反映沉重现实和具有哲学思考的电影,同样能为电影市场注入活力。

猜你喜欢

胡波韦布规训
詹姆斯·韦布望远镜:科学家解释它拍摄到的第一批惊人图像以及它将如何改变天文学
NASA突破性的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成功发射升空
规训与惩罚:雍正尊孔的帝王心术
Teaching AAVE in Chinese ESL classroom
关于实现规训的发展性价值的思考
An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ve Learning Teaching in Oral English Classroom
An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ve Learning Teaching in Oral English Classroom
规训与政治:儒家性别体系探论
后现代语境下科学话语在广告身体规训中的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