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幻类型电影中影像叙事方式探讨

2019-11-15程宝俊

电影文学 2019年19期
关键词:科幻电影异形星际

程宝俊 徐 明

(1.江苏师范大学 科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9;2.江苏师范大学 传媒与影视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9)

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中,科学现象离不开科学家们假想与猜想,而电影是科学最佳表达的载体。所谓科幻电影是来自尚未揭示科学原理或科学现象,用电影载体对内容进行虚构,并具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幻想类电影[1]。科幻电影最大特征是建立虚幻的视觉奇观,开创一种电影神话故事,并与观众产生一种完美幻想性关系。1902年法国魔术大师梅里爱拍摄了《月球旅行记》,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科幻电影。故事以人类登上月球的奇异幻想,开启了科幻电影类型的创作先河。其后德国工业技术快速提升,加速了科幻电影摄制技术的改造,代表作《大都会》制造了大量影像视觉奇观效果,而被誉为科幻电影技术革新的时代。科幻电影真正兴盛于20世纪30年代,好莱坞推出的《科学怪人》《化身博士》《金刚》《星球大战》《第三类接触》《超人》《E.T.外星人》等新型系列科幻影片,推动科幻电影步入黄金时代。究其原因,一方面电影制作中充分利用高科技、电脑特技和三维动画等技术,制造出令人惊心动魄的视觉体验;另一面科幻电影题材领域与影像视听表现力获得拓展,使严谨科学性和预见性幻想在科幻电影得到快速发展。

科幻电影是早已定型的一种类型影片,100多年的发展史中,获得了广大观众的普遍认可。新科学技术发展时代下,越来越多的科幻电影题材进入大众视野中。本文试图从星际太空、魔幻异物和人工智能三类科幻电影题材中,就科幻电影描绘未来世界情境的叙事方式,背后蕴藏的文化哲理等问题进行探讨,解析科幻电影独特叙事方式及艺术魅力。

一、星际文明展望人类未来

在科幻电影中,星际空间视觉图景往往是银幕上最重要的题材影片,人类早就幻想着有一天能够登上浩瀚神秘的星际太空去旅行和探险。1902年就出现了《月球旅行记》及1935年《地球争霸》等星际科幻影片,其后,星空科幻电影快速发展,经典影片有《宇宙访客》《第三类接触》《E.T.外星人》《星球大战》等系列。这类电影多数以外星太空为背景,揭秘宇宙太空的神秘面纱,探索博大精深的宇宙太空奥秘,满足了人类去宇宙太空中旅行的需求。被誉为科幻电影史上里程碑式影片的《2001:太空漫游》,由英国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讲述人类在技术至上的时代中,面临诸多前所未有挑战。影片叙事中反复思考着人类到太空宇宙中探险,再到人类在宇宙星球中寻找自己生存空间,暗喻人类生而复死与死而复生的生命哲学轮回。电影叙事节奏缓慢,没有大牌明星出演,但科技创设出一种空寂、玄想、深邃的星际太空奇观,令故事充满着戏剧性、悬念性。影片中画面干净简洁,长镜头意味深长,图景史诗般壮丽,营造出一种人类在星际太空中漫游的情境,促使人类预见性反问人类文明、人类价值、人类发展等问题。

人类与外星生命的接触和交往,也是科幻电影最热门题材之一。外星际探索是人类对另一遥远世界的展望,科幻电影领域也从不落后。外星人入侵带给科幻电影创作的第二热潮,斯皮尔伯格执导的《E.T.外星人》《第三类接触》。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深渊》及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系列等,均属于这类题材。1977年推出的《星球大战》讲述了银河星系中的一批邪恶者,夺权推翻银河共和国,建立银河帝国。公主莱阿为首的反抗暴政者,遭遇到叛逆者镇压并被囚禁。正义青年鲁克决定联合一批反抗暴政的同行者,从叛逆者手中营救出公主莱阿,与邪恶展开激烈战斗。影片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大量应用了高科技制造出外星际奇异美景和精彩恢宏场景,新颖特效制成宇宙飞船、激光、机器人及各式各样的外星生物体。影片故事简单,视觉艺术独特,充满人类战胜邪恶势力的深刻哲学文化内涵。同样,1982年推出的《E.T.外星人》,从儿童视点来表现电影时空,以小男孩艾略特帮助外星来客返回为主线,借助叙事帮助观众记忆某些有特殊印象的童年场景,通过“儿童情结”召唤起观众童年意识,使观众心理认同电影所表达出的童年纯真、包容、理解等主题,认同影片表达的美好想象和人性光芒。

星际文明系列科幻题材电影,用丰富想象力和新奇特效创造出宏伟壮观的外星际场景,制造出异常逼真的星际太空景色,满足了人们求异探奇外星际的心理欲望,成为好莱坞科幻电影系列中最为典型的题材种类。

二、魔幻异物忧虑人类环境

科幻电影发展近100年历程中,为我们展现出人类到宇宙太空旅行,也给人类带来更多生物技术思考。外星人、克隆人、异种人、异源人等新科学假想不断出现,使科幻电影有了更多新题材资源。在魔幻异物制作的生物学科幻电影中,较有代表性是《侏罗纪公园》《异形》《第六日》《迷雾》《生化危机之启示录》《异星觉醒》等影片。

人类经过长期探讨,克隆技术在生物体内通过体细胞进行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2]。生物技术制造克隆人自然成为科幻电影重要题材之一。1982上映的《银翼杀手》,讲述未知的2019年,洛杉矶将会变成乌烟瘴气灾难之地,人类制造了诸多克隆人来为人类工作,这些克隆人与真实人一样有思想情感,却生性残暴,生命周期仅有四年,人类一旦发现他们渴望留恋“人类生命体”就将其毁灭。影片主角戴克便是一个专门追杀变节克隆人的杀手,肩负着追杀叛逆克隆人的重任。但某日他遇到克隆人瑞秋时,两人间情感快速升温,使主角戴克开始渴望留恋生命体。影片重点表述主角戴克与瑞秋均拥有超出常人智慧和力量,他俩为能多活几年,不惜一切代价违背真人类命令,逃避真人类追杀。影片准确地折射人类本真人性、记忆、命运、灵魂和生存等主题,隐喻告诫人类生命短暂,要时刻珍惜生命。

当人类开始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时,拓宽了科幻电影的创作视野,拓展了人类异物域想象。幻想未来世界人类物种相联系的领域,对后人类生存状况进行探讨。后人类是当代主体哲学中一个新兴概念,主要是技术对肉身强化超人类主体、技术对身体替换主体和技术自身生命化人造主体探讨[3]。未来是人类尚未到达的领域,科幻电影正是契合这一想象提供最直接经验。《异形》系列是1979年推出的一组科幻恐怖影片。《异形1》影片中,充分借助星球太空中神秘声浪、孤寂宇宙中的电脑声响、机械声响等展示出外太空神秘未知、空灵孤寂与阴森冰冷,彰显出肉身之外心灵消亡的恐怖,以宇宙探索及挑战制造纯粹科幻恐怖影片。《异形2》与前者相比更注重剧情性,没有恐怖的风格,采用战争片剧情描绘人类与异形间的对抗,隐含着对越战的反思构成影片的主旋律,营造出拯救与歼灭的英雄主义风格。《异形3》的影片文艺气息更深,叙事利用交叉剪辑,弱化异形生物的恐怖形象,更多地赋予文艺色彩,对不可知的危险进行深入挖掘,仍保留着故事中异形生物对人类侵害情节,反映当下人类在利用自然而不尊重自然的失衡关系。此后,《异形:契约》呈现未来工业设计感,以动态技术展现殖民飞船、UI界面、全息图、宇航服等,恐惧感更加明显。

《异形》系列科幻电影诠释了人类对未知生物的恐怖,反思出人类诸多不合理的社会行为与对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告诫人类不要自私自大,一旦失利往往会带来更大的失败,折射出现实社会中在政治、种族、宗教、生物技术等方面,都应相互包容、平等和尊重的伦理道德。

三、人工智能超越自然世界

人类本质是什么,人类与智能机器人差异是什么,人类能否被机器人所控制,人类生命体科学幻想终究是什么。由此,人工智能的科幻电影自然成为新的关注视点。所谓人工智能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模拟人类智能,替代人类服务和心智,是一种具有人类心智属性的计算机程序,它具有了人类的智能、意识、自由意志、情感等,但它是运行在硬件上,而不是运行在人脑中的思维[4]。特别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人类非常渴望机器智能人代替人类工作,模仿人类智慧。《终结者》《黑客帝国》《人工智能》《超验骇客》《机械姬》《她》等科幻电影的推出,呈现出新的人机关系,引发了人类社会对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思考。

人类本质是什么,人类与智能机器人之间权利分配是什么,人类与智能机器人之间有界限吗,智能机器人能否统治人类或控制世界等问题的反思,是人工智能科幻进行视觉图谱化探讨的重要领域。斯皮尔伯格的《人工智能》影片,讲述了人类能够创造出各种智能机器人,来满足生活所需,探索未来人类世界中,人工智能越来越能模拟真实人类,甚至让真假人类难以区分。影片主角小戴维是科学家制造的智能人,替代家庭中失去的子女,他与人类真儿童模样相似,拥有思想和深沉情感,渴望自己成为真正人类的小孩,获得人类的真爱和母爱。然而,小戴维永远弄不明白,人类制造出他后并非出于爱,而是替代需求,当人类母亲拥有自己的孩子后,却开始冷落小戴维,任凭小戴维执着而徒劳地去追逐一个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梦想。由此,人们不禁陷入深思,人类本质为何,人类创作“智能人”为何,并未赋予“人”的资格和“自由”,“人与智能人”关系等问题的深层探寻。人与智能人是朋友还是敌人,智能人仅是虚幻的吗,人类是否有被其异化与奴役的可能,来反思人类社会所建立的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现代科技进步,人类已意识到了智能人可能对人类所造成的伤害,这并非人工智能产物自身有邪恶本性,而是因为它的“非道德性”。智能人并非生物科技,它是一种异己技术力量。爱情科幻电影《她》中,“她”是一个善解人意的操作系统员萨曼莎,虚拟的“她”与男主人公西奥多长时间接触,相互展开了坦诚的沟通,使双方都有相爱愿望。当虚拟与真实之间界限融合一起时,智能人与人类界限不断被模糊,智能人的客体身体被消失,那么主体何以存在。影片中智能人与人类形影不离,参与到主人家生活中,照顾着主人家三代,逐渐习惯了人类生活和情感意识,臆想着有一天自己独立生活。

而电影《机械姬》,讲述了一名神秘的亿万富翁内森,邀请一名赢得公司一项幸运大奖的程序员加利,到老板的别墅共度一周。事实上这栋别墅隐匿于林间,是一所高科技的研究所。老板邀请员工到别墅内,是对智能机器人伊娃进行“图灵测试”。伊娃形体和真实人类无异,虽然她没有真正情感,但有着女性魅力的身体躯壳,混迹在人群中人们根本无法辨识其差异性。当她想独立自主,不再受人类控制,想逃离出研究所封闭空间,走向真正的人类世界,不惜利用创造者对她爱慕而杀害他,利用测试员爱心将他反锁在研究室,去获得一个自由独立的生命体。影片质疑人工智能人与人类区别是什么,人工智能人能否真正取代人类的思考。

总而言之,科幻电影利用了强大的超越现实的想象力,制造银幕上虚拟的未来世界各种景象,点燃观众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寻欲望,让人类清晰地认识星际太空、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科学知识,了解到科幻电影的艺术特性,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实力和对现实世界的科技创新的启发、促进作用,科幻电影对人类终极命运关怀,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猜你喜欢

科幻电影异形星际
科幻电影:人类对未来的幻想与忧思
星际打劫案
不就一部科幻电影吗,为何要等十九年?
一种异形平衡梁设计与应用
“穿越星际”去上课
水晶异形卡可以定制的交通卡
水晶异形卡可以定制的交通卡
水晶异形卡 可以定制的交通卡
多个世界与自我——论西方科幻电影的两个叙述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