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文化软实力发展及国家形象构建探寻

2019-11-15蒋卓晔

电影新作 2019年1期
关键词:实力好莱坞国家

蒋卓晔

电影文化软实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之一。虽然近年来我国电影市场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但是我国电影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电影作品“量”与“质”之间未能协同发展。在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国外电影文化在我国电影市场占据着庞大的份额,越来越多的中国观众观影时倾向于国外影片,加之国产影片自身在内容建设、文化意识、审美价值等层面的严重不足,从而促使中国观众越来越远离民族性电影,转而接受国外电影文化的熏陶。为此,我国必须积极探寻电影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电影文化塑造和构建国家形象,发挥出电影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价值。

一、电影的文化属性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关系

文化因素本身所具有的流动性特点,使其构成的软实力无法被某一个特定的群体垄断,所有文化均可以跨国界进行传播,通过对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可促使软实力的进一步增强。电影作为一种现代媒体,具有全球辐射性的特征,它在国家形象的构建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国家形象是国家实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具体体现。试想如果没有好莱坞电影,中国观众如何了解西部牛仔、嬉皮士、越战?可能大多数人之所以有这些认识是因为看过《壮志凌云》《黄昏三镖客》和《阿甘正传》。新闻和历史资料或许会给我们相同的答案,但是无法像电影一样,给我们直观的感性认识。正因为电影具备的传播性和容易被接受的特点,从而使其成为让世界了解中国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提升电影文化的软实力,不但能够使人心得以凝聚,而且还能良好地塑造国家形象。从目前的总体情况上看,我国的文化尚未在国际上产生出足够大的影响力,但全球很多国家都在通过中国电影文化的输出了解中国文化。一个直观的例子是作为好莱坞和中国香港两地的双料电影明星李小龙,尽管作品数量不多,却让西方的观众对中国功夫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些观众甚至产生了学习中国普通话的兴趣,他们开始关注中国功夫,还有很多外国人,特意到中国来留学或工作,近距离感受并接触中国文化。由此可见,中国电影的繁荣,可以促进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通过电影作品的传播,能够使民族凝聚力得以增强,这对于国家形象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家形象是国家实力具体体现的一个方面,在文化交流传播如此频繁的年代,国家形象也是一种主观的印象。在国家形象的构建方面,媒介及社会舆论是主要的手段,对国家形象进行构建时,需要借助某种艺术来加以表达,电影作品恰好具有这种功能。电影通过自身特有的表现形式,如画面的震撼性效果、故事情节的离奇曲折等,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张艺谋的《英雄》,因其独特的艺术气质和对中国文化的视觉体现,在当年引起了海外市场的空前关注,至今仍是许多海外观众谈论中国电影的一个重要课题。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影片对中国文化的挖掘和创意性的表达方式,使得西方观众能够以一种更为平等和正面的角度看待中国的文化和国家形象。得益于电影制作技术的不断完善,电影作品的艺术魅力和传播能力大幅度增强,此外,电影的表意符号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通用性的特点,不会受到语言的限制,通过观看一个国家的电影,可以对这个国家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和认识,如影片中的形体语言以及人物活动等,全都能够被不同国家的观众所理解和接受。电影能够克服语言、文字不同引起的传播障碍,其通过庞大的受众群体,达到影响国家形象构建的效果。

二、我国电影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

2017年,我国电影总产量高达970部,这是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所创造的佳绩。但是,电影数量的激增并不代表电影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在众多国产电影中,对观众带来精神引领和价值思考的电影寥寥无几,关乎社会道德文化建设、促进国民综合素质提升,以及塑造国家形象的优秀影片更是凤毛麟角,这充分暴露出我国电影文化软实力发展的不足1。与此同时,在近千部电影作品中,高质量的作品所占比重极小,大部分电影粗制滥造,甚至近半数未能在院线上映,没有与观众谋面,如此巨大的影视资源浪费,对我国现代电影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负面的作用。

另一方面,在电影市场上备受瞩目的国产电影作品,对整个电影文化产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制作者也常常是国内著名导演。这一类作品在提供娱乐和感官刺激之余,还通过电影反映中国经济、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状况,对提升电影文化软实力发挥着积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在特殊的档期,一些制作精良,适应新时代观众欣赏风格的主旋律影片也有不错的成果,如反应恢弘历史事件的《建党伟业》《建国大业》,展现战争年代中国人民艰苦抗战的《夜袭》《太行山上》等。

这些反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歌颂伟大领袖、赞扬英雄人物的影片也对发展我国电影文化软实力起着推动作用。最为突出的当属2017年的《战狼2》,其票房突破国产电影历史新高,取得56.83亿元的成绩,翌年由中国香港导演林超贤执导、两地合拍的《红海行动》票房为36.48亿元,这两部扬我国威的电影不仅取得了骄人的票房成绩,更赢得了国内观众的一致好评。但是,我国类似这样优秀的影片仅仅是个例,大部分主旋律影片都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甚至明显的功能性诉求,过于强调政治宣传功能,未能关注到群众的观影喜好和精神文化汲取需求,导致电影本身缺乏对观众的吸引力,不足以引起关注和讨论,遑论在电影产业上大有作为,最终则会导致无法真正将包含本土审美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文化软实力与电影作品分离。反观好莱坞电影,则能将其推崇的普世价值巧妙嫁接于电影艺术之中,在让观众喜闻乐见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输出其文化和意识。这不仅值得警惕,更值得学习借鉴。

虽然我国的电影市场潜伏着软实力不足的隐忧,但是对于一个新兴的电影市场来说,这是迎来真正繁荣前不可避免要经历的阵痛。现对于软实力的内忧,中国电影的外部环境可谓得天独厚。近年来,在全球电影文化产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国内各大城市的票房都在逐步增长,并且年均增幅的比例也非常可观。通过对美国和中国电影票房增长速度进行分析可知,美国电影市场呈现已经触及产业的天花板(北美年票房稳定在一百亿美元左右),而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速度却异常迅猛,据相关调查统计数据结果显示,2017年,中国电影票房增长至559.11亿元,较之2016年,增长13.45%。

中国的电影产业在进口贸易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逆差,从国外进口的商业大片在电影票房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从表面上看,中国电影的票房确实获得大幅度增长,虽然这并不能代表中国的电影文化软实力也同样得到提升,但是如此迅猛的发展和无可比拟的市场前景,无疑将我国电影事业在文化软实力建设推至了宝贵的窗口期。

三、提升电影文化软实力、构建国家形象的实施策略

电影作为一门现代艺术,是视觉与听觉有机融合的艺术,其除了具备欣赏功能之外,本身具意识形态立场,反映在特定电影当中,就与国家形象的塑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与媒体报道相比,电影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显得更加柔和,实际效果也更好一些。在受到世界关注的电影作品中,缺少了对中华民族崇高性及伟大性的展示,为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不断提升电影文化的软实力,在尊重电影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对国家形象进行塑造。首先,应对电影作品本身所具备的艺术性予以尊重。借助电影作品塑造国家形象的过程中,应当对它本身所具备的艺术属性加以尊重,如《建党伟业》中,对重要的历史人物塑造,并非将教科书上的人物简单剪贴到电影当中,一定程度上对人物做了生活化的还原,使得观众更能够接受,充分体现电影的柔性。甚至,还要重视电影的娱乐性功能,使其能够带给广大观众轻松和愉悦的视听体验,将娱乐性作为电影文化软实力的前提。好莱坞无疑是这方面的老手,一部《壮志凌云》虽然被调侃为美国的征兵广告,却依然被影迷们津津乐道,而国产的《战狼2》无疑是同类型的作品,甚至在动作和战争场面的刺激程度远超《兰博》《敢死队》等,吴京的表现甚至可以让史泰龙、布鲁斯·威利斯等一票好莱坞英汉汗颜,其效果是观众在为战争场面买单的同时,也为其中的爱国主义情怀所感动。这一类电影作品的题材选择上,通常倾向于写实,尽可能贴近观众的感受,使他们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获得更为真实的体验。

我国政府在提升电影文化软实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应当充分发挥出政府的作用,对我国的电影文化产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首先,应当遵循电影的规律性,并始终坚持扶优扶强的原则,加快出台一些能够促进国产电影发展的政策2。建议政府应当将提升电影文化软实力作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可将满足主流意识形态的需求为目标,对国内的电影公司进行积极鼓励。其次,可在资金以及税收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对于塑造国家形象题材的电影作品,应进行适当的奖励,并对知识产权加以重点保护,采取一些政策性措施,对国产电影的创作环境进行优化,为更多好题材电影作品的出炉提供条件。最后,政策应当对国产电影的出口审批程序进行简化,大力扶持电影产业进行境外投资,通过不断加大国产电影的国际宣传力度,为其走向国际奠定基础。

四、电影文化软实力的向内求与向外学

电影市场的商业竞争,其更深层次的是文化实力的较量。以好莱坞电影为例,在其娱乐的表象下,观众依然能够感受到其对西方普世价值的宣传,潜移默化中也改造了观众的审美习惯和价值取向。而这种文化认知上的改造,也对电影市场有反向促进,让好莱坞电影对全世界观众产生了情感价值上的“亲和力”,相比较同在东亚文化下的日韩电影,中国观众对好莱坞电影的接受程度远胜于日韩,直接反应在市场上的结果就是观众将钞票投给了好莱坞的票房。中国不乏知名的导演、演员闯荡好莱坞,“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甚至成为华语电影的一个好莱坞情结。在缺乏文化认同的前提下,追逐奥斯卡无异于饮鸩止渴,无法让世界观众在感情上认同中国电影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反而是变相肯定好莱坞的“唯一正确”性。真正想要让华语电影在国际市场立足,必须要让中国电影的内在文化得到认可,不能因短期的商业利益而急于求成。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好莱坞并非一日建成,后来者更需耐心。而对中国电影人的要求,则是要着眼于本民族的文化,在学习西方的电影制作经验同时,将中国的本土文化和思想内涵赋予电影作品。

提到思想内涵,这恰恰是中国电影潜在的优势所在,也是亟待开发的宝藏。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传承的国家,中华民族的文化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博大精深,在软实力的竞争方面具有极强的优势。于电影艺术而言,无疑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在最近几年里,我国的电影作品频繁参加各种国际电影节,由此使中国电影逐步被世界所知。为使这种优势延续下去,中国电影应当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立足点,不断提升电影作品的整体质量,从而争取得到国际和国内观众的认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影文化软实力尚有很多不足之处,为拉近我国电影与美国好莱坞电影之间的差距,应当在电影作品中,对民族优秀品质进行弘扬,借此来向世人展现中华文化的神韵。为此,可采取有效的文化策略,展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以及丰厚的文化积淀,这样才能对世界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借助中国电影对国家形象进行塑造的同时,应当通过电影来传达国人所特有的生活方式,展现出文化的博大精深。文化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弘扬中国的传统思想和价值观,并非为了贬低或者批驳西方的普世价值或者政治正确的倡导。而事实上,当今的世界正处于思想和文化空前开放的时代,观众对文化产品的选择有着极大的自由。而任何事物都逃脱不了历史规律,世界各民族文化思潮此消彼长,正是我们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的历史机遇。与其让好莱坞盯着中国市场这块肥肉,为中国观众量身订制美国电影快餐(近年来诸多好莱坞影片实际上已经将主要票房来源瞄准中国,如《变形金刚》《敢死队》系列等,甚至提供“中国特供”版),不如主动出击,用自己的作品说话,让世界观众一睹中国文化本真的风采。

如果说中国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价值观是我们电影产业中需要向内挖掘和反省的必要工作,那么站在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上,我们的另一个功课就是要向外学。在国际电影市场上,美国电影产业一直占有半壁江山,好莱坞的影视产品出口创收位居美国出口业的第二位。可以说,美国电影软实力的发展已经步入成熟阶段,通过好莱坞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公映,在世界各地推广和宣传着美国精神3。如,《变形金刚》《钢铁侠》《碟中谍》《速度与激情》等系列性美国大片在全球的热映,塑造了美国经济繁荣、军事强大、科技发达的形象。这些好莱坞大片都依靠先进技术制作完成,既宣传了国家形象,又给予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为此,中国电影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要吸收借鉴好莱坞电影的经验,学习先进的电影制作技术,以提升我国电影生产的现代化水平。为了提升我国电影文化软实力,我国要不断提高电影制作层次,制作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优秀影片,将国家形象和价值观念融入影片中,从而发挥出电影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电影市场近年来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为电影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为此,我国电影文化软实力建设要借助良好的电影市场环境,立足于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民族电影文化自信,增强电影文化传播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合理借鉴国外优秀电影的制作技术和思想观念,从而制作出一大批优秀的国产电影,塑造和构建国家形象,展示国产电影的文化底蕴和思想价值,从而不断提升我国电影文化软实力。

【注释】

1 徐春玲.论当代中国电影文化软实力的提升[J].电影文学,2013(14):13-14.

2 黄敏.电影文化软实力构建青春中国梦[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5(4):78-81.

3 高红雨.中国电影文化软实力研究价值及视角[J].电影文学,2013(13):7-8.

猜你喜欢

实力好莱坞国家
交付力即实力!谁是“保交付”时代的行动派?
实力抢镜
12月好莱坞精选
11月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希拉里喊出“巧实力”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