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迷镇凶案》看人性的囚徒困境
2019-11-15沈阳音乐学院戏剧影视学院辽宁沈阳110168
董 艳(沈阳音乐学院 戏剧影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8)
《迷镇凶案》是一部由科恩兄弟编剧,乔治·克鲁尼执导的黑色悬疑电影,该片于2018年1月在中国大陆上映。影片通过讲述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一个被称为“suburbicon”的由纯粹白人族群构建的僻静小镇上,因为一家黑人的迁入和一场命案的发生,在这个表面看似和谐与文明的社区中,却引发出一系列人与人之间种种关于欺骗、背叛、敲诈和暴力等,由于人性的扭曲所产生罪恶行为的故事。如果我们对影片中的人物、情节和剧情走向进行细致分析和深刻反思,就能够得出如下结论,剧中不同人物的所有反常行径和犯罪动机,都是源于人生价值观的偏离,以及人性中欲望的过分膨胀。因此该片在某种程度上,也充分诠释了在西方现代文明下,人类所面临的囚徒困境。
一、《迷镇凶案》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为一部黑色题材的电影,《迷镇凶案》不仅描述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存在的种族歧视问题,更通过一场谋杀案,以及随之衍生的种种故事,向观众揭示了那个时代幽暗的人性和诸多社会问题。而时代背景或环境是电影叙事的要素之一,它对人物塑造、情节发展和主题表达都起到关键作用。本片的创作灵感来自导演乔治·克鲁尼,他曾经观看过一部关于描写1957年一个黑人家庭入住白人小镇的纪录片,导演在这个事件的基础上,与科恩兄弟剧本《迷镇凶案》的犯罪故事相结合,最终拍出了这部美国梦映衬下却处处散发人性丑恶的作品。
影片一开始就以诙谐、幽默的口吻,从全方位为观众介绍了这个名叫“suburbicon”的看似繁荣与和谐的小镇。从画外音提供的信息中,我们能够粗略地对这个小镇留下大致的印象——始建于1947年,经过12年的快速发展,逐步成为一个人口多样性,学校、医院、警察局、购物中心等配套设施完善,人民生活富裕安康的社区。影片中比肯镇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可以说正是二战后美国身处黄金时期的一个缩影。“二战”后,美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改革,全面推行宏观经济调控,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了总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与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为生产开辟了新的市场。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成为战后美国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同时美国政府也在促进就业、加强社会保障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了强大的政策和资金扶持,美国社会处于相对稳定的“繁荣”时期。
然而,在如此相对稳定的环境下,其实也暗含着严重的社会危机。首先,美国作为一个历史短暂的年轻国家,其移民社会的属性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为美国的快速崛起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另一方面,美国民族的构建模式也存在着天然的脆弱性,美国最初是由欧洲基督教新教移民共同组建,其人口构成以盎格鲁-撒克逊文化为中心。到二战后,大量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移民涌入美国,这些移民各自原有的宗教信仰,与当时白人基督教新教信仰所隐化成的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相违背,文化战争也就不可避免地随之发生。在《迷镇凶案》的几个片段中,我们不难发现美国种族间不和谐因素的存在。在比肯镇中,圣公会教是主流的基督教派,它代表着这个小镇大多数居民是美国最早的欧洲白人移民,在本片中,黑人迈尔斯一家、加德纳一家其实也信奉圣公会,但由于肤色和姓氏的原因,却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歧视。
其次,美国梦所倡导的个人主义和自由竞争的价值观,虽然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动力,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大量美国民众为了盲目地追求其心中的美国梦,他们对财富过度渴求和追逐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也为满足自身利益而不惜欺骗和危害他人的利己主义行为,滋生了肥沃的土壤。同时其所造成的机会主义倾向,使更多的美国人为了填满自己过分膨胀的欲望,至道德与伦理而不顾,甚至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在本片中,加德纳为了实现弥补生意上的亏空,以及和小姨子私奔的双重目的,不惜雇凶杀害自己的妻子来诈骗保险金;而两个被雇用的凶手,则是身处社会底层的蓝领,他们为了一夜暴富视人命如草芥;保险理赔调查员巴德·库珀,在掌握萝丝死因的真相后,他却不去报警,而是为了获取高额的收益,去要挟加德纳和玛格丽特用即将得到的保险金作为封口费……这些都是那个时代背景下,现代社会人性扭曲的真实写照。
二、现代社会人性异化的根源
在《迷镇凶案》中,除了男孩尼基、他的妈妈萝丝和舅舅米奇,以及邻居黑人一家三口之外,不仅剧中的主要人物加德纳、玛格丽特、两个匪徒、保险调查员等深陷罪恶的泥潭,而其他每个在剧中出现的小镇人物,也几乎都在道德品行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本片在某种意义上其实表达的是一个人性异化的主题。
异化问题一直是西方学术界探讨的热门话题,而“异化(alienation)”一词,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具有不同的内涵。而本文主要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探讨在发达工业社会背景下,在人类欲望和社会制度等强大异己力量作用下,人类的主体分裂出自身的对立面,它促使人与自身个体、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逐渐产生了疏远和偏离,人类在文明社会中的本性不断迷失。
在本片中,比肯镇的形成与快速发展(1947—1959),正是得益于二战结束后美国社会的黄金阶段。在这一时期,美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完善,社会矛盾相对缓解,同时其奉行的宏观经济干预和调节手段,更促进了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然而,在这个看似美好、健全的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比肯镇作为当时美国社会的一个缩影,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种种丑恶罪行却不可避免,甚至愈演愈烈。
首先,自18世纪起,无论是理性主义者还是非理性主义者,都对基督教的人性恶论进行了批判和抨击,认为人性是与自然相关的人的本能欲求,在没有异化力量的作用下,人性的本质是质朴纯真的。而当人的能力与其产生的欲望不匹配时,人性就会产生异化,理性被功利主义所融化,进而产生违反法律或道德的极端行为;其次社会制度的不公平,尤其是私有制的产生、确立和不断发展,制度的不公平导致人类异化的加剧。在政治领域,政治权利并没有被公平分享;在经济领域,经济收益没有得到公平分配;而当时的美国,它的民主政体将国家和社会同化,忽视社会不同阶层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分歧与差异,人们在国家机器的控制下显得脆弱而无力,当心理和思想呈现病态特征时,人性的异化将不可避免。
三、从《迷镇凶案》看人性的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源自博弈论中的一个理论模型,是指在两个囚徒间的一场特殊博弈中,双方都基于利己主义放弃合作而出卖对方,反而并没有得到最佳的结果。就本片而言,小镇上原本看似和谐美好的生活,仅仅因为一场谋杀案的发生和一个黑人家庭的入住,平静的生活就此变得混乱不堪。而随着影片情节的发展,我们所能看到的种种人性的异化,又何尝不是一种囚徒困境。在《迷镇凶案》中,人性的异化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的异化上,本文将从人际关系学中,以人际关系联结的内在纽带所划分的血缘关系、趣缘关系、地缘关系等三个方面,论述现代社会中人性的囚徒困境。
(一)血缘关系
剧中,加德纳和萝丝夫妇、儿子尼基,以及尼基的小姨玛格丽特和舅舅米奇,构成了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关系。血缘关系作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各种关系中最为牢固和可靠的,成员内部本应因天然的血脉联系而相亲相爱、和睦相处。然而,加德纳生意的失败,以及他与玛格丽特的奸情,都导致他最终违背道德与良心,通过制造车祸和雇用凶手,先后两次谋害自己的妻子萝丝,并希望从中获取巨额保险金,来弥补经济上的亏空,并和小姨子到国外私奔。加德纳将人类的感情物化,导致他对所有人的情感都是虚情假意。而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情况,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在政治、生产和消费领域的异化,使人与人之间成为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也正因如此,加德纳在人性的善恶两面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注定得到可悲的下场。
(二)趣缘关系
片中两个受雇用的杀手Stretch和sloan,本是小镇上一家企业的蓝领工人,虽然本片没有详细交代二人的关系,但在犯案过程中他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并且经常在公共场所出双入对,足以说明他们是一对志趣相投的朋友。而这对朋友之间的感情并不牢固,他们在很多问题上的观点并不一致,首先,在杀害萝丝的过程中,Stretch就表现得消极和犹豫。而在片中他们第一次被抓获时,从警长的言语中,我们能够了解到他们是因为分赃不均而大打出手。同时,sloan在二人的关系中明显占据主导地位,任何事情都是由他做出决定,并对Stretch颐指气使,稍有不从就以性命相威胁。先姑且不论这对朋友的善恶之分,Stretch和sloan是因为兴趣和志愿相同而结成的趣缘关系,两人本应分享快乐并彼此帮助,更好地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然而在追逐金钱这个欲望的作用下,在利己主义思想的支配下,他们不再关注别人的利益,甚至通过损害别人的利益,而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尤其是Stretch,从片中我们能够看到他的犹豫和动摇,但他最终仍然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们丧失了自我意识,人性中的友爱和善意变得可有可无,也因此陷入了人性的囚徒困境。
(三)地缘关系
种族歧视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美国这个移民国家难以解决的一个重要社会矛盾。在片中所描述故事年代(1959)的四年前,1955年在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一个黑人在公交车上因为拒绝遵守种族隔离政策不给白人让座而被捕入狱,从而引发了以反对种族歧视为代表的美国现代民权运动。然而黑人和白人关于权利的斗争是激烈和旷日持久的,而本片黑人一家入住小镇所引发的种种偏见和误解,正是那个时代种族歧视问题的真实写照。黑人迈尔斯一家之所以入住这个小镇,就是为了逃避南方严重的种族歧视。他们在学识、信仰等方面其实和镇上的白人居民并无二致,同时在本片开头关于小镇的介绍中,也正是标榜了该小镇人口的多样性,体现出对外来人口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然而当黑人家庭入住成为现实后,白人们便表现得不那么自然,他们用各种行为和手段,将对黑人这一特定群体的歧视,转嫁成对迈尔斯一家的个人歧视。从最初的语言嘲讽,到店主将商品涨价销售,再到用围栏将黑人家隔离,直至最终产生打砸抢烧的暴力骚乱。白人对黑人的“恶”,其实也是人性囚徒困境的反映。美国最初是由欧洲白人移民所建立的,他们消灭了当地土著,并奴役大量黑人开发这片土地。基于人类的动物性,在领地意识的支配下,他们害怕其他族裔抢占他们的生存空间,对资源的独占欲,造成了他们对黑人等少数族裔的歧视;而另一方面,当时美国的社会制度主要为白人群体考虑,黑人群体在利益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而美国作为一个以基督教新教为道德评价标准的国家,白人一方面认同基督教所倡导的人性行为准则,但另一方面在潜意识里又充满了对其他族裔的偏见和傲慢。因此在本片中,在这个标榜开放和包容的小镇上,却上演着一幕幕人性扭曲的人间闹剧。
四、结 语
罪恶的产生,往往不只是人类个体意识的偏差,有时更源于社会集体意识的紊乱。在《迷镇凶案》中,小镇居民的种种疯狂、反常,甚至不可理喻的行为表现,都源于利己主义思想下无法满足的欲望,以及社会制度不公平所造成的人性扭曲。而导演乔治·克鲁尼和编剧科恩兄弟,用这样一部有别于主流好莱坞电影意识形态的作品,带给观众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