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主持艺术探幽
2019-11-15
群众文化除了小戏小品、舞蹈等动态类创作及美术、书法、摄影等静态类创作,还有一大块是文艺演出,其中既有商业性演出,还有数量上占了绝大多数的公益性演出。这些活动的规模有大有小,针对的受众群体也不尽相同,因而主持人如何主持就不是一成不变,而有着相当多的艺术要求。
所谓基本要求,即身为群众文化活动主持人所必须具备的素养。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
1.做足功课,认真对待。具体到工作中,就是事前熟悉节目单上所有节目,确保不报错节目名称和演职人员名称。如节目单和相关背景资料上有错误的,主持人事前准备时,还应能凭着经验和素养提出质疑,做好确认,如确系错误的,要予以纠正。这些看似非主持人工作范围内的琐碎细节恰恰是保证活动顺利举行,主持人顺利完成整场主持的前提。
2.背诵稿件,流畅自如。现在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主持人上场拿着写好的稿件照本宣科,既然如此,形象气质普通话较好的任何人等均能胜任主持了?主持人现场的脱稿,就如同演讲比赛中演讲者不能手带稿件,是基本的要求。此外,将稿件背熟后,在台上还要能够流畅自如地主持,避免出现紧张后将明明背好的腹稿说得脱漏、磕碰。心理素质不过硬的应平时就时常锻炼自己,对镜子、对家人、或对朋友练习。
3.突发情况,擅于处理。主持时难免突发情况,比如出了演出事故,主持人如何救场?观众出现喝倒彩等非理性情况,主持人如何平复?突然停电、下雨,主持人如何安抚好观众提前结束活动?甚至主持人自己不慎摔倒、踩到衣服下摆等,如何化解尴尬?有备而无患,这都是要提前思考的问题。
在具备了上述几点基本要求之后,群文主持人应进而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当其冲的是要接地气。我把它归纳为三个“力”:
1.亲和力。这是毋庸置疑的。成功的主持人总是自带亲和力,使观众一见即产生亲切感、好感。如何达到?服饰、发型、化妆要得体,台风、仪表、姿态要合宜。这样方能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2.控制力。主持人的“镇场”能力相当重要。他(她)既要让人见之亲切,又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亲而不昵,望之有类似敬畏之感。唯有如此,观众才不会轻易发生起哄、骚动、大声说笑、放任儿童追逐打闹等现象。主持人可以微笑提醒,可以半开玩笑的调侃不文明行为,可以巧妙引导观众如何才是现代观众应当具备的观看演出之素质。
3.凝聚力。好的主持人都有通过语言、肢体、目光、手势产生的凝聚力,而且这种凝聚力不仅针对台下,也辐射到台上,即不仅让观众的目光牢牢地被吸牵到舞台中央,同时也令候场演员和有关音响、灯光人员的注意力避免飘忽不定。笔者的观点是,真正接地气的主持人不仅拥有亲和力,同时也要兼具控制力和凝聚力,这样宽严相济的主持风格才是真正的接了地气,而不是片面地理解为接地气就是一味顺从观众,打成一片,那样只会让现场失控,也让台上台下不能关注焦点而导致状态涣散。
做到要接地气的三“力”之后,就要强调主持艺术中极为重要的灵活多变、因地制宜了。群众文化活动不比专业,也与电视晚会大相径庭——尽管有时它也采用录播的形式。群文演出有时在室外,有时在室内,主持的风格就要随时调整,有放有收;群文演出有时是大中型,有时是进基层、三下乡、入社区,前者风格应偏于庄重典雅,后者便应偏于活泼幽默。至于承接的各部委办局、厂矿企业的演出,则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囿于主持词,而能在现场临机发挥,增强互动,增多体现主办方意愿的专业内容,突出他们的成就,强化行业特征。这都是需要格外留意的。
此外,还要多向前辈主持人学习,这是不言自明的。做到这一点,需谦虚谨慎,需虚心学习,需耐心琢磨。二是跨门类向其他行当的艺术家学习,比如舞蹈家的形体、歌唱家的发声方式、戏剧、诗朗诵表演艺术家感染观众的技巧和他们自身表演时情绪调节的技巧等。
总体来说,群众文化主持人并非那么简单,切忌得过且过,当熟了、当油了,而应始终把每一场主持都当作第一场,把每一次登台视为一个艺术展示的过程。如此,方能不负文艺的初心,贯彻奉献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