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墩儿花生

2019-11-15裴丽英

海燕 2019年2期
关键词:果子花生母亲

□裴丽英

夜里读书,看到老舍先生写母亲。他写道:“人,即使活到七八十岁,有母亲在,多少还可以有点孩子气。失去了慈母就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但却失去了根。有母亲,是幸福的。”

读罢垂泪,叹息肠内热。永远没有母亲了,永远没有人生的“根”了。但是,恍惚间,母亲还呼吸在我的身边。她的容貌、她的微笑、她整饬家务勤劳的身影;特别是她在我的面前,有一次因为我犯错误而举起的切菜刀,明晃晃、亮闪闪,我永远都不能忘怀;反而影像更加地鲜明和真切……

我的父亲远在西北工作,长年顾不了家庭和我们。我们又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五个。你想,每天,只要天一亮,五张像小鸟一样的嘴,就叽叽喳喳吵着要吃要喝,这对一位孤身无援的母亲,该是多么艰难的事情啊。更别说穿衣、穿鞋,有病有灾,上学长大这些事了。

实在没法,母亲毅然决然地带我们来到了农村,以为把家搬到农村,日子就会好过一些。谁知,在那个人人生计都十分不易的年代,我家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但母亲最大的快乐,就是每天晚上数我们的脚丫子。

一个,两个,三个,一直数到十个。然后,看着我们一个个睡着了,她的脸上溢出甜美会意的微笑……

母亲干农活很在行。不知道的人,以为她是哪家的乡野村姑,那可大错特错了。我的母亲是地主家的二小姐,读过六年的日本学堂,还念过一年私塾。只是因为“成分太高”,不得不下嫁我的父亲。可这一切并没有影响父母感情。

不记得哪年哪月,我是几岁了。只记得是一个燥热的下午。我独自来到离家很远的生产队的花生地里。周围站立的都是叶子已经发黄的玉米。天空瓦蓝瓦蓝的,耀眼的阳光刺得我睁不开眼睛。摸着有点饥饿的肚子,也没想太多,顺势坐在了地上,使上全身力气,才拔起一墩花生。学着大人的样子,先把泥土抖搂抖搂,往地上磕一磕;再开始剥花生皮。这活计对一个小孩来说有点难,但为了填饱肚子,我也就不顾一切了。花生虽然还不大熟,水分很大,但很好吃,很香。嚼到最后,还有些许的甘甜。

民间有句顺口溜,点背不能怨社会。我大概算是那点背的人了。正在我大嚼着花生仁的时候,邻居一个年长的小男孩从我身边路过,看我面前有拔下来的花生秧子,手里正在剥着花生,就大声吆喝:“你敢拔果子(我们那里称花生叫果子)吃,看我不告诉你妈?”奇怪的是,当时的我既不知道拔花生是不允许,也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只专注地吃着,一句话也不搭。对于我的无视,他很是愤怒,转过身便跑开了。而我则依然自得其乐地扒开、吃着.....好久,见天色已晚,我才站起来,晃晃悠悠地回到了家。

吃花生吃饱了,晚饭就不想吃了。我摸着黑爬到蚊帐里,寻觅着枕头躺下。

“刺啦”一声,屋里的煤油灯突然点亮了:“三英子,你过晌干什么去了?”母亲的爆脾气,地球人都知道。这时,我才真正感到有些害怕;但嘴里还挺硬实:“没干什么啊。”

“你再说一遍,你没去拔果子?”听母亲说这茬儿,我立时吓得不敢吱声。母亲教训小弟时的历害,我是结结实实地领教过的。

“说,到底拔没拔?”母亲的声音又高了一个调门:“不说哈?”一边问着一边冲出了房门。我赶紧哆哆嗦嗦地躲到了炕角,心里清楚,这顿“棒子炖肉”肯定是躲不过了。

正想着,只见怒气冲冲的母亲又折了回来,对着我吼道:“再不说,就把你的手给剁下来……”

透过蚊帐的棉质纱网,我才看清母亲手里竟然拿的是一把切菜刀,亮闪闪,明晃晃。吓得我赶紧求饶:“不敢了,不敢了,我再也不敢了。”瑟瑟发抖的小身子紧紧贴近墙角,恨不能整个身子都钻进墙里。母亲还是不依不饶,摇晃着切菜刀:“从小偷针,长大偷金。说了八百六十遍,你就当成了耳旁风。我还要你干什么?

我捣蒜似地求饶,生怕母亲不要我。斜眯着那发光的切菜刀,心想,那刀要剁下我的手,妈妈再不要我,自己又不能吃饭,那可怎么办呀?当时,只能乖乖地听着母亲暴风骤雨般地呵斥:我可耳朵根子嘱咐,不拿人家一指头东西,不偷不抢不争不要,干干净净过日子,哪怕是穷日子。妈这一辈子没拿过别人一点东西,怎么养了你这么个不争气的小东西……

俗话说,人傻有傻福,此话不假。正在我上天无路下地无门的时候,隔壁张婶过来喊我妈有什么事儿。只听她说:“不就是一墩果子吗,用得着惊天动地的?别吓着了孩子。”

“我是想让她长点记性,省得她整天糊里糊涂的,老也不懂事……”母亲仍然余气未消。

估计她们走远了,我才长长地舒了口气,动了动酸痛的身体,竟然蜷曲在墙角睡着了……

事过经年,偶然记起母亲那把闪亮的切菜刀,心里不禁一阵发笑。诚然,母亲的“棍棒教育”有些粗暴,但是,她又有什么办法呢?那个一切都困乏的时代,教育也是朴素、简单而又粗线条的。在难以维持的生计面前,母亲她们祭起的教育大旗就是“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难成材。”

于我,因一墩儿花生而举起的切菜刀的影像,时常在我眼前晃动。母亲寓意其中的良苦用心——母爱的责任及深意,我一直都铭记。并且也一直践行把这份责任传承下去。只是不再会沿用母亲那粗线条的教育方式了。

猜你喜欢

果子花生母亲
果子出嫁
摘果子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果子粥
果子和她的+1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