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耦合协调度实证研究

2019-11-14李航唐靓

山西农经 2019年15期
关键词:旅游产业四川省文化产业

李航 唐靓

摘 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有着极强的关联性与互动性。要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对二者的耦合协调程度有正确认知。以耦合协调度模型为基础,测算了四川省2004—2016年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耦合协调度,结果显示:四川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二者的耦合协调度保持着上升趋势,从勉强协调逐步发展到了良好协调阶段。

关键词: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四川省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5-001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592.7;G124        文献标志码:A

1  耦合协调度模型的适用性及指标评价体系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边界模糊,不同国家对二者范围界定的差异较大。为了统计口径一致,采用中国国家统计局标准,对旅游和文化产业进行界定。旅游产业主要包括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和旅游商品经营等行业;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集合[1-2]。

从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定义可以看出,二者由产业群构成,有较大的关联性。一方面,旅游是一种娱乐服务,旅游需求有着文化的内在属性推动。另一方面,文化与文物市场容易开发成旅游产品,旅游市场能进一步推升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实现旅游产品的内涵价值提升。

基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二者相互交叉、关联、影响、协同作用的事实,使用经济系统间耦合协调度模型测量是较为合理的。因此,研究依照产业融合度测算方法,采用了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四川省的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度。

耦合协调度模型要求对产业综合评估值进行评定。计算综合评估值,依赖于产业指标评价体系。基于宏观统计数据和相关文献研究[3-5],建立了旅游与文化产业的指标评价体系,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2  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构建

在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时,主要借鉴了黄蕊等(2017)、张琰飞等(2013)对区域性旅游与文化产业耦合协调度的测算方法。

(1)运用极差标准化法,对观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即用每个观测数据减去该指标的最小值,再比上该指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得到的即为标准化數据。初次处理后的标准化数据有可能为“0”。为避免后续计算无意义,将标准化数据后的数据放大为0.01,得到最终的标准化数据xij。

(2)计算评价系统中各个指标的权重,而各个指标的权重由各指标的效用值决定。某项指标的效用值按以下公式计算。

(1)

某指标在评价系统中的权重,为该项指标的效用值与所有指标效用值之和之比,计算公式如下。

(2)

(3)依据指标的权重和标准化数据,可以计算出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估值,计算公式如下。

(3)

(4)依据以上步骤,即可计算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综合评估值。在得到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综合评估值之后,作为高度关联的两个产业,有必要进一步测算出二者的耦合协调度,以进一步明确四川地区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阶段与二者联动发展的现实规律。

设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为z(c),旅游产业为z(t),则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度公式如下。

(4)

其中,C表示耦合度。C的值越趋近于1,表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两个系统的耦合性越好;反之,耦合性越差。

(5)计算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的公式如下。

综合评价指数为E=0.5z(c)+0.5z(t)      (5)

(6)

耦合协调度的取值在0~1之间,越趋近于1,意味着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这两个系统间的产业融合程度越高。越接近于0,意味着两者之间的产业融合程度越差。

根据相关文献,将耦合协调度数值等级划分为以下标准,如表2所示。

3  结果分析

鉴于我国旅游产业部分数据2004年才开始统计,故对四川省2004—2016年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情况进行了测算。根据耦合协调度计算公式,得到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值、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值及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四川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二者的耦合协调度保持着上升趋势,从勉强协调逐步发展到了良好协调阶段。四川省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始终高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这意味着四川省旅游文化产业是以旅游资源驱动的中度融合状态。四川省旅游产业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具有更大的比较优势,旅游与文化二者之间的交叉、相融应主要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

4  结束语

总体而言,四川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耦合协调已达到较高水平。要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应以旅游产业优化调整为主导。以旅游资源为载体,基于企业行为、市场结构、产业结构等现实因素,在资源、技术、市场、功能等方面给予政策引导,加大技术、资本投入、劳动力素质等方面的生产要素驱动,带动文化创意产业、节庆活动、影视产业的发展,实现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企业融合和市场融合。

参考文献:

[1]黄蕊,侯丹.东北三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与发展路径[J].当代经济研究,2017(10):81-89.

[2]翁钢民,李凌雁.中国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空间相关分析[J].经济地理,2016,36(1):178-185.

[3]舒小林,高应蓓,张元霞,等.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25(3):82-90.

[4]张琰飞,朱海英.西南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实证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2):16-21.

[5]生延超,钟志平.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旅游学刊,2009,24(8):23-29.

猜你喜欢

旅游产业四川省文化产业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1号)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延安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探析
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量化测度
对旅游产业供应链构建的几点思考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四川命名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