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年重庆(A卷)中考作文解析与佳作点评

2019-11-14王丽华

作文·初中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补题流浪者福利院

王丽华

作文真题

多一点兴趣,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一点欣赏,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精彩;多一点执着,让我们的步伐更加坚定;多一点担当,让我们的脊梁更加挺拔……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题目:多一点 。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解析与指导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多一点”的意思明白如话,根本就不用解释。那么,“多一点”什么呢?“多”了的结果又会怎样呢?为了帮助考生打开思路,命题者给出了一组排比句作为引导语。剖析这几个句子,不难发现,每个分句的前半部分是“因”,后半部分是一个与之相关联的“果”:比如“多一点兴趣”是“因”,“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是“果”;“多一点欣赏”是“因”,“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精彩”是“果”。这暗示考生,补题时也可采用这种方式。当然,题目中只出现“因”,结果要在行文时有所体现。

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期望自己能学业有成,生活美好;期望社会安宁,国家富强;期望自然和谐,永无天灾。所以,补出的题目一定要阳光积极,充满向上的正能量。试想,你如果把题目补为《多一点自私》《多一点残忍》《多一点妒忌》,这样的作文在立意上就出了问题,也就没了写下去的必要。

那么,如何来写这篇作文呢?

首先,要用心补题。绝不能随随便便就把题目补上,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或观察进行补题,这样构思、写作时才会得心应手。比如你曾遭遇失败,但勇敢面对,最后获得成功,就可把题目补为《多一点勇敢》;你发现有些同学缺少忍让精神,常因一些小事而闹矛盾,想呼吁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可把题目补为《多一点忍让》;你观察到身边不少人常为一些小事纠结,导致情绪不佳,甚至怨天尤人,就可把题目补为《多一点豁达》。

其次,要选好文体。“多一点 ”这一文题,不管你在横线上补上什么内容,它看上去都像一个观点式题目,所以,不少同学会选择写议论文,发表自己的观点,论述自己的看法。其实,这一题目也完全可以写成记叙文,通过讲述一件事,来体现题目中的立意。比如你的题目是《多一点宽容》,就可写自己原谅了一位伤害过自己的同学,大家握手言和,重新成为好朋友。如果你对戏剧有所了解,还可写成短剧本,比如你的题目是《多一点鼓励》,就可通过“一对父母善于鼓励孩子,孩子越来越自信”与“另一对父母总是习惯性地批评孩子,孩子越来越自卑”两幕剧进行对比,让人们懂得家庭教育还是多一点鼓励好。

再次,要打好腹稿。打腹稿其实就是构思的过程,在考场上打好腹稿,不仅可以节约许多时间,还能确保行文时不跑题。打腹稿一方面要明确重点,以《多一点勤劳》这一题目为例,它隐藏的两个结果是“多一份收获”和“少一份遗憾”,正常情况下是把重点落在“勤劳”上,也可把重点落在“收获”和“遗憾”上。因为文章题目不一定就是文章的主旨,你只要根据自己定的主题来写,那就没问题。比如你开篇就写“多一点勤劳,人就会少一点遗憾”,以此为主题,文中就可从反面着笔,重点去写自己或他人因不勤劳而产生的遗憾,最后正面点题,升华主旨。

最后,要选好素材,想好文章的开头、结尾、中间的过渡等。记叙文既可写一件事,也可写两件事或几件事。叙事时最好设计一点情节冲突,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同时,要对文中人物展开描摹。文章最后可直接点题,呼应文首。如果写议论文,开篇就亮出观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事实和道理论证,最后总结全文。

用心构思,一旦作文成竹于胸,最后的表达自然就水到渠成。

佳作展示

多一点善意

重庆 一考生

天气热得让人发狂。老武打着赤膊,头上戴一顶草帽,肩上披一条湿毛巾,正卖力地吆喝着:“西瓜!西瓜!又大又甜的西瓜!”他的妻子坐在拖拉机旁边的阴凉地儿,头上顶着毛巾,也帮忙招呼。无奈天太热,谁也不愿停下急匆匆的脚步,都想赶快回家,一头扎进凉快的空调屋。

老武可不敢回家,他一大早开了几个小时的拖拉机才赶到县城,到现在一个西瓜也没卖出去。又热,又累,又饿,又急,老武感觉自己快要被太阳晒化了。他多么渴望这大街上的人能停下来问一问他的西瓜,哪怕不买,也比看都不看一眼要好。

终于,有个人慢慢地向老武的瓜车走过来。这个人满眼惊恐,看不出是男是女,身上穿着厚厚的破烂衣衫。他动作迟缓,一步一停,犹犹豫豫地走了过来。

一股浓浓的怪味悄然飘进老武的鼻孔,老武注意到了走过来的流浪者,他毫不犹豫地抓起西瓜刀,弯腰捞起一个西瓜,托在左手中,“咔嚓”一刀,一分两半,递给妻子,示意她端给流浪者。

妻子接过瓜,却不动。

“赶快啊!”老武催她。

“我……我……”妻子显出为难和恐惧的神色。老武明白了,端着半个西瓜脚步匆匆地走向流浪者,双手捧着西瓜递给他。流浪者露出惊恐的表情,一把抢过老武的西瓜,转身就跑,很快消失在街角。老武无意中看见,马路对面有位中年男子正朝这边看。

老武回到车边,扯下肩头的毛巾擦汗。“师傅,西瓜咋卖?”不知何时,刚才那位中年男子走到了西瓜摊前。

“一块五一斤。”

“好,我全买了。”男人掏出一张纸片,递给老武,接着说:“我在前面骑电车,你跟着我,把瓜送来就行。”

老武愣了一下,接过纸片一看,上面写的是一个福利院的地址。老武一下子明白过来,这人是来替福利院采购西瓜的,怪不得他一开口就要一车瓜呢。老武憨厚地笑了。可是,他不明白这个人为什么偏偏买他的瓜。

老武来不及多想,赶快收起摊子,开着拖拉机,跟着中年男子去送瓜。

不大一会儿,老武就把拖拉机开进了福利院,和妻子忙着卸瓜、称瓜,然后往厨房里运瓜。一切忙完,结完账后,那位中年男子还给老武夫妇送来了两份午饭。

回去的路上,老武夫妇一直搞不明白,今天运气为什么这么好。他们根本没想到,人只要多一点善意,就能多一份回报,因为帮助别人已成了他们的一种习惯。

点评

本文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立意不俗。本文先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瓜贩老武在一个西瓜也没有卖出的情况下,见到一位可怜的流浪者,却毫不犹豫地切了半个西瓜送过去,老武的善良形象跃然纸上。福利院工作人员深受感动,决定帮助老武,于是,又一個感人的故事上演。这样的立意,充满正能量。

二、构思精巧。作者以卖瓜为线索,巧妙展开情节:先写老武一个西瓜也没有卖掉,令读者心生同情,为他着急;接着写老武送瓜给流浪者,一个陌生的男子注意到了这一切,为下文埋下伏笔;随后写这名男子一下子买走了老武的所有西瓜,使人心生悬念,很想知道他这样做的动因;最后写老武结完账回家,一路上都在琢磨,但一直没有搞明白原因。全文悬念不断,一波三折,余味无穷。

三、描写生动。要想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离不开生动的描写。比如作者在文中写道:“老武注意到了走过来的流浪者,他毫不犹豫地抓起西瓜刀,弯腰捞起一个西瓜,托在左手中,‘咔嚓一刀,一分两半,递给妻子,示意她端给流浪者。”“毫不犹豫”“捞”“托”“递”等动词,生动地突出了老武的善良。

猜你喜欢

补题流浪者福利院
流浪者成美国防疫“定时炸弹”
巴士车上的“浴室”
BABY,COME BACK
“补”出一片精彩来
感谢信——致南充市第一社会福利院
孩子将亲手种植的蔬菜送至福利院
给你一个温暖的家
半命题作文“我真想____”
“爱心彩笔”进入福利院
流浪者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