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PITC策略对控制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率的影响

2019-11-14夏云峰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25期

夏云峰

[摘要]目的 探讨实施个性化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PITC)策略对控制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率的影响,并依据感染人群特点提出相关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8年12月张家港市红十字血站的185 510份无偿献血人群标本HIV阳性率,比较实施个性化PITC策略前(2009年1月~2013年12月)、后(2014年1月~2018年12月)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率的变化,分析无偿献血HIV感染阳性人群分布情况。结果 实施个性化PITC策略后,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率由0.014%下降为0.009%。文化程度较低的青年男性HIV感染阳性率较高。结论 实施个性化PITC策略、扩大高危献血者检测咨询服务覆盖面,对控制无偿献血人群HIV阳性率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PITC策略;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回顾性调查

[中图分类号] R44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9(a)-0191-04

Effect of personalized PITC strategy on controlling HIV infection rate in volunteer blood donors

XIA Yun-feng

Zhangjiagang Red Cross Blood Station, Jiangsu Province, Zhangjiagang   2156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ersonalized provider-initated HIV testing and counseling (PITC) strategy on controlling HIV infection rate in volunteer blood donors, and propos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ected people.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HIV positive rate of 185 510 specimens of volunteer blood donors from Zhangjiagang Red Cross Blood Station from January 2009 to December 2018. The changes in HIV infection rate among voluntary blood donors before (from January 2009 to December 2013) and after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8) the implementation of personalized PITC strategy were compared, and the HIV positive distribution of volunteer blood donation was analyzed. Results After implementing the personalized PITC strategy, the HIV infection rate of volunteer blood donors decreased from 0.014% to 0.009%. There were higher HIV positive infection rates in young men with lower education. Conclusion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PITC and expanding the coverage of the examination and consultation service for high-risk blood donors have positiv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controlling the HIV positive rate of volunteer blood donors.

[Key words] PITC strategy; Volunteer blood donors; HIV infection; Retrospective survey

國家357家采供血机构无偿献血专项调查报告显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率以每年0.002%的幅度小幅增长,HIV输血传播的潜在风险有增无减[1]。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策略(provider-initated HIV testing and counseling,PITC)由世界卫生组织在2007年提出并在全球推广[2],是新形势下开展艾滋病筛查防治的战略性举措。张家港地区近年来全面参与国家艾滋病防治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建设,目前PITC工作已成为发现HIV感染者的主要途径[3-4]。张家港市血站从2015年起,探索建立献血体检人员在献血咨询环节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服务,为潜在高危献血者提供HIV感染咨询、快速检测和转介转诊服务,以期控制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为评估献血招募中实施艾滋病检测咨询策略的成效,并完善献血前艾滋病检测咨询策略,对张家港地区近10年来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张家港市红十字血站2009年1月~2018年12月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共185 510份。本研究通过张家港市红十字血站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①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②无偿血小板捐献者血液标本。排除标准:①自体输血者血液标本;②互助献血者血液标本;③骨髓捐献者血液标本。

1.2仪器与试剂

抗-HIV初、复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初、复检抗-HIV试剂分别由北京万泰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科华有限公司提供,均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和标准操作规程操作。

1.3方法

1.3.1建立实施个性化PITC策略服务  在无偿献血体检环节,根据PITC的3C(informed consent,counseling,confidentiality)原则[2],建立实施个性PITC策略,作为献血常规体检咨询服务的一个标准组成部分,其主要核心要素包括:①组织参与献血招募、体检咨询、初筛检测的医务人员,每年统一参加市疾控中心组织的PITC专业培训,确保掌握检测前信息提供、检测咨询、转介服务等规范要求;②根据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流行状况,建立实施个性化PITC策略的标准规范,明确快速检测操作服务流程,构建完善的转诊转介服务体系;③在遵循保密原则的前提下,在献血前环节为高危无偿献血人员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服务。

1.3.2献血者血液标本检测  初、复检任一试剂有反应性,实施再次复查,复查仍有反应性判为不合格。不合格标本送往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确认实验室检测,血液标本确认阳性的献血者判为HIV感染[5]。

1.3.3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对HIV感染的献血者,就其个人信息、献血信息及HIV感染情况进行回访统计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PITC前后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率的情况

2009年1月~2018年12月本血站采集无偿献血样本185 510例,每年均有确认HIV阳性标本检出,平均感染率为0.011%,其中2013年最高,达0.020%。2009~2013年实施PITC策略前,献血人群HIV平均感染率为0.014%;2014~2018年实施PITC策略后,献血人群HIV平均感染率为0.009%(表1)。实施PITC策略后的HIV感染率与实施PITC策略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19,P=0.251)。

2.2不同城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率情况

统计同期不同城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率发现,全国357家省市两级血液机构无偿献血人群平均HIV感染率为0.016%,乌鲁木齐市最高,达0.063%,苏州市最低,占比为0.007%(表2)。

2.3 2009~2018年21例献血人群HIV感染者分布特征

21例献血人群HIV感染者分布特征具体见表3。不同性别、文化程度、献血方式的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62,P=0.015;χ2=11.997,P=0.007;χ2=14.495,P=0.000)。

3讨论

目前全国艾滋病疫情持续高发[10],受其影响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率總体上呈持续增长态势,新疆地区高达0.063%[7],苏州等城市较低,为0.007%左右[9]。由于HIV病毒检测窗口期等因素的影响,即使在血液核酸检测全面推广的情况下,技术层面也难以彻底排除输血传播艾滋病的发生[11-13]。一旦受血者输注了含有HIV病毒的血液,身心将受到难以弥补的创伤,并容易引发社会群体性事件[14],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各地区通过加强对献血体检人员的业务培训,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献血体检人员筛查排除潜在危险献血者的能力,但由于公众对HIV感染传播危险缺乏认识、社会歧视现象严重等因素,少数HIV感染高危人群在社会压力的作用下,存在借助无偿献血检测确认自身感染状态的想法,由此给血液安全带来的隐患一直难以有效排除。而PITC策略在为高危人群提供咨询检测、防治信息和提高高危人群对自身HIV感染情况知晓率、避免HIV传染等方面都能发挥有较为重要的作用[15-18]。

张家港地区从2009年起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防治项目建设,PITC成为筛查发现艾滋病感染者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前期主要在医院、妇保院、皮防所等医疗机构中对住院人群、门诊重点对象开展服务,并未涉及献血机构中的无偿献血人员。本研究主要是在地方行政部门重大专项艾滋病防治项目框架下,针对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特征,建立实施由无偿献血体检人员实施的个性化PITC策略,既可以弥补原有项目的空白,增加HIV高危人群的筛查通道,又可以加强对非正常动机献血人群的疏导和防控。一般高危献血者来献血机构进行献血的时候,正是对自己健康状况最为关注的时刻,如果献血体检人员有足够的能力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并在政策支持下,及时有效地将转介服务机构、免费检测政策和获取方式等信息提供给高危对象,可以提高其采纳体检人员建议的概率,从源头上做好血液安全防控工作。

本次回顾性调查显示,2009~2018年张家港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率呈低水平发展态势,平均感染率为0.011%,与南京、青岛等城市相近,总体上低于全国357家采供血机构感染率(0.016%)[1],特别是在实施个性化PITC策略后,HIV感染率为0.009%,比实施前下降了0.005%,已经基本接近苏州地区平均水平,与实施个性化PITC策略的预期目标一致。实施PITC策略前后的HIV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样本总体阳性率低有关。分析21例感染者流行病资料,结果显示,男性占比达95.24%,显著高于女性;年龄以26~35岁的青壮年占比为主,达57.14%;职业分布中农民工占比达66.67%;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0.96%;个人献血占80.95%;献血屋、献血点占比71.43%。感染人群以男性为主,年龄偏轻、文化程度低以及个人献血点献血的特征较为突出,值得在设计完善个性化PITC策略时加以重点考虑。而在可疑感染途径方面,47.62%的对象为男男性接触传播,显著高于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报告中男男性行为传播占20.10%的水平,提示此类对象需要在PITC目标人群筛选时加以重点关注。另外,21例HIV感染者中,2次以上献血者9例,其中最多献血次数达9次,重复献血者占比43.00%,提示多次献血人群HIV感染率基本接近于初次献血者,在实施个性化PITC策略时不能因重复献血而放松警惕。

4小结

为有效控制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率,综合张家港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特征,就设计实施更有针对性的PITC策略,提出以下建议:①加强社会宏观政策支持。继续在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策略,扩大检测咨询覆盖面,为高危人群提供保密、安全的检测渠道,排除高危人群获取检测咨询服务的障碍。②加强与各种非政府组织的合作。针对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者中男男同性恋对象占比高的特征,通过招募男男同性恋同伴志愿者,支持建立有同伴提供的免费快检服务,并在男男同性恋人群中持续开展避免进入无偿献血途径的宣教,提高男男同性恋人群对献血可能传播HIV的意识[19]。③完善个性化PITC策略。重点在移动献血车、街头献血屋,设计提供更加确保隐私的体检咨询空间,并通过持续的专业培训,增强献血招募、体检人员的沟通技巧和能力,提高其对HIV感染高危人群特征的把握;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逐步增加快检服务的覆盖面,提供更加人性化的转介服务,形成个性化PITC策略的闭环管理。

[参考文献]

[1]宋文倩,张丽,高勇,等.全国357家省、市两级采供血机构检测的献血人群HIV检出率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12, 25(12):1244-1246.

[2]Nakanjako D,Kamya M,Daniel K,et al.Acceptance of routine testing for HIV among adult patients at the medical emergency unit at a national referral hospital in Kampala,Uganda[J].AIDS and Behav,2007,11(5):753-758.

[3]吴洁,黄莉芳,刘萍.张家港市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效果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3,24(6):53-54.

[4]吴洁,黄莉芳,刘萍.张家港市2015年医疗机构实施艾滋病主动筛查情况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7,24(2):188-190.

[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5-9.

[6]石杰,贾璐,骆莺,等.2013~2015年南京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调查及分析[J].临床输血检验,2017,19(1):34-36.

[7]周吉霞,袁晓华,李旭,等.乌鲁木齐2010~2015年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6,29(7):682-684.

[8]李辉,孟祥超,刘雅毳,等.2006~2011年济南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回顧性调查[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3,19(4):259-260.

[9]董丽,曹谊,张辉,等.2002~2013年苏州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5):106-108.

[10]王丽艳,秦倩倩,丁正伟,等.中国艾滋病全国疫情数据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7,23(4):330-333.

[11]Dayan S,Tekin A,Tekin R,et al.HbsAg,anti-HCV,anti-HIV 1/2 and syphilis seroprevalence in healthy volunteer blood donors in southeastern Anatolia[J].J Infect Dev Ctries,2013, 7(9):665-669.

[12]高智俊,蔡茵,唐晴钧,等.病毒核酸检测在无偿献血者中的应用及其质量控制方法的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18):2799-2802.

[13]冯秋霞,杨思忠,潘海平,等.青岛地区首次/重复无偿献血者HIV流行率及血液筛查后残余风险度评估[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9):868-869.

[14]罗惠如.大冶市输血感染HIV群体事件中部分感染者的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10,23(S1):65.

[15]刘聪,刘普林,罗莉,等.医务人员主动提供HIV检测咨询策略的SWOT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3,26(11):13-18.

[16]陈卓斌,童珑.佛山市顺德区2016年HIV感染者晚发现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0):154-156.

[17]王英,曹晓娟,王湘屏.2012~2016年衡阳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5):121-124.

[18]霍宝锋,张天弼,刘智敏,等.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行核酸检测对降低经血传播HIV的风险评估[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0):229-231.

[19]王存江.男男性行为HIV感染者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的调查分析[J].当代医学,2018,24(35):43-45.

(收稿日期:2019-01-30  本文编辑:任秀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