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锋诗人对美式价值观的反思

2019-11-14李梅英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7期
关键词:伯恩斯坦价值观诗人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批评”与中国文学研究的转型(1980-2010),项目号:14BZW174。

摘  要:先锋文学的形式探索并不等于脱离现实和缺少人文关怀,美国先锋语言诗人查尔斯·伯恩斯坦就以其诗歌创作(2010)再现了9·11恐怖袭击给人民生活带来的伤痛以及人们因此对美国式的价值观充满疑虑,反思了美式的霸权价值观给世界和平带来的隐患。

关键词:先锋诗歌;美式价值观

作者简介:李梅英,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7--02

对于当代美国人来说,新世纪的记忆始于2001年那场巨大的灾难。10年过去,“9·11”事件带给美国社会的影响仍然遍及政治、经济、生活及文学艺术各个方面。在文学创作领域,“9·11”这一主题首先出现在诗歌中,美国历史最悠久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国会图书馆搜集整理了46位反映“9·11”事件的诗人及其代表作[1],诗人们在作品中展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痛,反思美国自身的恐怖主义和暴力冲突。“9·11”事件对纽约诗人的影响巨大,表现这一题材的不仅有传统诗人,也有先锋派代表,语言诗派领袖查尔斯·伯恩斯坦(Charles Bernstein,1954—)就是其中之一,他创作长诗(诗集《天堂里所有的威士忌》[2](New York:Farrar, Strauss, and Giroux,2010),再现恐怖袭击后的悲惨图景,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反思美国“传奇奢华”式的价值观可能引发的矛盾和冲突,以及这些冲突将给美国社会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语言诗派关注诗歌语言的自觉性和自足性,是极为重视艺术形式探索的先锋诗派。但是,语言诗人并未沉迷于艺术的“象牙塔”中不问世事,而是积极关注政治和社会生活。查尔斯·伯恩斯坦曾直言“诗歌和政治一样,是关于如何定义现实及如何描述事物的存在的问题。”他与安德鲁斯主编的论文集《语言集》中有三分之一的篇幅讨论政治与诗歌的关系。正如汉克·雷泽尔在评论语言诗人时所说:“(诗人)对语言创作和我们所处文学史中的特殊时刻的贡献,就在于他把审美性和政治性包融在一起了。”[3]

对于伯恩斯坦来说,纽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美国的最大城市,也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1950年4月4日,伯恩斯坦生于纽约的一个犹太家庭。1968年,他毕业于纽约最古老的三所高中之一、布朗克斯科学高中(Bronx High School of Science),后就学于哈佛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后改学哲学,是美国著名诗人、诗歌理论家,2006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术院院士。伯恩斯坦家族的第一代移民是他的祖父母(《来自自由路的报告》,2001年),至伯恩斯坦已是第三代移民后裔。鉴于美国只有200多年历史,伯恩斯坦可称得上是真正的“纽约人”。自出生之日起,伯恩斯坦跟大多数美国人一样,习惯了美国的繁荣和强大,如同他们已习惯了“自由路”上世贸中心的繁华。但是,在《来自自由路的报告》中,“自由路”已不再是那条熟悉的自由路:“……隐约可见巨大残骸/双塔只余残破框架/高高矗立于瓦砾废墟中。……世贸中心空空荡荡/周边大厦阴森耸立。”

钢筋水泥的森林中,世贸双塔如同枯树般衰败。废墟之外更难以承受的是人们的悲伤,哀伤弥漫,满目疮痍。中年伯恩斯坦一反青年时代的叛逆诗风。早年伯恩斯坦曾热衷于“颠覆”传统的诗歌形式,如使用开放型(诗句布满页面)布局和扩大词语间距等手法,展示出许多非叙事性的迷雾般的句子碎片,由读者自己按某种顺序把碎片溶为一体,语言诗也因此被看作先锋文学,美国当代批评家玛乔瑞·帕洛夫就认为,伯恩斯坦诗歌特质“无指示性”体现出一种后现代的模仿[4],伯恩斯坦则自称为“困难诗”(difficult poems)。然而,当现实过于沉重之时,人们已无暇顾及后现代的先锋探索。对于一直生活在富足和平环境中的美国人来说,“9·11”带来的创痛足以令他们从书斋的恬梦中清醒过来。

恐怖事件发生后,繁华的曼哈顿不仅是灾区,而且成为了军事管制区。诗人讥嘲美国“我们占领了自己”。在自我防御的建设中,曼哈顿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军事管制区,双塔一带看起来也正是一个军事管制区。在习惯了“自由”与“博爱”的纽约人眼中,站满士兵的军管区无比刺目。“自由路”的名字在“9·11”以后名存实亡,成为反讽的象征。从此时起,诗人的思绪由哀悼转向反思美国自身的政策与国际关系。“9·11”对美国人不仅意味着双塔崩塌,还让人们联想到纽约的毁灭,甚至美国的倾覆。好莱坞拍过很多灾难片,当灾难真的发生时,伯恩斯坦和大多数人一样,在脑中不停播放着类似的电影画面。但是,他脑中播放的电影画面不是《火烧摩天楼》(The Towering Inferno,1974),而是《核子战争》(Fail-Safe,1964。影片讲述冷战时代,由于一次技术失误,美国轰炸机队出发前往莫斯科进行核轰炸。美国总统得知消息时已无法召回轰炸机,无奈之下,只好下令美军也将纽约摧毁。)如果说“9·11”后的世贸中心是一幅人間惨景,那么被核摧毁的纽约城,将是冷酷世间还是如火地狱呢?5年后,伯恩斯坦做出回答:“战争是极慢划向天堂的小船,是迅速冲进地狱的列车”(《战争的故事》,2006年)。美国的强大在某种意义上是两败俱伤,在遏止对手的同时自身也有灭顶之虞。

伯恩斯坦描述的“9·11”现场,使人们对美国式的价值观充满疑虑。一直以来,美国以输出自己的价值观为傲,那么,美国的价值观到底是什么?应当不是所谓的“平等、自由、民主”,因为即使是在美国国内,对这些理念是否实现都存在着争议,如美国学者盖伊·瑞欧(Reel,“American Values”)的质疑:资本和军队使美国强大,但它们也随之带来了不平等,“平等”的理念令人赞叹,但事实上并非人人生而平等。至于“自由”,盖伊描述道:“当财迷心窍的巨型娱乐业和幸福制造机用邪恶堕落或愚蠢怯懦的信息对我们的生活狂轰滥炸时,‘自由就不再那么美妙了。” [5]

伯恩斯坦理想中的价值观当是斯蒂夫·喬布斯(Steve Paul Jobs,1955-2011)所提倡的“苹果”理念——“不同凡想”(“Apple Think Different”)。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他将苹果标语“不同凡想”置于豪华酒店的“传奇奢华”广告旁。苹果的“不同凡想”意指“具有独立思想,有勇气抛弃世俗的眼光特立独行,具有空杯心态愿意学习新事物,不甘于庸庸碌碌、为了追求个人理想而不懈努力以及想要改变世界”。苹果公司的这个理念可追溯至20世纪初美国哲学家杜威的“实用哲学”,即宣扬个体生命的行动力和创造力:“有生命的地方就有行为,有活动。要维持生命,活动就要连续……生命的形式越高,主动改造环境的意义就越重要”,“经验首先是关于‘做的层面。生命不会徒然站立无所事事”[6]。然而,在由“不同凡想”和“传奇奢华”构成的语境中,极富创造力的“不同凡想”精神却是一种“大惑不解”的存在。苹果标语伸向天空,地面上却是丽思卡尔顿酒店豪华公寓的广告“2001年秋入住,传奇奢华,景色壮观”。诗中副歌“他们还以为是在去天堂”多次出现,每次出现,结合上下文语境,都带来不同的情绪和感受:有时震惊,有时哀伤,有时愤怒。结合“即将入住豪华酒店”这一语境,“他们还以为是在去天堂”则充满苦涩与沉重。酒店宣传语“传奇奢华”,才是现实中真正的美式价值观。“传奇奢华”表现出美国价值体系中的骄矜和“自傲”,并为美国树敌无数。美式的“传奇奢华”,招来的是自杀式袭击,秋景仍然壮美,但将无人入住。

恐怖主义并非是仅存在于阿拉伯世界,美国也有自己的本土产品,伯恩斯坦描述:“在美国,我们称它为‘三K党、‘蒂莫西·麦凯文中将、‘凯雷少尉或者‘奇爱博士”。[7] 号称“平等博爱”的美国从来就不缺少种族歧视和恐怖主义,在“9·11”发生后,又出现了新的歧视,比如花样翻新的检查运动,不仅要检查商店挂了什么旗,还要看商店没挂什么旗。对几近“走火入魔”的军事检查,伯恩斯坦调侃道:“不过市中心有一家阿富汗餐馆仍然什么旗也不挂。我和学生们被他家的羊肉串迷得神魂颠倒。”

“寂寞平沙空莽莽/伸向荒凉的四方”,伯恩斯坦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了“皇图霸业终成空”的感慨。通过文本互文性(Intertextuality)[8],伯恩斯坦使其诗歌主题指涉了雪莱的《奥西曼提斯》(Ozymandias)[9]。奥西曼提斯是公元前十三世纪的埃及法老王,在位时王国盛极一时,他的坟墓在底比斯,形如一座庞大的狮身人面像。雪莱描写沙漠中旅人偶遇奥西曼提斯雕像,雕像仍有魂魄,自称“万王之王”,然旅人所见,雕像“头旁落”,“唯余巨腿”,雪莱诗云:“寂寞平沙空莽莽/伸向荒凉的四方”。伯恩斯坦把美国比作奥西曼提斯,意味深长。即便功业盖世辉煌一时,但终究难免破败萧索的命运。在文本“互文性”的建构中,诗人完成了对美国式价值观的质疑和消解——王图霸业也好,“传奇奢华”也罢,无论多么繁荣兴盛的国度,都将毁于称霸的战争,一如那破碎的法老石像,美国的强盛和傲慢,终将变为灰烬,只余寂寞黄沙。

注释:

[1]Arment,Peter,ed.,”Poetry of September 911”.< http://www.loc.gov/rr/program/bib/911poetry/>

[2]Bernstein,Charles. All the Whiskey in Heaven:Selected Poems. New York:Farrar, Strauss, and Giroux,2010.

[3]汉克·雷泽尔:“从不法到经典”,《美国语言诗派诗选》,张子清译,四川文艺出版社,1993:93

[4]Perloff,Marjorie. Radical Artifice:Writing Poetry in the Age of Media. New York: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183.

[5]Reel,Guy.“American Values”.

[6]Dewey,John. Reconstruction in Philosophy. New York:Henry Holt and Company,1920,84-86.

[7]三K党,美国最著名的种族主义恐怖组织;提摩西·麦克文中将策划了1995年4月19日策划了奥克拉巴马爆炸案,致168人死亡;凯雷少尉制造了1966年越南美莱村大屠杀,杀死了500明越南平民;“奇爱博士”是斯坦利·库布里克同名电影(Dr. Strangelove,1964)中要毁灭苏联的战争狂。

[8]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3.

[9]雪莱:《奥西曼提斯》,王佐良译,《英国诗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341-342。

猜你喜欢

伯恩斯坦价值观诗人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不能忘却的“纪念”
诗人猫
论伯恩斯坦的精致语言编码与家庭教育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