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博物馆建筑分类的一点小想法

2019-11-14王瑞王鑫杰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18期

王瑞 王鑫杰

摘 要:博物馆建筑作为博物馆的载体,其格局对博物馆影响深远。通过对中国博物馆建筑格局的研究,可将中国的博物馆建筑分为单体建筑和园林式建筑。单体建筑类型的博物馆内部空间划分紧凑,各展馆距离较短,使得参观效率高;园林式博物馆的休闲娱乐功能较为突出。博物馆建筑是为博物馆本身所服务的,我们需要关注博物馆建筑。

关键词:博物馆建筑;单体建筑;园林式建筑

1 博物馆建筑

博物馆建筑是博物馆发挥收藏、展览、研究等职能的载体。博物馆性质不同,其建筑设计也有区别。根据博物馆的共性,大致可分为四个区域。首先是博物馆对外开放的区域,主要由陈列室、学术报告厅、休息室、餐厅等组成;其次是藏品库区,该区域主要作用为保管未展出的藏品;再次为技术工作区,通常有文物保护科学实验室、文物修复室等;最后为行政与研究办公区,行政管理用房有会议室、办公室、设备机房等;研究工作用房由研究室和图书资料室组成。

2 中国博物馆建筑分类

通过对中国博物馆格局的研究,我们可将博物馆建筑分为单体建筑和园林式建筑。单体建筑博物馆的各大功能分区均在一栋大楼里,展馆距离为纵向距离。这种类型的博物馆建筑的优点是土地利用率高、参观高效,各分区协调性高,缺点是部分展览受限、博物馆休闲功能削弱。园林式建筑的博物馆各大功能分区较分散,博物馆内部生态环境较好,展馆距离为横向距离。其优点是博物馆休闲娱乐性较强,举办活动场地充足、博物馆环境好;缺点是展馆距离较远,参观路线长,占地面积广。

3 博物馆建筑对博物馆的影响

博物馆的三大职能是收藏、教育、研究。在现代社会,博物馆休闲娱乐性逐渐显现。博物馆社会职能的实现,需要硬件设施的支持,博物馆建筑显得尤为重要。①單体式博物馆,如成都博物馆。成都博物馆位于成都市天府广场西侧,占地面积约11333.3平方米,建筑面积65000平方米,内部空间划分为公共活动区、展陈区、文物库区、办公区等。主体建筑分为南楼和北楼:南楼地上主要为行政区,地下为学术报告厅(多功能厅);北楼主要为展示区,首层为大厅、放映厅、一号临展厅,地下一层为二、三号临展厅,地上二层至三层为成都历史文化陈列古代篇,四层为近世篇和民俗篇,五层为中国皮影木偶展。成都博物馆地理位置优越,地处市中心,其土地利用率高,内部空间划分紧凑,各展馆距离较短,参观效率高,周围商业服务业发达,可弥补博物馆休闲功能限制的缺陷。②园林式博物馆,如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占地面积30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博物馆由金沙遗址的遗迹馆、文物陈列馆、西山水景广场、鹿苑等组成,博物馆建筑周围植被茂盛,生态环境良好。金沙遗址博物馆占地面积较大,各场馆距离相对较远,博物馆内部环境优美,草木繁盛。其休闲娱乐功能实现尤其显著,每年的金沙太阳节就是最好的体现。

总而言之,博物馆建筑是为博物馆服务的。博物馆建筑要与博物馆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为社会公众服务。无论是在建筑还是其他方面,我们都应该努力探索,以求博物馆行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杜春兰,但卓昕.浅析传统园林符号在现代园林式博物馆建筑中的应用[J].建筑与文化,2017(9).

[3]郑时龄.博物馆建筑——参观各国博物馆的回忆[J].东南文化,2016.(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