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意论关照下的中外记者招待会口译策略研究
2019-11-14贾玉倩孔令兰
贾玉倩 孔令兰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026-01
一、释意理论与口译
1.釋意论。
(1)翻译的层次。
释意学派认为,“语言有多少层次,翻译就有多少层次”(塞莱丝科维奇,1990:168)。释意理论认为语言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语言(langue)、话语(la parola)和篇章(discourse)。语言(langue)是“根据一团体使用的词汇和语法变化结合规则制定的言语成分总和”(勒代雷,2001:168)。即是说语言在不与现实世界联系的情况下,是一组抽象符号的集合,是客观的。话语(la parola)是语言的使用,主要体现在句子层面,在语境(context verbal)中确定了相关词义。语境是词义的重要依托,在特定语境下,抽象的语言符号才形成话语。篇章 (discourse)是“译者和文字或有声语链的物质间相互作用的产物”(勒代雷,2001)。可见,篇章既不局限于语言本身,也不是语境下的词义组合,而是结合了言内和言外因素尤其是译者或者听者的认知补充的意义载体。
基于此,释意学派将翻译划分为相对应的三个层次:词义层次、话语层次和篇章层次。词义层次的翻译指逐字对照,机械地翻译词汇本意。话语层次的翻译指脱离交际环境的、对语义含义的翻译;篇章层次的翻译指将语言含义和译者的认知知识结合后产生意义的翻译。
释意学派认为只有篇章层次上的翻译才属于真正意义的翻译,才能实现在两种不同语言之间实现交际意义的对等。
(2)释意理论的三角模型。
通过对翻译层次的分析,不难看出,释意理论认为只有将译者的认知知识和语言知识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合乎语境和交际需求的翻译。在翻译过程中,理解和表达是翻译活动的重要阶段,除此之外,“脱离语言外壳”是由源语转换为目的语的核心阶段,译者需要自身的认知补充和对话语篇章环境的分析,排除“冗杂的意义”(勒代雷,2001:168),获得意义的理解和选择。这一程序反映在释意理论的三角模型中:
翻译理论的三角模型或释意模型是释意理论的核心,它打破了“理解-表达”的思维定势,提出了“理解-脱离语言外壳-表达”的翻译程序。
2.释意理论对口译实践和学习的启示。
在口译的应用中,释意理论的核心观点可以简要概括为“口译是言内理解加上言外知识的认知补充(cognitive complement of 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为基础的释意工作”(仲和伟,王斌化,2015(5):9-10)。译者不应只追求词汇和语义层面的翻译,而应该在正确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运用自身认知补充和对语境的正确分析,脱离源语的拘泥,正确理解意义并表达恰当的意义,即符合语境和正确阐释说话者言内和言外之意的准确译文。
二、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口译策略分析
李克强总理记者招待会中的发言多为即兴发言,具有很强的临场性,有时会出现冗余或重复的情况,也会出现文化负载词和一些有中国特色的词汇。这些都需要译员在理解原文意义的基础上,根据言内和现场语境,脱离语言外壳,摆脱原文形式的约束,恰当地选择词义和翻译策略,以便产出正确流畅的译文,正确传递信息,更好的达到交流的目的。这也符合释意理论中“理解-脱离语言外壳-表达”的模式,也与该理论追求交际意义的对等翻译不谋而合。本文通过研究2019年3月15日召开的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中的现场口译,总结了以下释意论关照下常用的记者会口译策略。
1.简化。
简化的翻译策略是指在保证完整传达原文核心意义的前提下,对源语的重复信息进行概括。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为了表示强调,有时会有语义上的重复,译员在这时采取的策略则是简化形式,传达核心意义。
例1:原文:所以我说这是一项刀刃向内、壮士断腕的改革。
译文:That is why I said this is a key reform that requires exceptional courage and determination.
例2中的“刀刃向内、壮士断腕”是中文四字词语,而且总理使用了两个四字格词汇,用语义上的重复表达了行动的决心时。而译者脱离了四字格的形式,恰当地选用译语词汇,完整地传达了源语的感情色彩。
2.增补。
增补分为语素增补和语义上的增补,是指对原文信息进行补充说明。语义增补包括补充文化背景和语境内涵。
例1:原文:我们减少审批程序、办证办照时间。
译文:… cutting the time required for companies to get business license or other required licenses and permits.
例2中的“审批程序”是指企业获得营业执照的审批程序,译员在译文中补全了这一信息,时上下文意义更为连贯。
结语
释意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译员需要脱离源语的语言外壳和“形式”上的制约,结合自身的语言知识和对语境的理解,使用自身的认知补充,产出准确传达原文核心内涵、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的翻译。在总理答两会记者问上,译员灵活应用了以上翻译策略,出色地促进了这一重要外交场合的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勒代雷(Lederer,Marianne).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刘和平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2]龚龙生.从释意理论看口译研究[J].2008(5):80-90.
[3]仲伟和,王斌华.口译研究的“名”与“实”——口译学科理论构建之一[J].中国翻译,2015(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