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之道与休谟的自然主义
2019-11-14汤漫江顾倩
汤漫江 顾倩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贵州大学)项目“老子之道与休谟的自然主义”编号(2018gd004)。
摘 要:老子以“淵、水、牝、婴儿……”等意象和“埏埴为器、冬涉川、烹小鲜”等经验感受的方式诠释“道”、“德”的方方面面。休谟在探索人性时,认为“印象”与“观念”相辅相成。通过对《老子》和《人性论》的文本对比分析,不难看出“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即,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老子所谓“道法自然”和休谟的“人性源自情感与理解力”都是心智认知的“自然”而不是对自然界的模仿。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休谟有意识地区别了“印象”与“观念”,而老子无意识地运用了认知的“自然”。
关键词:老子;休谟;隐喻;认知
作者简介:汤漫江(1970.12-),汉族,河南孟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顾倩(1971.5-),汉族,贵州毕节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7-0-02
引言:
《老子》,又名《道德经》在中国流传2500余年长盛不衰,同时也是西方汉学界关注的中国古代典籍。这一点可以透过,其多达182个英文译本的事实可以证实(辛红娟,2008:9)。《老子》所以有如此高的接受度,其一是《老子》中理念的普适性(universal)。“名可名,非常名”中包含的逻辑学基本概念;“美之为美,斯恶已……有无相生、高下相倾、长短相较……”中蕴含的辩证法;“为无为,则无不为”中隐含的政治学理念,等不一而足。这些人类知识体系中普适的观念,自然容易引发共鸣。其二,则是其论述方法。老子巧妙地运用隐喻让读者体会“道”、感受“道”,从而理解“道”。道的本质,“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道的形态,“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尾”;道的规律“万物抱阴而负阳”。“道、德”在老子的笔下不仅是抽象玄妙的逻辑演绎,更像是栩栩如生的素描。“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的胸襟;“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的涵养;“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治国理念;“走马以粪”的和平景象;“上善若水”的心灵境界;……短短5000千言中,这样令人感同身受的画面不胜枚举。透过这样的文本,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甚至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个体都能深切体会其中传达的理念。
18世纪苏格兰哲学家大卫 休谟在《人性论》序言中阐释了两种认知方式 “印象”(impression)和“理念”(idea),而“以最强烈、最震撼的方式进入我们思想的感知(perceptions),我们称之为印象(impression)。而“印象在我们心灵中奠定了对感情、情绪以及情感的理解。”( Hume,2003: 5)。而这正是我们理解美丑好恶等基本人性的根基。
老子以物喻理的论述方法和休谟的“印象”与“理念”的分析,在现代认知心理学中被视为“隐喻”。我们将沿着隐喻的轨迹,探究一下老子和休谟是如何阐释“道”和“人性”的。
一、“印象”生发的情感是人性的根本
休谟努力探索的是像“万有引力”一样的朴素规律,意图把实证研究纳入人文学科,使人文研究能成为如同数学、物理学一样可重复检验的知识体系。要建立这样的体系,就要像欧几里德为几何学设定的公理一样为人文学科设定基本的公理。休谟把“人性”看做是这样的“基础研究以及一切真理的源头”。
休谟在《人性论》第一章中指出,印象( impression) 应该从理念(idea)中分离出来。
因为“印象是进入心灵时最强最猛的那些知觉,包括听、看、触、爱、恨、欲求、意愿时所有的感觉、激情和情绪。观念只是这些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和推理中的微弱的意象”(Hume,2003: 7-10; 休谟,2010:13)。“快乐或痛苦是美丑的全部差异”并“构成它们的本质”,“美是产生快乐的形象,丑是传来痛苦的形象,但这种快乐或痛苦来自旁观者对所有者的同情”( Hume,2003:195-198)。
在《道德原理研究》中,休谟是这样呈现“快乐”和“憎恨”的: 当我们进入一个舒适的、温暖的、布置精致的房间,我们环顾四周必然获得一种快乐,因为它呈现给我们舒适、满足和享受这些令人快乐的观念。殷勤好客、性情幽默、心地仁慈的地主出来,这个因素一定为整个环境增添美丽,我们也禁不住快乐地反思他的交谈和招待给每一个人带来的满足。……他告诉我,一个暴虐欺压和有权有势的邻居曾试图夺去他继承的财产,……我感到我的胸中立即就对这样的暴行和伤害升起一种义愤。……这个人曾经奴役许多行省,夷平许多城市,使田野和绞架淌满人类的鲜血。我就为如此深重的苦难景象而惊悚,为对其制造者的最强烈的憎恶所激动。( Hume,1902: 220-221)
在此,“快乐”和“憎恨”不再像字典上的词条,而是生动的体验。是透过感官的“印象”生发的“理念”:舒适温暖、布置精致的房间,殷勤好客、性情幽默的主人、自由舒适的交谈气氛等“印象”汇集而成产生了“快乐”;奴役、废墟、鲜血的“印象”汇集成了“憎恶”。这些感知体现了从“印象”到“情感”的认知过程。
休谟虽然对前后发生事件的因果关系提出了质疑,却因为呈现了“印象”产生“理念”而两者又相互作用而开启了人们对隐喻以及隐喻中隐含认知规律的探索。
二、充满画面感的“道”
老子在论述“道”、“德”的过程中同样运用了由感知而领悟的方式。
以下仅以《老子》①中描述“道”的文本为例,呈现老子的阐释方法。
1.【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以牝,母牛的意象呈现了生殖能力,生生不息是天地自然(道)的根本。
2.【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以水,总是流向低处的直观感受,表达了处事低调、谦逊的理念。
3.【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以渊,很深的水体;湛,很深的水体的色彩观感,传达了“道”的深不可测。
4.【第十四章】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以不皦不昧---不明不暗和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的视觉感受传达了“道”没有一定的边界,难以把握的特性。
5.【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以观察的角度呈现了由远及近(大);由近而远(逝);由很远而近(远);越来越近(返)的视觉感受,传达了“道”周行而不殆(周期性、规律性)的理念。
上述例证表明了老子在阐释“道”“德”时往往以画面调动读者的感官(senses)通过植入“印象”来传达“理念”,与休谟一样都有效利用了隐喻认知。
三、老子之道与休谟的自然主义
“当代认知科学普遍认为, 隐喻在本质上不是一种修辞,而是一种认知方式 (Lakoff, 1993:202) 。隐喻的本质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另一类事物, 是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映射过程, 它不仅是人们语言表达的一种方式, 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Lakoff&Johnson, 2003:14) 。尽管“不同的语言是不同民族的思维反映, 具有不同的隐喻构成基础” (傅敬民, 2009:19) ,但无论何种民族,使用何种语言,各种文化中从“印象”到“理念”的认知路径却是相同的。
老子和休谟的时代虽然没有隐喻的观念,但是他们的作品反映了他们对人类认知过程的深刻领悟。他们同被现代学者冠以“自然主义”的标签,显然与他们笔下出现的“自然”不无关系。但从上述的文本分析不难看出,他们作品中的“自然主义”还体现了他们对人类认知“自然”生发的深刻领悟,是意识的自然、心智的自然,而不仅仅是生物学、物理学意义上的自然。当然,从休谟对“印象”和“理念”的严格区分可以看出,他对人类认知模式的认识更深入。
四、结语
老子所谓“道法自然”②和休谟的“人性源自情感与理解力”(Hume,1902)都是心智认知的“自然”而不是将自然界的生物、物理法则直接运用于人伦关系。尽管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触及我们神经的“印象”的对象来源于自然,但是当来源于自然的信息进人我们心智时,是被“名”过的“印象”----有一个隐喻转换为认知的过程,并同时生发了喜怒哀乐等情感。个体的“人性”、群体的“道德”是基于情感产生的。如今方兴未艾的人工智能系统已经能够接收并存储来源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各种信息,但是否能生发出“人性”、“道德”的情感呢?这似乎还有赖于我们对认知过程的进一步探寻。
注释:
①尽管1973年出土的“德道经”是西汉初年之前的版本,我们仍然选择了王弼注《老子》文本,因为该注本实际影响了中国社会近1800年。
②在此,有必要澄清一下“自然”的感念。不同于现代汉语中“自然”一词,《老子》文本中的“自然”不是一个词,而是一个短语,意思是“本来的样子”。因此,“道法自然”意思是“道,應该遵从它本身的规律。”而不能理解为“道,遵循自然规律。”这样的误读可能会引起老子之道就是将自然法则直接运用于人类社会道德体系的误解。
参考文献:
[1]辛红娟,《道德经》在英语世界:文本行旅与世界想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9.
[2]傅敬民, 英语特殊隐喻研究及其汉译[J].上海翻译(2),2009:19.
[3]休谟,大卫,《休谟政治论文集》,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2003。
[4]休谟,大卫,《人性论》,关文运译,北京: 商务印书,2010。
[5]Hume,David ,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Edited by David Fate Norton &Mary J. Nort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6]Hume,David,Concerning the Human Understanding and Concerning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Edited by L. A. Selby-bigge.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02.
[7]G. Lakoff, Metaphor and though[M]. Ortony A,1993.
[8]G. Lakoff & M. Jonh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