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客有机融合,情意相互生发
2019-11-14
水龙吟·落叶
王沂孙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想重崖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
前度题红杳杳,溯宫沟、暗红空绕。啼螀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廷谁扫。
【赏析】
王沂孙工于咏物,现存其词多半为咏物之作,究其原因,这与他特殊的身世经历不无关系。他是宋末元初人,宋亡后被迫再仕元朝。故而,他的思想经常百味杂陈,他的词作也就自然多是抒写故国之思。然而这种情绪,并不只是简单地表现为对宋朝的怀念或民族意识,而是同世事无常、兴亡盛衰不由人意的沧桑感融合在一起,同时又渗透了个人在历史巨变中只能无可奈何听任摆布的凄凉感。
王沂孙咏物词的最大特点,不是直接描摹物态,而是根据主观的意念巧妙地选取有特定含义的典故与所咏之物有机融合,使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意相互生发。这一艺术特点在这首《水龙吟·落叶》中,尤其是在其上片便有着非常鲜明的体现。“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词作一开篇便触景生情,看到眼前霜染青林的萧瑟景象,回望故国家园,词人心中顿时生发出国破家亡的无限凄凉之感。接下来,词人化用前人诗意,连用几个与落叶有关的典故,把这种刻骨铭心的“凄凉”之意落实到了深处:“萧萧渐积”暗用杜甫《登高》的“无边落木萧萧下”,“纷纷犹坠”仿用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的“纷纷坠叶飘香砌”,“渭水风生”化用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的“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洞庭波起”則借用屈原《九歌》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几个典故皆紧扣落叶,毫无游离之感,补足上句“故国凄凉早”的意境。而“想重崖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中的“重崖”一词,会让人联想到宋亡时陆秀夫于崖山(在今广东新会)负卫王赵昺赴海自杀的故事,词人运用这一典故的用意不言而喻。
上片着力写景,下片重在抒情。“前度题红杳杳”借用红叶题诗的故事,暗示故宫的冷落。《云溪友议》载:唐宣宗时,中书舍人卢渥于应试之年,偶然在御沟中拾到一片红叶,上题一绝句:“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卢渥得一遣放的宫女,正是题诗之人。“啼螀未歇”以下六句则是实写。螀:寒蝉。近处寒蝉低吟,远处飞鸿哀鸣,二者仿佛交织成一首深秋寒夜的协奏曲。眼前的翻窗乱影,满阶枯叶,使人愁思满肠!“愁人”不单指词人自己,也包括与他一样经历苦难的人们。结尾“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廷谁扫”提出问题,而不作回答,留下“空白”,词人是让读者自己通过想象加以补充。“满廷谁扫”字浅意深,悲愁中掺杂着惆怅,哀怨中挟带着孤独,复杂的情感,难以尽言。
这首词中,词人运用娴熟的笔法,使主观和客观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使其故国之思表达得自然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