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唤自由的先声

2019-11-14刘爽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7期
关键词:王小波散文

摘  要:王小波的散文总是充盈着对理性之光的推崇,以及对自由的追求。他的代表作《沉默的大多数》采用戏谑的笔调讨论“沉默”的文化,行文夹叙夹议,富有哲理和思辨的趣味。本文主要通过对文本进行详细的分析解读,从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两方面论述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散文

作者简介:刘爽(1996-),女,汉族,四川资阳人,四川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思潮与流派。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7-0-02

当代学者、作家王小波因其留学国外的经历,受西方文化影响颇深。他信奉的是科学与理性精神,对权威崇拜表示怀疑。他的散文以议论为主,最大的创作特点是运用诙谐和黑色幽默的手法来遣词造句,善于将复杂的理论问题具象化。其创作风格同时兼具幽默的趣味性和严肃的哲理性,将语言的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延续了五四以来的批判传统。

在《沉默的大多数》中,王小波从沉默这个现象随意漫谈开去,他的确是在一本正经地谈沉默,又是在谈一些冰山之下更深的东西。为什么说沉默容易办到呢?王小波拿自己和身边人证明这一观点的可靠性,“这是中国人的通病,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既然沉默并不是个案,即作家所说的一种文化之内,往往有一种交流信息的独特方式,有一些独有的信息可以传播。它也当然有资格被上升到一种文化现象的高度来被解读、剖析,

那么沉默是否符合这样的定义呢?王小波散文的生动有趣,很大一部分就来源于他的深入浅出,举重若轻。他致力于打破叙述者单方面居高临下的固有模式,偏爱把自己的观点都藏在有趣的故事里。例如此处,他立马用三个贴近生活的片段,分别论证了沉默作为一种文化的合理性。

首先是沉默有自己的语言。王小波设置了一个日常生活的场景来帮助说明:如果有人的自行车停放挡了你的路,求助居委会或者直接找车主都会被人说你斤斤计较,这让人不禁觉得有些荒诞,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为什么反而有错了呢?然而偷偷找车主麻烦,却是可以被大众理解的方式。也就是说,一旦什么事被摆到台面上纲上线,反而是违背了沉默圈子里的语言,这种格格不入,会让早已默认这些规则的大多数人浑身不舒服。那道看不见却限制着人们行动的边界线,无疑就是属于沉默自己的语言。

沉默有自己独有的信息,即某种掩耳盗铃式的秘密。戈尔巴乔夫曾语惊四座的原因,就是把这种心照不宣的事实摊开到了阳光下,他说假如有人想盖房子,就得给主管官员些贿赂,再到国家的工地上偷点建筑材料。这样的事干得说不得,属于沉默。沉默所管辖的事,被一个有相当话语地位的人讲了出来,就像有人当面揭穿了皇帝的新装实则赤裸不雅,令人尴尬又不自在。

沉默也可以传播。在某些年代,沉默就像野火一样四下蔓延着,但那些会破坏沉默完整性的小道消息,只会在一些特定场合被传播,比方说公共厕所。因为在主流话语体系里,公厕是污秽的,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地点符号,所以和它有任何联系的东西也不值得被认真对待。

聊完身边的所见所闻后,王小波更是选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从他自己的成长过程一路解构沉默的文化:从他懂事的年代起,主流话语一直大肆宣扬的是这个时代的神圣性。因为这一代人肩负的使命,是解放天下的劳苦大众,这顶高帽子一戴上,不免叫人飘飘然,救世主式的英雄主义,正符合年少气盛的青年人想象。可王小波思想中最可贵的一点,就在此时初露端倪,也就是保持质疑的精神。

人之所以为人,在于能独立的运用自己的理性。也就是说,不盲从,不对别人塞给你的任何东西都照单全收。在王小波这里,他在甜蜜之余也有一点怀疑:“这么多美事怎么都叫我赶上了。”而且,中国人骨子里的家教是教人含蓄,不要因为一小片腊肉就朝人放声大喊说自己吃上了大鱼大肉,这是极其不得体的,听在有心人耳里,难免落下话柄。同样的,对于你想解救的不幸者,比起先空喊口号的许诺,不如埋头苦干,等到成功后直接给他们个意外惊喜。

有沉默的人,那么相对的也就有喋喋不休的人,可能他们的数量比不上沉默的那部分,但存在感绝对强到令人无法忽视。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给当时的王小波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更坚定了他沉默的决心。话语将原本一致的群体撕裂,将人划分为三六九等,重新分配权力。因为话语神圣的使命,就是想要证明说话者本身与众不同,是芸芸众生中的佼佼者。那么沉默又能給人带来什么好处呢?当话语叫嚣着用它背后蕴含的东西,一股脑占领世界时,如同教书育人的书本上出现的都是残酷和虐杀时,王小波认为自己得以幸免变成一个变态,就特别要感激沉默的力量指引,“人不光是在书本上学习,还会在沉默中学习。这是我人性尚存的主因。”

一言以蔽之,话语即权力。两者并不完全等同,却存在着某种转换机制。权力在大部分情况下又是个好东西,所以的确有不少人挖空心思要打进话语的圈子,甚至在争夺话语权,为此他们会抓住一切能在他人面前表达和表现自我的机会。王小波对此则宣称这些机会他都自愿地放弃了,也贴心的回应了对此说法必然会存在的质疑,“选择了说话的朋友可能不相信我是自愿放弃的,他们会认为,我不会说话或者不够档次,不配说话。”好在还是有不少人会相信,“主要的原因是进了那个圈子就要说那种话,甚至要以那种话来思索,我觉得不够有意思。据我所知,那个圈子里常常犯着贫乏症。”

中国自古有敬惜字纸的说法,其实,真正要敬惜的根本就不是纸,而是字。不难看出,王小波解构神圣的意图藏在每一个词句里,越是象征着体面的符号,他越要用粗俗的词语来消解。冠冕堂皇的话语背后蕴藏的内涵却是空洞的。文字的神圣性又是中国独有的一项传统,在王小波看来,它带来的坏处是写什么都要带点圣气,就丧失了平常心。知识分子能意识到自己下笔需要承担的责任,本来是一件好事,这会让他们在发声前更谨慎,但过于束手束脚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寻求权威的庇护,依托更大的话语权来避免自己被纠错。这种方法短期内看似行之有效,但实际上是对自己和民众的极端不负责,王小波非常犀利地指出,如果他也采用这样的创作方法,其结果必然是这篇文字和他以往任何一篇文字一样,没有丝毫的神圣性。如果连创作者本身都逃避用自己真正的身份发声,那作品的可靠性必然要打个问号。

文本的最后,王小波集中探讨了一个问题,他批判的眼光落脚点最后又转回到了自己的身上。这也是他的独到之处,并不仅仅满足于停留在列举和分析现象的层面上,而是想投身于为解决不满意现状而尝试的努力之中。曾几何时,王小波也是一个保持沉默的拥簇者,可“这一点最近已经发生了改变,参加会议时也会发言,有时也写点稿。”这样的改变当然违背了他的本性,放弃了坚持已久的原则,让他有一种无法释怀的失落感。那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不惜付出这些代价,也决心放弃沉默呢?答案便是他作为一个社科学者,在进行社会调查和研究时,发现许多少数群体“保持沉默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些人没能力,或者没有机会说话;还有人有些隐情不便说话;还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对于话语的世界有某种厌恶之情。”但无论原因是什么,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整个社会上,不说话的人不仅没有权力,而且会被人看做不存在。

人和其他生物最大的不同就是自命不凡,自己创造出很多东西并强行宣称它们的神圣性,为了让所有人都认同自己的观点,他们还要抢夺到话语权。作家反感这一做法,指出如果想让这类人清醒,故事中的“咬人耳”或许是最直接的方法,但又不可能推广,所以要有文学和社会科学。这也是为何他最终决定要挤进去这个时而激昂、时而消沉,时而狂吠不止、时而一声不吭,在过去几十年里从来就没教给人一点好的东西的圈子。挤进去做什么呢?为沉默的大多数发一点声,为社会正常努一点力,为争取自由做一点抗争,如同王小波在自己生命里最后一封电子邮件中这般宣告:“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以前说过的一切和我们都无关系。总而言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

参考文献:

[1]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

[2]艾晓明,李银河:《浪漫骑士:记忆王小波》,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

猜你喜欢

王小波散文
散文五章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似水流年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王小波 你好哇,李银河
论中世纪伊斯兰海商法的形成
浪漫王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