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兽医服务市场,蓝海的“蓝”

2019-11-14刘冲

中国动物保健 2019年2期
关键词:兽药执业兽医

刘冲

题记:

兽医,守卫着人类健康的第一道防线。蓝,是兽医的主色,意味着忠诚与纯洁。红也忧伤,蓝也忧伤。

2017年底,时农业部发布《关于兽医社会化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兽医服务作为一个市场正式走进行业的视野。其时(前后三五年间),动物诊疗中的宠物诊疗板块已拉开并购整合大幕,兽药、饲料产品供给链条上的技术服务过度,诊疗产生的检测诊断服务与相关产品需求越来越大,强制免疫补贴制度调整,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改革试点,养殖金融租赁、商业保险、产品价格期货等金融产品进入,移动诊疗(技术咨询)平台层出不穷……似乎新的商业模式、新的蓝海喷薄欲出,又赶上万众创新创业的气候,一时间资本喧嚣,行业浮躁,鸡呜犬吠马咴咴,着实热闹。

又隔年余,潮水稍退,迷雾轻开,是否真看到了海的样子和颜色?不管有没有海,大浪漫过,总留下几块石头。我们没有办法预见太多的未来,却可以摸一摸石头。

产业细分下,兽医服务市场的脉络逐渐清晰起来。

背景:中国兽医服务的发展

兽医工作在保障養殖业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公众广为关注的禽流感、口蹄疫、猪链球菌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过程中,兽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中国兽医服务的发展,实质上也是整个兽医卫生事业的发展。到新世纪初,兽医服务一直是由政府下辖的兽医机构提供的。改革开放后,基于庞大的畜牧水产养殖业需求和突然爆发的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情,公共卫生工作的迫切需要,国家启动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政府保留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服务主体不断向市场让渡。其间有四个重要的节点。

1) 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启动全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提出官方兽医制度、执业兽医制度,核心是建立新的兽医体系,剥离经营性服务行为。

2) 2007年,国家修订《动物防疫法》时加入动物诊疗、执业兽医等方面的内容。为市场提供兽医服务明确了两个主要载体:动物诊疗机构和执业兽医师。这也是法律意义上,诊疗服务市场的起点。

3) 2011年起,国家推动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兽医主管部门明确提出鼓励“兽医社会化服务”,并在《全国兽医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年5月)中将“培育和发展社会化兽医服务”列为“加快推进新型兽医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界限明确了,政府提供兽医公共卫生服务,市场提供兽医社会化服务。

4) 2018年起,国家再次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农业农村部成立、畜牧兽医合并、各地启动的农业执法整合、事业单位改革,再加上非洲猪瘟疫情传入的影响。一方面,要强化养殖到屠宰全链条的兽医卫生风险控制;另一方面是各级政府的机构改革客观上带来的人力资源影响,势必加大市场化、专业化的兽医社会化服务供给。

怎么定义中国兽医服务市场

按照提供服务主体的不同,中国兽医服务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承担的兽医公共服务职能和组织的公益性服务,如动物疫病防控(强制免疫、疫情扑杀、疫情监测)、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兽药监管、兽医教育、屠宰行业管理等等,二则是市场主体提供的专业化、经营性的有偿服务,也就是兽医社会化服务,如兽药、兽医器械、动物诊疗、教育、技术与信息咨询等等。比较成熟的是作为重要支撑的兽药产业,以及动物诊疗近年快速发展的宠物诊疗板块,已具有一定的产业规模。

目前大家经常说的兽医服务市场,梳理来看,并不包含相对成熟的兽药产业。具体来说,就是动物诊疗服务、兽医器械、兽医继续教育、兽医技术与信息咨询,加上因为业态变化细分出的兽医诊断产品与服务、兽药流通、兽药研发外包等,以及政府继续让渡或采购的基层动物防疫服务和其他内容。

在可见的视野内,如果算上550亿规模的兽药产业,中国兽医服务市场的规模应该已经突破了1,100亿。

兽医社会化服务,一片大海

1.动物诊疗服务

按照被服务对象来看,作为兽医社会化服务主要内容的动物诊疗服务,经济动物和宠物等城市动物之间又有着很大的不同,需要区别对待。宠物诊疗服务市场化程度高,执业兽医主体比较明确,资本进入后业态布局也比较完整,目前已有150-200亿的规模。

核心是除宠物之外的以规模化养殖为主的经济动物诊疗服务市场。在经济动物诊疗服务方面,执业兽医并非提供服务的主体,而是以养殖企业自给、兽药饲料企业的额外服务、游散兽医为主。注册的执业兽医中真正从事经济动物诊疗的人数不足5,000人,而遍布全国的畜牧养殖业规模早就是百亿量级,再加上中国养殖业结构的特性,很难从根本上满足养殖业兽医服务需求。

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之后,政府明确提出提高从养殖到屠宰加工全链条的兽医卫生风险控制水平,“强化基层畜牧兽医体系能力建设”,“持续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规范发展,加强执业兽医、乡村兽医诊疗活动管理,逐步实施‘一点注册、多点行医执业兽医管理模式”。这意味着继续进行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改革,引导经济动物诊疗服务专业化、规范化、有序化发展。执业兽医是诊疗服务提供主体,将需求大量从事一线临床的基层兽医。

可以预见,一个规范的动物诊疗服务产业,是未来中国兽医服务市场真正的蓝海。规模有多大?可以细分出一个100亿规模的兽医诊断产品与服务的板块,而带动的兽医继续教育、兽医技术与信息咨询的市场还不好估量。

2.兽医器械

兽医器械一直被行业所忽略,随着宠物诊疗连锁机构的发展、兽药行业竞争带来的服务需要,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诊疗、检测所用的设备大部分都是很成熟的技术。国外产品进入中国后,很多国内产品跟风仿制,市场规模有大几十亿,属非易耗品。重点是兽医专用器械,尤其是针对规模化养殖的经济动物,自动化程度相对还比较低,还有一定的技术革新空间。粗略估计,专用器械整体上有10多亿的市场,特点是看上去零零碎碎,资本瞧不上眼,捞起来还都是块小石头。美国某企业前些年在中国投放雏鸡断喙设备,不卖,是按羽来租赁的,一年商品代蛋鸡补栏近10亿羽。

3.兽医继续教育

经济动物的兽医培训,目前是上游企业包揽,免费提供,但专业化的继续教育资源仍旧是匮乏的。宠物医师的培训因为产业的发展成为硬需求,目前以诊疗行业协会组织、高校教学动物医院、连锁医院主办的培训为主,还有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的各式培训班。市场机遇,在将来执业兽医的继续教育是否会像隔壁人类医生一样管理?

4.兽医技术与信息咨询

新兴的兽医技术与信息咨询,属于典型的国家重点发展的现代服务业,规模很小,但对市场来说是软黄金。这方面的专业服务机构很少,相比农业其他领域弱了些。一方面因为服务对象发展的滞后性,另一方面因为需要沉下来,像技术攻关一样扎扎实实,一点点积累。相信,随着兽医社会化服务市场的发展,会有与之相匹配的组织出现。

5.兽医诊断产品与服务

100亿规模,要分开看。

诊断产品方面,算上屠宰行业和宠物诊疗,目测至少应该有25亿的市场规模。2010年至今一共批准了46个新兽药注册,现有12家企业的35个有效文号(10家企业具备GMP生产资质,新的一些快速检测产品或不受此限制),爱德士和海博莱的9个进口注册兽药,还有11个非洲猪瘟诊断产品的临时批文。生产技术很成熟,关键是准入门槛高。

兽医检测服务方面,宠物的需求是专业的兽医实验室。经济动物实验室过往一直是兽医系统下设的诊断中心来承担。社会化以后,经历了高校院所服务、兽药饲料企业购买提供或者有条件的生产企业自建的很长时间过渡。高校院所有资源优势和科研需求,成为下游服务需求主体优先考虑的合作对象,但限于地域,服务机动不足,难以完全弥补政府职能退出的空白。目前,开始出现专业实验室机构,如做兽医实验室连锁并提供综合兽医服务的中科基因,依托资源的世纪元亨、科惟安。

国外兽医诊断和检测服务是两截,诊断由执业兽医做出。而在国内,往往兽医检测服务是附属在产品供应上的,同时还要做诊断,一些中小规模养殖企业非常愿意把这种风险转移。经济动物诊疗服务的专业化,会带动兽医检测服务机构的发展。规模够大的兽医检测服务机构,还可以向政府供给区域抗体监测、屠宰检疫等服务。

6.兽药流通

通常行业统计时所不包含的板块,太散了。但盘子很大,整理利润水平不低,除去兽药企业的ToB业务,差不多有半个兽药产业市场规模大。

宠物方面的突破点是前端供给不足,很多单一产品体量小,诊疗机构集约度还比较低,供需的衔接上就有了很大的空间。

经济动物方面,养殖业特点、基层兽医体系和生产资料的特性,决定了物流和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靠企业自身很难解决。可能出现新的市场突破有几点因素:上游生产企业在激烈竞争后,利润水平降低,部分企业有资本整合下游的动力;养殖业规模和集约化到现在的程度以后,很多经营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他们直接面对终端,有求变的积极性,也有服务经验的沉淀;非洲猪瘟的疫情后,客观上提高了养殖业生物安全风险防控的要求,会对生产资料流通和售后服务方式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农业产业金融的介入,会给流通环节叠加新的服务形态。

我们尚不清楚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会对兽药流通甚至饲料流通环节带来怎样的变化,会给上游生产企业怎样的压力。有变化就意味着机会的存在。

7.兽药研发外包

兽药市场的盘子太小,没有像隔壁人药那样形成足够规模的外包需求,而且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可以直接对接人医企业。但兽药产业属于科技含量高利润水平可观的领域,大多数兽药企业不具备研发能力,研发资源集聚在上游,加上政府一直在抬高行业准入门槛,需求是存在的。未来可以细分出几个像样的研发外包企业,专注通用技术引进、工艺熟化等等。

8.其他

至于其他方面,都是雾里看花待雾散的局面,一环扣着一环。蓝海的“蓝”

整个中国兽医服务市场,或者说兽医社会化服务市场,作为3万亿规模产业上的关键—环还关乎着国计民生,真的是一片蓝色大海,蕴藏着很多的市场机会。但它也像大海一样是个有机生态体,很难割裂开看。这是—个科技含量很高的行业,把握机会必须靠创新驱动。不止是作为支撑的科技创新,还有产业融合、兽医培养机制、服务的现代化改造。举个例子,兽药流通整合兽医诊断产品、检测服务,绑定兽医器械,融合产业金融会很好玩;另外兽医诊断产品可以整合检测服务,定向规模化养殖企业,绑定兽药研发外包。

最值得瞩目的还是这海里属于兽医的那抹蓝,他们是核心承载者,应该享受市场发展的红利和应有的尊重。再大的事,都是靠人干出来的。

有人说这是兽医的好时代,也是兽医人圆梦的时代。

希望人人尊重獸医这个职业,蓝海蓝得灿烂。

猜你喜欢

兽药执业兽医
兽医
人工呼吸
多点执业:亟待多点助力
乡村医生执业考试辅导
曝光
兽医之死
今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事宜
兽药违法行为将被从重处罚
农业部解释执业兽医三问题
中医执业医师全真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