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是好诗
2019-11-14巴晓芳
什么样的诗才是好诗?各人答案不尽相同。我以为,一首真正的好诗要符合三个条件。
第一,内容真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所描述的对象、叙述的事情要真实。这种真实,既指客观景物的真实,如人、事、景、时、地;也指情理和逻辑的真实,作为文学艺术的诗歌当然可以虚构,但必须符合生活常识和情理,符合事物的规律和逻辑。二是所抒发的感情要真实。要有真情实感,要有对事物真实的认知体悟。只有当自己心中有强烈的冲动,情感的激荡,急欲抒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时,抒发的情才是真情;写出来的诗,也才有可能是佳作。真正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我们读那些经典的古人诗词,无论是沉郁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激愤的“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辛弃疾);还是欢快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哀婉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无不是发自内心的感情流露。
人们认识客观事物,首先是判断真假。这是认知世界的起点,欣赏诗词也一样。诗詞要真实,就必须杜绝一切虚假。包括事情的虚假:如凭空捏造、道听途说、荒诞不经、不实夸大;如感情的虚假:无病呻吟、矫揉造作、虚情假意、无聊吹捧、敷衍应付。
第二,形象优美。文学尤其诗歌是以形象说话的。所谓如诗如画,将诗与画并称,道出了诗歌形象美的本质属性。一首好诗所以令人叫绝,流传千古,往往是其形象美给人以强烈的印象。这种形象美,可以有多种表现面目:雄浑、豪迈、沉郁、悲壮、清新、俊朗、雍容、瑰丽、典雅、淡雅,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到边塞诗的雄奇瑰丽;从李白的俊逸清新到杜甫的沉郁顿挫;从苏辛的豪放到秦柳的婉约,如此等等,浓妆淡抹,各擅胜场。
与美相对的是丑。那些文理不通、语言晦涩、搭配不当、生拼硬凑、空洞干瘪、标语口号堆砌、空话套话连篇的所谓诗词,连起码的艺术形象都没有成功构建,严格说来,根本算不上诗,更谈不上美了。有的还是一堆丑陋文字。对那些还停留在这一阶段的写作者来说,当务之急是尽快地过语言关。从文从字顺做起,然后向形象、生动、优美的目标前进。
第三,价值永恒。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穿越时空,能够引起不同时代读者的感情共鸣,哪怕不同时代,人们的经历、思想、环境多么不同。唐代以后没有几个人西出阳关了,但是,“西出阳关无故人”从古唱到今,并且唱成了“三叠”。正是“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说出了人生遗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道出了人们的共同心愿。因此,这首苏词成了人们每年中秋的自然记忆。这些作品,既是抒发个人情怀,又超越了个人,体现了人类的本性,也就能超越时代的局限,从历代读者中不断扩大知音,找到共振点。
再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千百年来所以传诵不衰,就是因为它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敬爱,而这些情感又埋藏在天下所有子女心中,具有普遍的情怀、永恒的价值。
大量千古流传的优秀作品表明,真正的好诗,无不具有高远的境界、厚重的内涵,不仅写出了诗人的个性,更揭示出了人性的共同点,具有普遍的情怀,永恒的价值,从而能打动不同时代的人心。这应该成为一首好诗最重要的条件,也应成为诗人努力的方向。
(作者巴晓芳系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