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2019-11-14王晴陶琳
王 晴 陶 琳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根据内镜下对食管黏膜形态观察及病理学检查,可将GERD分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NERD)、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ys,BE)3个类型。国内流行病学调查[1]显示,我国成人中GERD的患病率已达到3.1%。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精神心理压力的增大,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现代医学认为此病主要病理机制包括食管下括约肌松弛、黏膜屏障受损和胃酸反流等。
胃食管反流病属中医学“吐酸”“烧心”“呃逆”等范畴,普遍认为本病主要病机为胃气上逆。因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中医辨证分型不统一,故有必要进一步运用科学方法对证候分型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均来源于2016年3月—2017年1月北京中医医院脾胃病科门诊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共纳入133例。
1.2 纳入标准年龄大于18岁,性别不限;符合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标准;同意参与本调查,依从性好的患者。
1.3 诊断标准
1.3.1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2]及《2014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意见》[3]。符合下列第1条,或符合第2条同时符合第3至第5条中任意一条可诊断为GERD。1)胃镜和病理检查:确定RE或BE诊断;2)根据GERD症状群做出诊断:有典型的烧心和反流症状,或有反流相关的食管外症状,如反流相关的咳嗽、哮喘;3)质子泵抑制剂诊断性治疗:服用标准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日2次,疗程1~2周,服药后症状明显改善;4)24 h食管pH监测证实反流存在;5)食管胆汁反流测定:证实有胆汁反流。
1.3.2 RE内镜诊断及分级标准RE严重程度用洛杉矶分类法分级,分为A级、B级、C级、D级。
1.3.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根据《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4]中医证候分类标准。
1.4 排除标准其他原因引起的食道炎,如药物性食管炎、免疫相关的食管病变胃镜检查合并食管恶性病变、消化性溃疡等;食管测压诊断为贲门失弛缓者;有幽口梗阻、贲门、食管及胃次全切手术史;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有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的患者。
1.5 研究方法
1.5.1 临床调查表的制定在近10年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4]、《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5],制定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临床症状调查表,并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进行量化。
1.5.2 临床调查的主要内容临床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诱发因素、饮食偏好等。中医四诊证候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反酸、反食、烧心、胸骨后隐痛、胸骨后刺痛、胸骨后堵闷、胃脘灼痛、胃脘隐痛、胃脘刺痛、胃脘胀痛、胃脘胀满、胃中嘈杂、嗳气呃逆、心烦易怒、两胁胀满、口苦口干、抑郁不畅、进食减少、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大便溏软、咽喉异物感、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咳嗽、呕血或黑便及舌脉之象等多项中医症状。按症状程度进行分级量化(按症状出现的频率、持续时间、性质程度进行综合量化,分为无、轻、中、重 4 级,分别量化为 0、1、2、3分;难以分级的分为不出现与出现,记为 0、1分)。
1.5.3 调查方法就诊于北京中医医院脾胃病科门诊的患者,医生按照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标准明确诊断后,给予患者填写统一的临床调查表。调查人员要充分考虑患者对自身症状的不同表达,对部分内容给予解释说明。
1.5.4 样本量计算方法样本量=题项(证候指标数)×(5~10)倍,确定证候指标数26项,计算最小样本量为130例。本研究样本量为133例,满足条件。
1.5.5 数据整理和统计学方法全部调查结束时,对资料完整病例进行统计,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核对及逻辑检查。使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运用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分析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相关因素;对133例患者中医症状出现频次进行排序。采用因子分析法,即通过提取因子、因子旋转,提取各公因子最相关的指标,归纳出中医证型。
2 结果
2.1 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相关因素研究133例病例中男性57例,女性76例,男女之比约为1∶1.35。年龄最小为23岁,最大为83岁,平均年龄(51.32±13.40)岁。年龄分布以中年组(45~59岁)所占比例最大,占总例数的40.6%;其次为青年组(18~44岁,占32.3%)、老年组(60岁及以上,占27.1%)。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诊断标准[7],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超重患者45例(33.8%),肥胖患者11例(8.3%),即超重及肥胖病例占到56例(42.1%)。本调查中无饮食偏好者53例(39.8%),有饮食偏好者80例(60.2%)。其中以嗜食甜食最多,占全部病例的 19.5%;其次是嗜食油腻高脂肪、辛辣、煎炸食物,分别为13.5%、12.8%及10.5%,且饮浓茶、咖啡、嗜食酸味等占一定比例。病程最长的约20年,最短的发病1周。发病在半年以内的病例较多,占全部病例的31.6%。133例患者临床分型以RE最多见,占57.9%,其次是NERD,占39.6%;RE内镜下分级,A级患者多见,占81.8%。
2.2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候特点的研究计算133例资料各中医症状出现频率,剔除阳性率小于10%的变量,得到以下31个有意义变量:反酸(85.0%)、咽喉异物感(75.2%)、烧心(71.4%)、口苦口干(62.4%)、嗳气呃逆(60.9%)、心烦易怒(48.9%)、胸骨后堵闷(45.1%)、胃脘胀满(35.8%)、进食减少(38.3%)、反食(36.8%)、神疲乏力(34.6%)、咳嗽(28.6%)、大便溏软(25.6%)、胃脘隐痛(22.6%)、吞咽困难(21.1%)、抑郁不畅(18.0%)、两胁胀满(16.5%)、胃中嘈杂(14.3%)、食欲不振(13.5%)、胸骨后隐痛(11.3%)、胃脘灼痛(10.0%)、苔白(57.1%)、苔薄(57.1%)、舌暗红(54.1%)、脉滑(36.8%)、脉沉细(24.8%)、苔厚(21.8%)、舌淡红(21.1%)、苔黄(18.8%)、脉弦(17.3%)及舌淡(15.8%)。
2.2.1 公因子的提取31个入选四诊信息变量的KMO统计量为0.516,偏相关性较强,适于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P<0.001,适于因子分析。特征根大于1的主成分(因子)共有12个,对其总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为67.992%,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大部分信息。通过对31个入选四诊信息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并进行旋转,提取出12个公因子,以F1~F12表示,整理12个公因子所包含的四诊指标及代表的病性要素、脏腑定位。将上述12个公因子中具有相同性质的四诊指标进行归类:按病性要素分类,属于火(热)的公因子包括F1、F2、F8、F10、F11;属于气虚的公因子包括F3、F7、F9、F12;属于气机失调(包括气滞、气郁、气逆)的公因子包括F2、F4、F5;公因子F6包含的变量为单一舌象,较难判断故不予纳入。病位主要在胃与食管,与肝、胆、脾密切相关。见表1。
表1 12个公因子所包含的四诊指标及代表的病性、脏腑定位
注:表中仅列出中医症状及舌象脉象因子载荷系数大于0.3的项目
2.2.2 归纳中医类证候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并参考相关文献,对上述12个公因子所包含的症状进行归类:F1、F2、F11与肝胃郁热证类似,即类肝胃郁热证;F8、F10与胆热犯胃证类似,即类胆热犯胃证;F3、F7、F9、F12合并与中虚气逆证相类似,即类中虚气逆证;F4、F5与气郁痰阻证相类似,即类气郁痰阻证;F6所包含的症状较少,不予归类。133例患者均隶属于上述12个公因子中的一个,根据计算出的每个患者相应的标准化得分,选择每个病例在12个因子得分中最大的,确定该病例属于哪个公因子类别,确定归属的中医类证候。本研究类肝胃郁热证所占比例最大,为34.6%(46例),其次为类中虚气逆证24.8%(33例)、类胆热犯胃证21.8%(29例)、类气郁痰阻证18.8%(25例)。
3 讨论
3.1 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相关因素研究133例患者中,男女之比为1∶1.35,平均年龄51.3岁。本病可发生于成人任何年龄段,以中年组(45~59岁)患病人数占总患病人数的比重较大,考虑中年人生活压力大,再加之长期不良饮食习惯的积累,可能为本病的高发人群。该结果与近年文献报道相一致。沈晨等[8]研究228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中年人(40~59岁)125例,占患者总数的54.8%。病例资料中,BMI超重及肥胖病例占到42.1%,说明身体超重与肥胖患者占有一定比例。肥胖患者多喜欢进食甜食、肉类等食物,这些食物可引起食管下括约肌松弛,造成酸反流增加。有研究显示[9]摄入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会导致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下降,并延缓胃排空,易导致GERD症状的发生。本调查病程最短1周,最长20年,平均3.2年。首次发病在半年之内的病例占全部的31.6%;病史超过半年,病情反复发作的复发病例68.4%。患者临床症状表现轻重与病程长短无明显相关性。病程较长的病例未发现病情逐渐加重的趋势。从病程分布看出,本病特点为间断发作、反复发作。本调查发现,存在发病诱因的70.7%患者中,诱发因素按作用强弱依次为饮食、情志、劳累、药物及季节因素。其中饮食因素前4位是油腻食物、甜食、辛辣、饮酒。本调查中有饮食偏好的患者以嗜食甜食最多,其次是嗜食油腻高脂肪、辛辣、煎炸食物,且饮浓茶、咖啡、嗜食酸味等占一定比例。结合胃镜及食管pH监测结果分析,临床中绝大部分患者为NERD及轻中度RE,严重的C级与D级RE相对比较少见。
3.2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候特点的研究通过整理12个公因子所包含的四诊指标及代表的病性要素、脏腑定位,我们可以得出,胃食管反流病病位在食管与胃,因食管属胃,为胃气所主,故病位在胃,主要涉及肝、胆、脾三脏,可脏腑单独发病,或可与其他脏腑同病。无论从本病的发生发展,还是疾病过程中的虚实寒热表现,均与脾胃、肝胆密切相关。通过对133例患者在各类证候分布的统计,本研究中类肝胃郁热证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类中虚气逆证、类胆热犯胃证及类气郁痰阻证。类肝胃郁热证所占比例最高,提示了气郁、火热在本病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肝失疏泄,肝气犯胃,胃失和降,木不疏土,致中焦气机升降失常,胃气上逆而发为本病。肝气犯胃,胃气壅滞,易从热化,导致肝胃郁热证的出现,表现为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胃脘灼痛、心烦易怒、脘腹胀满等,也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肝胃郁热,可进一步发展为胆火上炎,而成胆热犯胃证,主要表现为口干口苦、烧心、心烦失眠等。类中虚气逆证在本病中所占比例较高,其原因是脾胃虚弱为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的根本。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胃为中焦气机升降枢纽。胃以通为用,以降为和,不降为气滞,反升为气逆,故脾胃升降失调、胃中浊气上逆而发此病。脾胃虚弱可由于素体虚弱,禀赋不足或久病脾虚等造成,因脾虚失运,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清阳不升,胃气上逆,出现反酸、反食,同时伴有食少、便溏、神疲乏力等表现。或因肝失疏泄,木旺克脾土,导致中焦气虚,胃失和降而发病。脾虚与肝郁是本病的基本病机。在脾虚的基础上,随病情进展可产生的痰、湿,出现气、痰搏结,交阻于食管及咽部,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咳嗽、吞咽困难等继发的气郁痰阻证。在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及一些专家辨证分型中有血瘀证,但该证在本研究没有出现,考虑未出现的原因为:本病常见的临床症状反流、烧心、胸背痛及咽部异物感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迫使患者早期诊治,而血瘀多是疾病后期的病理产物,需要很长的病情进展过程,且本病的病程长短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无平行关系;而且临床中以血瘀证作为独立证候出现的非常少,伴有出血表现的呕血或黑便更为罕见,仅是在其他证候以附加症状出现,故认为不应将血瘀证作为本病独立的中医证型。
综上所述,本研究总结出本病基本病机是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胃气上逆。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食、气、火、痰、虚、瘀等诸多因素参与其中,故本病多为实证及虚实夹杂证。本研究结果与专家共识相吻合。
本课题并非大样本、多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所收集的病例数目较少,归纳出的中医证候难免有失偏颇,本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更全面地归纳出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证候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