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东盟国家藤球运动文化交流途径研究
2019-11-14冯晨陶驷翔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昆明650500
冯晨 陶驷翔 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昆明 650500
“睡前可以看不到妈妈,但是枕边一定要有藤球”这句泰国谚语,是对藤球运动在泰国地位的最佳表述。
起源于15世纪的苏丹国统治下的马六甲一带地区的藤球,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从最初的民间娱乐体育项目,到东南亚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再到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北京)上首次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藤球运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雄心勃勃的国际藤联主席埃里拉查卡兰更是希望藤球这一运动,有朝一日能“挤进”奥运会大家庭。相较于泰国、老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藤球发展较好国家。作为体育强国的中国,其普及程度不高,后备人才不足,参与人数较少,专业教练缺失等劣势尤为凸显。云南省与老挝、缅甸、越南三国接壤,有天然的地理位置优势。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成为未来我国藤球运动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也必将为其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1.东盟国家发展藤球运动优势
1.1 东盟国家起步时间早
东盟地区作为藤球运动的发源地,早在11世纪便有记载,至今已有有几百年的民间运动历史。当时在不同的国家名称也有所不一。现如今,藤球早已经是群众茶余饭后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而1987年国家体育局为了满足北京亚运会的需要,藤球运动才正式进入中国,因此其出现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造成藤球一开始就只是被动接受的运动项目。是现在藤球运动仍然不被人所熟知的重要原因之一。
1.2 参与人口基数大,普及程度高
悠久的历史,为日后运动在国家的普及提供了便利条件。在泰国、缅甸等国家,藤球甚至堪称“国球”,其在本国地位不亚于中国的乒乓球,而优秀的藤球运动员也享有较高的历史地位。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主动投身于这项运动。此外,相对于中国,职业运动员以学生为主的情况。藤球在东盟国家如同广场舞一般,普及程度高,参与人群职业丰富,教师、学生、军人、农民都是未来职业运动员的后备人才。也为未来丰富多彩的比赛形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3 比赛形式丰富,比赛级别众多
由于藤球运动普及程度高。使得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了人民运动的赛场。以泰国为例,泰国的比赛形式较丰富,除了正规的室内比赛,还有诸如:沙滩比赛、公园比赛、节庆比赛等。相同的原因,也使得比赛的级别众多,既有职业运动员之间的全国比赛、国际比赛、俱乐部联赛。也有普通民众之间的学生比赛、村镇比赛和青少年比赛。次外,传统比赛和非传统比赛也丰富了比赛形式。相较而言,中国的比赛形式相对单一,以室内比赛形式为主。比赛级别相对仅覆盖职业运动员,且参赛机会较少。
1.4 政府对于藤球运动强有力的扶持
在东盟国家,藤球均已经纳入本国学校体育教学中。国家教育部门对于藤球的运动的发展与改革起到了关键作用,也对藤球文化的巩固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反观中国,由于藤球运功的非奥性。从国家体育局到地方政府再到高校均缺乏足够重视,只有部分体育类院校以及师范类院校目前开展藤球运动,且职业教练匮乏,导致开展状况并不理想。
2.云南与东盟各国藤球运动交流必要性分析
2.1 促进我国藤球运动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对于藤球运动发达的东盟国家,该运动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训练模式,训练方法,赛事组织、运营与管理,亦或是学校教学都远远落后于泰国、老挝等。云南省借助突出的地理位置优势,与东南亚南亚各国开展区域性藤球运动的交流活动,学习其特殊的赛事组织、管理经验,先进的技、战术及训练方法,甚至是藤球文化中可以被我们所汲取的先进部分。将其在国内传播推广,从而使藤球运动及其文化在云南省,甚至是全国得到稳定的发展,为未来国际赛事的参与和“全名健身”的实施。
2.2 边疆稳定,增进区域和谐发展需要
体育交流在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中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从最初的“乒乓外交”,到最近的朝鲜、韩国的联合组队参赛。体育交流已经成为促进区域和谐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思路。近几年体育中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模式正在形成。通过体育文化的深层次交流传播国家文化软实力,塑造国家在区域中的形象,为政治、经济交流提供支持。此外,通过体育比赛,相关体育活动的交流,拉近领国之间人与人之间,民族之间的距离,增进边疆各国人民的友谊,有利于维护区域内的和平稳定发展。
2.3 促进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国家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战略构想,云南省作为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由于中国的体育产业起步较晚,上世纪90年代才初具规模,因此加强云南省与东盟各国体育产业交流与合作就成为双方经贸发展新的增长点。利用藤球这一运动,促进民族体育在区域的发展,通过区域间经济合作,形成体育产业化,不仅推动了运动本身的进步,更使其成为中国对外体育产业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2.4 促进文化大融合,提升文化认同感的需要
体育文化大融合是目前体育发展的一大特色。而体育文化的交流是促进文化大融合的重要途径之一。以藤球为纽带促进云南省与东盟各国体育文化的相融合,形成统一的文化圈,增强凝聚力,有利于扩大藤球运动在区域的影响力,使藤球运动成为本地区被世界认可的体育文化标识。中国,特别是云南省与东盟各国有较深的文化渊源,相同的族源造就相近的文化特质,以体育为载体,以交流、沟通为基础,有助于增进与东盟各国之间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信任感。
3. 云南—东盟国家藤球运动文化交流途径研究
3.1 充分利用云南高校资源优势
学生群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校园是世界多元文化的“聚集地”。加强不同国家学生之间的交流,是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世界文化大融合的有效途径。因此,对于某一特定的文化来说,交流对其发展起到助推作用。就藤球运动而言,亦是如此。第一,昆明高校留学生以越南、老挝、泰国、印度为主,从小对于藤球运动耳闻目染,且在校期间均接受国较为专业的藤球训练。因此,无论是校内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藤球对抗赛,还是开展在昆高校藤球联赛,都是促进藤球运动交流的有效手段。第二,随着昆明高校与东盟国家高校交往的日益密切,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拓宽了学生之间交流的渠道,也为藤球在高校之间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2 发挥云南地区丰富的民族资源优势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成分最多的省份,有26个少数民族之多。这就造就了云南“五彩斑斓”的文化特点。不同民族孕育着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造就了各色各样的民族节日、民族活动,民族庆典。藤球运动便可以以民族节日为依托,邀请缅甸、泰国、老挝的等国家优秀的运动员,代表队参与。这样既可以使邻邦人民领略到中国灿烂的民族文化,又可以把先进技术藤球技术带入中国。在2017年的中缅胞波节藤球比赛中,组委会便邀请了缅甸优秀的藤球运动员加入到比赛中。即增加了比赛的观赏型又提高了比赛的激烈程度,使藤球被更多人所熟知。这为藤球在国内其他地区,也为了其他体育项目在中国的开展开辟了新的途径。此外借助民族旅游,引入外商投资,并在旅游区内开展藤球的相关活动,如游客真实体验活动、工艺品买卖、相关知识的宣传以及展演活动,也是促进其区域内的藤球文化交流的有效手段。
3.3 政府支持,打造品牌赛事
在东盟国家,政府对于藤球运动的开展给予大力支持。上世纪50年代,泰国体育厅就把已经藤球运动当作本国文化一样发展。在泰国专业的藤球运动队,配备了专业的教练、陪练、体能师、营养师。在泰国大大小小的藤球比赛近百种,尤以“泰王杯”世界藤球锦标赛最为突出。2017年的泰王杯参赛国达到35个,有近600名运动员、教练员才加了比赛。这不仅说明藤球运动赛事作为一种体育文化已经得到历史的承认,也表明打造区域品牌赛事对这一运动的发展起到的突出的作用。事物发展只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就会进步。以云南省中心,通过打造高水平、高质量的国际比赛,吸引更多东南亚南亚,乃至世界优秀的选手前来交流。最终形成属于我们自己的品牌赛事。不仅对我国藤球运动本身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也有助于对藤球文化的互助互鉴,互交互融。
3.4加强理论研究,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过去我们交流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缺少对体育科研与理论的较深层次研究,涉及到传统体育的研究相对更为薄弱。云南省与东盟各高校,及地方性藤球组织应在原有交流的基础上搭建藤球相关学术交流平台,协同信息沟通,以主题学术交流、研讨会论坛、互访式交流、培训式学术论坛等多重交流方式来促进区域性学术交流,是相关藤球运动研究成果更加丰富。
4.总结
体育运动自身的发展,其实就是在体育本身的相互交流,体育文化的互相交融中进步的。并已经成为当今体育运动发展的趋势所在。通过交流,学习它国先进技术及文化,已经成为运动自身发展的必经之路。1971年的“乒乓球外交”开创了我国体育交流的先河。它不仅是运动本身的交流,也是政治和文化的相互碰撞。为后来体育发展起到了借鉴作用
藤球运动作为我国发展相对薄弱的小球项目之一。利用云南省地理优势,位置优势,民族优势等,发挥其桥头堡作用,加强与东盟各国合作、交流,学习先进技术、赛事管理、训练方法、训练手段,在全国推广,促进藤球运动发展,缩小与世界强国的差距,将是目前发展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