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的困境与变革探讨
2019-11-14段茂丽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0031
段茂丽 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 安徽合肥 230031
互联网+时代追求创新与人才,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模式等已经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在会计行业大变革中,高职院校应紧紧追随国家战略变化与发展,专注培养会核算、懂管理、懂技术的复合型会计人才。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教学中依旧存在很多弊端,以下就以会计教学问题入手,分析会计教学改革措施。
一、高职院校会计教学困境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合理
我国传统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多以财务处理教学为主,这种教学目标定位与互联网时代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相符,“互联网+”时代中,企业需要综合性人才,单纯的理论人才和财务处理人才终将被淘汰。很多高职院校将会计教学当做一门手账教学课堂,忽视了会计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的联系与共通性。
(二)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都是理论课程,教学模式依旧为传统的讲台授课方式,教师讲课,学生听讲,单靠这种教学模式无法将会计基础理论与实际会计业务相联系,也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共鸣。在“互联网+”背景下,虽然有些教师开始借助互联网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课堂,但是只通过照片、PPT等形式也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财务处理的步骤与方法,过于强人所难[1]。还有些教师教学案例选择不合理,忽视了教学案例的真实性与借鉴性。
(三)会计教学内容脱离实务
在高职院校会计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实际教学的重要性,导致会计教学脱离实务。但是,很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教材依旧使用传统的教材,教材内容过于老旧,教材理念等脱离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大部分高职院校将考试作为学生评价的主要导向,依旧把《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教材[2]。这种会计教学严重脱离实务,没有整体认识会计专业,课程课时分配严重不合理,对于财务报表分析编制、企业财务控制等方面教学课时设置很少,忽略了当今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的要求。
二、“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会计教学变革分析
(一)重新定义会计教学目标
21世纪是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是互联网技术变革的时代。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高职院校应重新定位教学目标,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做出正确合理的教学改革。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共享型社会,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教学资源的共享,将共享学习与交流作为教学目标向导,不断更新会计专业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会计专业学生的思维模式,引领会计行业的变革。高职院校应重视会计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与提升,增强学生的会计知识储备,让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站稳脚。
(二)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与方法
会计专业教学基础课知识内容复杂,基础会计学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基础课之一,其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因此,教师应分析课程本质,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开展会计专业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小组学习法、角色扮演法,还可以实施慕课或者翻转课堂,将学生转变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认清自己的课堂地位,正确引导学生开展课堂学习。只有将“教”与“做”有机结合在一起,才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问题的眼睛,让学生自行去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寓教于乐,提升高职生对会计专业的感知力,培养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三)优化课程结构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越来越丰富,会计教学知识已经不再单一,因此,会计教学内容应与其他学科内容相结合,优化会计专业课程结构。首先,会计课程设计应结合市场行情的变化而变化,在教学中加入会计环境教学,让学生了解当今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与现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除此之外,高职会计教育应逐渐走向开放式教学,教材内容应多元化,教学模式应多元化。最后,学校还应开设会计网络课程,设计会计公开课,构建并完善高职院校会计教育网络平台,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与资源,优化会计课程架构。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应鼓励会计专业教师走出去,学习借鉴其他学校优秀的教学理念与模式,转换高职会计教师的思维意识。开展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聘请优秀专业的企业人才来校开展会计讲座等,不断拓展高职会计教育师资队伍力量。学校还可以建立“高职院校财务共享区域”和“高职院校云会计”平台,把会计实际教学与企业工作相结合,让高职院校变为企业练兵的训练基地。
结语: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浪潮的推动下,我国高职院校会计教学出现一些弊端,会计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因此,高职院校与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定位,优化教学模式与方法,科学合理设置课程结构,提高高职院校师资力量,为我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综合型会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