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人格心理学的学科地位

2019-11-14王梦婵

新生代 2019年1期
关键词:层面心理学人格

王梦婵

南开大学 天津市 300071

前言

人格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格现象的学科。人格心理学是对“人”这个独特物种的全面概括,需要从宏观上整体对“人”进行定义,需要拓展和形成“元理论”,再进一步统领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人格心理学研究的统合目标是,界定理想人格,即基于一定文化背景下人格的理想模式的界定。研究普通心理学不难发现,其将人格解释为“静态的心理系统”加上“动态的心理过程”。这也就是为什么人格心理学一直以来作为心理学,甚至普通心理学的次级学科而存在。在进行人格心理学研究时,基本上也是采用基础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其得出的结论一般也多为心理过程的研究结论。用“一些分散工作的总和”来说也不为过。因此,当前人格心理学的研究现状是,基本上服从于其上级学科基本心理学研究派别,而又各行其是。这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给人类心理学的深入研究带来了严重的阻力。为了繁荣人格心理学,研究工作不应只停留在心理过程的“分散工作”,而应该借助已有的资源和研究成果,逐渐建立并形成该学科的研究系统框架和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色。

一、心理学一直延续的学科框架

信息时代的发展、多样性的社会历史背景,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越来越重视文化这一要素给人的心理行为所带来的影响。传统的科学主义的“普世价值观”的地位受到了一定挑战。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的学科。作为一个一级学科,心理学是内容覆盖面广且及其复杂得。它理论众多,应用面大。在进行人格心理学研究时,基本上也是采用基础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其得出的结论一般也多为心理过程的研究结论。用“一些分散工作的总和”来说也不为过。一直以来,心理学的学科框架主要包含四个层面的内容:

(一)物质基础层面

物质基础层面聚焦于心理现象产生的物质载体的规律,像认知神经科学就属于这个层面。

(二)基本理论层面

基本理论层面更加关注对于人的各个侧面的心理现象的理论解释,包含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四个分支。这四个分支从“正常和异常”、“总体和阶段”、“个体和社会”三个维度进行全方位的心理行为规律的探索,目前已经形成完善的研究体系。具体来说:(1)普通心理学,顾名思义,研究对象是正常成人个体的基本心理现象,比如认识、人格、意志、情绪等;(2)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婴儿期、幼儿期到青年期、中年期再到老年期各个发展阶段的基本心理规律;(3)普通心理学研究社会认知、态度、行为等社会环境中个人或群体的心理规律;(4)变态心理学研究譬如精神分裂、人格障碍或者神经症等异常心理是怎么产生的,有什么规律。

(三)研究方法层面

在研究方法层面,不是聚焦于某些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规律,而是题心理学相关研究提供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比如心理测量、统计心理学或者实验心理学等等。

(四)应用领域层面

应用领域层面更多的是探讨心理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应用,简言之,就是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如何应用到具体的学科,使其基本理论能够服务于人类行为及社会行为研究。比如与教育学交叉形成了教育心理学研究教学教育过程的心理现象,提高教学效果;与管理学交叉形成的管理心理学为企业管理、团队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支持等等。类似的,司法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广告心理学、营销心理学等等,也是与心理学交叉的产物,其能更好的为相关领域的工作提供帮助。

在这样的分类中,几乎找不到人格心理学的位置。应该说,人格心理学早已被当做普通心理学的次级学科包含进去了,它简单地将其解释为一个正常成人个体的基本心理现象中的一种——静态现象。因此,人格心理学的理论结构及研究成果等,都归入普通心理学分支。

二、人格心理学应是对“人”的全面概括

站在世界的基本现象看,统合起来不过是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而从学科的分类角度上看,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则组成了自然学科、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三个学科群。其中,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比较纯粹,前者针对的是物质现象,后者针对的是精神现象;而社会学科是通过自然科学地犯法研究物质与精神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人类社会行为的规律。可见,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统合点就在于“人”。因此,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且不论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面,我们发现,正式由于人这个智慧生物,才赋予了万物“意义”,而这个“意义”也只能产生于“人”。所以,一切学科讨论、科学研究,究其根本,都是为了能为人所用,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于这个世界生存而存在。

心理学的一切研究,都离不开“人的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这一辩证基点,因此,心理学必将具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两重属性。心理科学作为一门科学,其研究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心理学对人的直接研究涉及三个基本问题:(1)人的精神现象如何由人的物质载体产生;(2)精神现象的规律是什么;(3)人自身是如何察觉到自己这个个体以及自己的精神现象。心理学将人分成各个部分进行研究,也是建立在这三个基本问题的基础上,这些部分就是我们通常说到的神经系统、记忆、感觉、知觉、思维、注意、想象、需求、动机、言语、性格、气质价值观、态度、能力、自我意识、这种分解分类思维是向西方哲学基本逻辑主义思路学习,严格遵循其分析路径。人是一个“整体”,“分”开去研究再将其“合”起来,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人。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分”只是为了更好地探索人的内在规律,如果研究止步于此,就不能对“人”这个整体的统合把握,就无法真正了解“人”。这其中,最能代表人的整体的,非人格莫属。因此,心理学无论将人分为多少部分,最终都必将统合在“人格”这了概念中。

仔细研究目前几十种对人格的定义不难发现,尽管每个定义有各自的侧重点,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从整体上对这一概念进行描述。因此,人格心理学不应处于普通心理学的分支,而应是对整个心理学的统合,对人从整体上下定义,引导心理学科的研究方向。然而,目前该学科的发展并没有下这一结论。虽然也有不少学者不断做出这方面的努力,但是收效胜微。

三、理想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统合目标

人格心理学着眼于从整体上对人进行全面概括。其概括方式毫无疑问,就是人格的完满状态,或者说最适合生存的理想人格模式。这个理想人格模式,就是“理想人格”。

目前国内外关于人格理论的研究中,都或多或少地提出了“理想人格”模式:(1)G·Allport—健康人格特征;(2)Maslow—自我实现人格特征;F(3)Tupes,Christal—“大五”人格模式(4)reud—“三我”协调人格模式;(5)Seligma等—24中积极人格模式。以上这些人格模式理所当然是在其理论基础上对人格的完满状态的定义。但是,无异于人格心理学研究困境,一直以来都是分散的。同时,这些人格模式都是在各学者自己的研究范式上产生的,也是基于科学主义、逻辑分解分析产生的。然而,科学主义在心理学研究上也产生了一些偏差,具体表现在:(1)忽视人的意义内涵,将心理现象客观化,偏离了人性;(2)片面追求“普适性”而忽略了人的个体差异;(3)盲目崇拜方法和技术,导师理论严重脱离实际,加重了心理学研究的困境。在这方面,文化取向,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主义观点给心理学的发展、从整体上完整把握人性,带来很大帮助。

信息时代的发展、多样性的社会历史背景,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越来越重视文化这一要素给人的心理行为所带来的影响。传统的科学主义的“普世价值观”的地位受到了一定挑战。我们不难发现,在之前,人格与文化的关系是以“文化中的人格”为基础的“特质心理学观”,而现在,不在是一直独秀了,而是转变为一个平分秋色的局面——基于“人格中的文化”的“文化心理学观”。比如,像崔红、王登峰等学者就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从中国词汇分类得到“大七”人格结构,这一结论目前已经得到很大心理学家的验证(跨文化情境)。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文化差异给人格带来的影响。我们不烦回到心理学研究人的基点上看,人是存在于文化中的,人和人都不可能脱离其所在的文化环境而存在。文化的功能,不仅仅规定了人的行为方式,同时也规定了人的理想状态。因此,“理想人格”的目标就不能离开其文化背景来定义。不同文化环境对“理想人格”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尤其是中西方文化差异明显,在此差异基础上得出的多样化的“理想人格”模式,对于人格心理学乃至心理学对于“人”的把握提供了很多帮助。同时,多样化的“理想人格”模式也有助于人格心理学形成其元理论,推动其成为一门统合学科。

猜你喜欢

层面心理学人格
铸造人格之鼎:文化育人三合一本质讨论
“没有用”的心理学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基于选项层面的认知诊断非参数方法*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何清华:邂逅心理学
跟踪导练(二)5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选择!
打喷嚏个性心理学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