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新“三会一课”形式激发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研究

2019-11-14吴金霞宁夏警官职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35期
关键词:三会一课生机活力

■吴金霞/宁夏警官职业学院

一、前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

在高校如何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创新“三会一课”形式,激发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推动高校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引导师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成为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及夯实党对高校领导的重要命题。

二、在高校创新“三会一课”形式、激发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的重要意义

党的长期实践证明,“三会一课”制度是我们党注重思想建党、严密党的组织、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鲜明体现和制度安排,“三会一课”也是党组织生活的基本形式,是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监督的主要途径。高校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同时作为意识形态主阵地要以“三会一课”制度为抓手,筑牢师生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当前各高校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创新“三会一课”形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如“三会一课”质量不高、思想不重视、内容载体不够丰富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三会一课”制度的组织性、制度性和严肃性不强,不同程度削弱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及对党员教育监督和管理作用的发挥,同时,严重影响了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发挥及高校党建整体工作质量的提升。创新高校“三会一课”形式,激发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不仅有利于夯实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还对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

三、高校在创新“三会一课”形式、激发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中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通过查阅国内十几所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三会一课”相关情况,并阅读知网相关论文,还与区内几所高校的基层党组织面对面交流,对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三会一课”开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从当前情况来看,许多高校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执行虽然整体良好,但开展形式上仍然存在一些亟待改进解决的问题。一是对创新“三会一课”形式思想认识不到位。高校基层党组织通过“三会一课”制度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时传达给广大党员,使他们坚定政治信仰,积极宣传践行党的各项部署要求,坚定为党育人的信念,鼓舞斗志,凝聚人心。但一些高校基层党组织对“三会一课”制度思想上不重视。从基层支部书记的角度来看,有的支部书记存在“本领恐慌”,安排“三会一课”要么仅为完成任务应付检查;要么把“三会一课”当“箩筐”,教学科研工作会、部门任务布置会等都往里装;要么召开的“三会一课”吸引力不足,提不起党员兴趣;要么学习形式单一,照搬理论专著、政策文件。从党员的角度看,有的党员党性意识淡薄,把“三会一课”当“负担”,不愿参加组织生活;有的党员认为干好业务工作就行了,政治理论学习务虚工作,不重要。思想认识的不到位,导致行动执行与落实不到位,不仅使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三会一课”制度出现了形式化、表面化的倾向,政治理论学习层次不高,思想引领作用薄弱,而且致使党内政治生活质量不高,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不足。二是“三会一课”载体创新不丰富。时代与时俱进,理论与时俱进,“三会一课”制度也要与时俱进。“三会一课”制度创新必须借助各种载体,还需与业务工作融合。但在实践工作中,一些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大会仍然是“读读报纸、念念文件、看看视频;支委会还是支部书记唱“主角”,其他支委当“听众”;甚至党课基本上都是讲课人的“填鸭式”的教育,读课件,讲政策,内容较为枯燥。借助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大型节日念活动等载体开展“三会一课”较少,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不高,党组织缺乏生机活力。三是“三会一课”内容安排不对标。调研组认为,要想使“三会一课”有质量,党组织就要精心安排“三会一课”的内容,努力做到既使党员受教育,又使党员感兴趣,真正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但在调研中,一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三会一课”内容跟不上党员需求的情况普遍存在。许多高校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开展没有实质性内容,毫无规划设计,为了召开会议而召开会议,甚至以业务工作繁忙为由,不能严格遵守“三会一课”制度,更有甚者,有的基层党组织在进行完简单的政治学习后,只顾安排布置业务工作,而不是将“三会一课”与业务工作互促融合,还美其名曰“一举两得”。无形中冲淡了“三会一课”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制度的严肃性,影响了党组织政治作用的发挥。

四、高校创新“三会一课”形式,激发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的对策

调研组认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只有高度重视,不断推进“三会一课”形式和内容创新,才能全面激发党组织生机活力。一是要提振思想。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党支部要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议,党员必须要参加党员大会、党小组会议和上党课。这对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作出了制度安排,“三会一课”必须持之以恒地坚持。高校是师生施展才干的舞台,高校基层党组织书记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并坚决执行“三会一课”制度,要把“三会一课”的开展情况作为支部书记的主体责任放在心上,落实到管理服务师生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全体党员师生要树立党员的主体意识,树牢自己的党员身份,主动自觉参加“三会一课”,通过“三会一课”强化入党初心,进行党性锻炼,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要丰富载体。“三会一课”要焕发出新活力,必须在坚持的前提下创新,利用各种载体尤其要善于利用微信、QQ、微博、抖音等新媒体。譬如,高校基层党组织可以建立“党员之家”微信群,用微课堂、微视频等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推送政治学习的相关内容,让党员能随时随地了解党的思想和主张、国家的大政方针。此外,也可以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国庆节等重大节日举办相关纪念活动、参加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组织先进人物榜样学习等形式,提升党员干事创业激情,强化党员的爱党爱国情怀,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三是要考量内容。只有赋予实质性的内容,才能更好的解决“船”与“桥”的问题,提高“三会一课”的吸引力。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坚持“党员关心什么就回应什么”的原则,主动开展党员需求调查,结合实际确定“三会一课”的主题和内容,确保“三会一课”靶向对标、精准施策。既要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还要推动“三会一课”与学校、学院、学科、专业发展的紧密结合,与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与师生生活、成长成才紧密结合,真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同时,积极探索“课题组+党小组”、“教研室+党小组”、“教学名师团队+党小组”等模式,构建党建和业务互促共融、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形成基层党组织全体党员“争先恐后当先进、群策群力促发展”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五、结语

“三会一课”作为党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载体,对于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承担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高校,更要强化执行、推进创新,切实推动“三会一课”提质增效,为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确保高校党建工作质量加油助力,更好地担负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三会一课生机活力
一叶知冬,孕育新的生机与希望
让阳台焕发生机
活力
生机暗涌
加强和改进“三会一课”,哪些原则不能丟
“三会一课”: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必修课”
“三会一课”制度的渊源与发展脉络
浅议提升党支部“三会一课”质量的方法途径
改制增添活力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