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课程建设
2019-11-14■
■
从进入信息化社会伊始到中央提出互联网+理念,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互动分享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应运而生,用户即是编辑、个体即是网络原点,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教育行业业已被卷入互联网大潮。因此,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适应更强交互性的互联网时代,是巩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丰富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重要举措。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平台主要有专题网站型、教育资源共享型和网络课程型三类。专题网站主要是党的最新理论、形势与政策教育、时事热点等,教育资源共享型多为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则是以创建交互式、学习型功能为主导的网络教学平台为基础,通过网络技术呈现的某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活动的总和,主要由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和按一定教学策略、教学目标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两部分组成。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一马克思主义指导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修课程,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思政课更是改造学生主观世界的课程,对构建学生正确的世界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面对网络上纷繁多元的价值观、文化思潮,急需同一个战场上的正面对抗者,因此具有强思想培塑能力的思想政治课应该突出网络优势,继续发挥主渠道功能。
网络课程建设在教学方式上强化互动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以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为指导,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但是,马克思主义灌输论并不是把灌输对象当作消极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坚持灌输的主导性与灌输对象主体性的统一”。网络课程的互动性正能够补充和深化主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主导和主体统一。学生依托交互式、学习型的网络学习平台,通过具有完备教学内容、教学安排、教学设计等系列学习过程,在自身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主动进行知识和意义构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时间、兴趣、需要选择任一学习步骤,这时教师成为学习过程中的或隐性或显性的合作者、推进者和引导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而言,既有主课堂灌输的理论保证,又有学生主导的新型模式;既巩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还发挥了“翻转课堂”的积极作用。
网络课程建设在教育内容上满足共享化。传统思政课的学习强调课程、班级,内容、模式、结构相对固定,以知识转移完成效果评价。然而学生与思政知识应以知识转化为目的。web2.0技术引导的个人化的学习情境,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局限于教师与学生的口传面授,评价方式的笔试演讲等,而体现为所有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拥有者和知识需求者交互共享的过程,正是知识转化的过程。学生根据需求在学习圈中发提出思想政治相关问题,如借助检索工具或者订阅工具完成知识快速获取,并满足个性化需求。而知识拥有者则可以根据需求者所发信号,自主选择提供相符知识、经验和观点等,各种学习工具,如标签、wiki,都可以实现相关知识的分类、整理和聚合。同时思想政治的所有学习者都可以通过创建学习圈、互加关注、协商讨论等形成学习共同体,实现思想政治知识在群组内的扩散与丰富。最终帮助学习者在接受知识后,内化为个人知识,并且通过评论、即时对话等共享学习成果,重构创新知识,再开启新一轮知识寻求。
网络课程建设在平台建设上适应开放性。互联网注重平台的开放性,用户因兴趣而保持较高的忠诚度。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来给人以枯燥乏味、不够生动等印象,学生对思政课兴趣不高、热情不够。而网络课程建设在时间、空间和课程体系内容结构上是可开放的,对师生的管理权限也可以是可开放的,师生皆可随时随地参与到学习和建设中来。思政网络课程可以纳入跨地区、跨国界的人员随时参与研究、讨论和交流,从而使思政教育内容具备多元文化的特点,并能够通过与其他网络平台结合,让思政教育接地气,有热度,增强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现存问题
各高校网络课程建设已取得不小成就,如大量的慕课、微课和在线课程,投放到各个公开网站一共所有网民学习,或者作为学位学历学习者的必修科目,思政方面国家精品课程也不胜枚举,覆盖面广,层次多,资源种类丰富,但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思想政治网络课程弱理念构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去中心化为显著特点,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分享各种观点。这与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以教师为中心”相抵,也成为思政教育网络课程建设进退维谷,最后落入窠臼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师在思想上不接受,技术上不熟练;二是学生思想上不重视、学习时不认真;三是课程建设前期没设计、中期没监测、后续没升级。
思想政治网络课程弱人人构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强调人人参与,使用户从“网上冲浪”到“网上造浪”,从“读”到“写”和“共同建构”,用户不只是阅读编辑后的网页,可以检索或者订阅信息,如Google、RSS订阅;用户甚至有权限进行网页编写,共享信息,如Wiki、百度百科,充分调动了用户的主观能动性。虽然各大高校皆不乏慕课、微课、视频公开课,拥有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库,但实质却是把传统课堂搬到网上,没有构建人人参与的学习环境,缺少师生交互,学生主体功能难以发挥。主要表现为:课程模块有缺失,大部分网络课程只上传授课视频,缺乏导航检索模块、交互模块、教学管理模块等,学生只能“上课”;共享功能不完备,各个高校思想政治网络课程不分上下各有千秋,全部学习无疑耗时耗力,知识转化程度较低,网络课程又与其他网络平台之间缺乏呼应,尽管教育资源充沛,仍无法形成强工具功能的学习平台,学生参与无力。
思想政治网络课程弱内容构建。互联网技术发展促使信息聚合,用户能够依据兴趣进入、加入甚至组织社群,进而每个人形成以自己为中心的信息圈。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传统课堂教育为主,网络课程主要起辅助作用,所以大多网络课程容易忽视内容构建,思政知识不能累积,每一名学习者面对的资料库无分类、扩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主要表现为,一是网络课程弱体系化,有的仅有几门,甚至一门网络课程,既没有课程体系,也没有教学体系;二是网络课程内容重复,是某一门思政课课堂再现,只有主讲教员在讲台讲课的视频;三是网络课程内容没有外延深化,缺乏教学设计,弱化了网络课程巩固、深化和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的几点意见
“大学之道,方兴未艾也,士之来学者,盖已千数”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课程建设已不是萌芽阶段,加强和改进思政教育网络课程建设,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谋划、整体布局,切实推进网络课程建设的整体提升。从师资力量塑造、学习意识培养和课程体系优化三个方面转变理念;从丰富和完善课程功能模块促进人人参与;从课程群建立、学习模式创新与学习反馈及时三个方面优化课程设计。
第一,以转变理念为先导。思政教育网络课程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需要新的教学理念作为理论基石。首先,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将传统灌输论与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新学习理论相结合,主动从传统思政教育的权威者、灌输者转变成为思想的把关者;强化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消除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恐慌与抗拒,投身网络课程建设。其次,培养学生的网络课程学习意识,提高学习要求,使学生重视并认真参与网络课程学习。最后,重视网络课程体系设计,研讨适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功能模块和内容模块,及时更新升级课程数据,维护保障课程平台,使网络课程“活”起来。
第二,以人人参与为核心。首先,丰富学生参与度高的功能模块,创建思政课网络教学情景。比如,以学生不同需求和各门思政课内容需求为主,建立教育动态滚动和检索导航,方便学生查询搜索;提供学生自主学习机制,设计学习指南、重点难点、视频阶段播放等;在效果评价方面,建设msn、email、qq等即时或延时通讯功能,建设bbs、论坛等共同协作功能确保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随时互动,有效互动。其次,完善共享功能,充实高校思想政治网络课建立资源库,强化信息检索处理功能,将各个思政教育网络平台互联,帮助学生拓展深化学习。比如,学生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门课时,可以通过检索、标签等方式比较学习北京大学与复旦大学的网络课程,对于军校学员更可以通过军地异同加深学习。同时将专题网站或精品课程通过链接、订阅的方式和课程内容结合,丰富知识量,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促进学习模式向深度转化。
第三,以课程优化为重点。首先,建立思政课网络课程群,以高校已开设“两课”为主,根据高校自身特点,辅以几门思政专业课程,如哲学史、国际关系等,课程之间互相联系,相互索引。其次,以课程内容为基点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立体表,一改信息导航、课堂学习、交互学习、教学管理、效果评价线性结构,容纳多种学习模式:讲授型模式、自主学习型模式、问题型学习模式、互相协作型模式,符合学生的个体需求。比如,学习素质较高的学生可以直接通过导航检索使用交互学习功能,进行问题探讨或者专题研究,甚至进入其他课程拓展深入学习,问题学习、自主学习和互相研讨型的复合呈现;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可以再完成课堂学习之后,再通过交互功能进行询问、答疑,最后得到教师在线反馈、效果评价,从而巩固所学,这既可以保证传统课堂教学稳定性,又实现了个体化需求。
综上,通过针对当前网络课程问题进行改良创新,能够实现课程质量稳步提升,增强学生获得感;持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实效性;建立全国交流平台,增强宣传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