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深处“淡出”:评追忆购书文两篇
2019-11-14■
■
浙江省台州市白云中学
阿来《词典的故事》与钟叔河《买旧书》这两篇文章都是回忆购书经历。两篇作品所叙故事的背景都同属于物质生活极度凋敝和精神极度匮乏的年代。书荒年代,书籍像是一扇窗子,屋内的人儿总是遥望窗外的天空,遐想着宏大无垠的外世界。对一本词典的渴慕,对一本旧书的淘买;那一双乞求的眼神,那一次得书的窃喜;这满载对知识的珍重,这裹挟对变迁的感慨……而今看来,是那样“遥远”,又是那么“单纯”;遥远得“惹人羡慕”,单纯得“令人心疼”。
对于阅历丰厚的作家,大多是洗尽了铅华,行文笔调看似平常随意,实则是经受磨难后的看淡尘劳、平淡如水的生活哲学与“让事实说话,不饰雕琢”的朴实文风。对于这样的文风,个人以为,大体有两种解读风格:一种为“打破沙锅问到底”式的“纵向”研读;一种为“海阔天空任鸟飞”式的“横向”研读。本文尝试用后一种方式打开文本研读路径。
一、《词典的故事》:永葆对书好奇与珍重之感
作品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
从此,很长一段时间,我像阅读一本小说一样阅读这本词典。从此,我有了第一本自己的藏书。从此,我对于任何一本好书都怀着好奇与珍重之感。
结尾段,“从此”一词,从内容上,承接上文购买词典之事,且收束作品作结;从形式上,“从此”间隔反复出现三次,一咏再咏,一唱三叹,利于作者情感宣泄与抒发;从情感上,意在强调这本词典在我的阅读生涯上意义非凡,既是阅读生涯开端的悲喜起点,也是阅读习惯与藏书习惯的端点,更是奠定对书满怀珍视依恋、永葆期待的精神源头。
思考:为什么对于本文收尾的议论性语段采用“横向”式研读?
明确:个人认为,对于文字本身深挖不出“名堂”,或深挖之有过度牵强附会之感,可尝试采用“横向”研读。“横向”研读的主要目的是基于在了解了作者的大体写作主旨后,反刍自己,反思当下,回转过来,从“作品的书中世界”转入“读者的眼前世界”,把“作者”与“读者”对世界的认知进行“平等双向”交流。
结尾处的三句话,每一句话对我们读者而言,都是一个不小的震撼与启迪,足以另无数的读者汗颜与无地自容:
“从此,很长一段时间,我像阅读一本小说一样阅读这本词典。”试问:现如今有多少人会钟情于一本词典?不论是贫穷子弟,抑或富裕学子,有谁能有把词典当小说阅读的本事?这得需要多大的读书热情与求知欲望。现在很多人面对一册册本该百看不厌反复琢磨的经典著作却嗤之以鼻,即便是自己再喜欢的一部小说,能反复研读多遍的,定然不占多数的比例。而作者能在那么长一段时间里,能像阅读一本小说一样阅读一本词典,这是怎样的一种阅读享受?这种阅读享受对于快餐式的阅读者来说是一个无法可想的梦魇,终不可想象。
“从此,我有了第一本自己的藏书。”如果以这句话质问当今学生,想必也很是讽刺。现在的教育美其名曰“义务教育”,再过几年,高中教育也将进行所谓的“普及”,有多少可怜的孩子小小年纪进入幼儿园开始接受“学习”接受“教育”,我们不妨问问:坐在教室里的学生,有多少人能记得自己的第一本藏书?想必很多学生压根没什么藏书,因为他根本就不读书。读书是被逼无奈之举,哪来什么藏书不藏书?“藏书”到底是怎样一种感觉?对于义务教育普及几十年的中国大地,有多少学生亲历或享受过这种“藏书”的感受呢?记得笔者在命制试卷时,曾想任性地来一次,以类似《我的藏书滋味》为题,让学生写一篇写实性的文章,但终究“不敢”为之,因为深知这样做的后果是学生的“哭天抢地”。这是一种教育的悲哀!不看书,看书变成“雁过不留痕”的快餐消遣,谈什么“藏书”,那都是天方夜谭。
“从此,我对于任何一本好书都怀着好奇与珍重之感。”这句话就更值得玩味了。先谈“好奇”。世风浮躁人心骚动,一篇作品读过一遍,几乎没有再读的欲望。有些读者是典型的“高不成低不就”——言深义奥的作品,因为自己水平次,看不懂而不愿意去读;言简意赅的作品,又因为自己清高,以为看懂看不屑去读。对一本好书,永葆“好奇”,常读常新,更多时候,是奢望,也是遥想。再来谈“珍重”。这些年流行一句话: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对好书的“珍重”之情,估计就是这般的“爱屋及乌”吧!因为一部好书,会爱上一个作者,爱上一片生养作者的土地,对大地生灵充满敬畏之心,这也是一件顶奢侈的事。笔者曾打趣地说过一句话:现在是一个找“孔乙己”都不大多得的年代。阅读与写作都是一件奢侈品!
结合作品结尾段,反观自省,我们实在没有新时代人类值得“趾高气扬”的气场,有时候,我们恰恰是“物质的富足、生活的粗鄙与精神的空虚”。
二、《买旧书》:通透买书经历与人生阅历
这篇文章文风极其隐晦,极少有表明作者情感倾向性的语句,都是直陈其事为主。由于本文所叙事件,背景与现在相距甚远,为降低理解难度,笔者仍先从“求”、“买”与“拣”这一组动词切入阐述。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落后,加之政治因素,荒唐事件不甚枚举。原先奉为至上,存乎高阁的“书籍”被打入“鬼神”,充当起低贱的包裹油条等廉价物品,旧书被人弃之如敝履,醉心读书的作者本来大可借机谋得甚多旧书、好书,可惜囿于政治原因,喜好寻求旧书的作者年年被鉴定为“反动风子”,不积极“学习”,醉心腐朽没落文化而被大受批评。对于一个随处可遇旧书,不求而自可得的特殊时期,却不敢求。
到了后来,被赶出报社,到街道工厂劳作,会从不多的工资里抽出一部分钱来买旧书,买旧书的激情一直未曾减退,更有意思的是一个“抢书”的经历。为买到一本自己心慕已久的书籍,竟然使不出读书人本最为不齿的“下三滥”的骗局,蛮横从另一个买者手中夺走。买旧书的嗜好,实则是对书籍的乞求,对阅读的渴求,对精神的希求。这是一场究其实质是“买书”而其形式是“抢书”的经历。
地摊上买书的经历,缺少了本能的“心之所向”,缺少了绝妙的“偷梁换柱”,而是迫于“心之无奈”,金钱交易后又自我感叹。“拣”本有“精心拣择、挑选”之义,而此处却是被高价勒索,心存怒意而不敢言。这是一场看似“买书”实则“买尊严”的交易活动。
不敢求书之时,旧书俯拾即是;欣求好书之时,不惜信口雌黄;为护自尊之时,又不惜重金。买书的经历像极了人生的经历。人生际遇,孰对孰错,难以辩驳。也许,当自己花重金买得薄薄十几页书册时,感到书商奸诈无比,可一回思当年“抢”书的那一幕,自己又何尝“良善秉直”?也许,当旧书被世人贱用,感到“书运”多舛时,那个荒诞年代里的人儿一生遭遇又何止顺风顺水?读者静静思之,可将作者买书经历与人生际遇交相共生共参,这样会获得超乎文字表层外的大彻大悟。全文用极其平淡的语调将故事娓娓道来,不作过多“牢骚时评”,不作过多“叹时伤世”,对于自己的一切所为不避讳不护短,用真实的文风铺叙而来,另有一种庄重之风,引入思考。这既是作者对生活本真的还原,也是对读者尊重的表现,更是对写作理念的体认:写者只管用“春秋笔法”将故事一一道来,自有读者会领会其意。
这是一种写实的文风,如实且真切自如;这是一种朴实的文风,庄重且富有质感;这是一种务实的文风,客观且着眼时代;这是一种殷实的文风,饱满且言之有物。相比某些不良文风,真是当头一棒:眼下有些作者满纸华而不实,凌虚蹈空的文字,近似病态的呻吟,故弄玄虚的玩弄。这种“豪华落尽见真淳”式的文风,对于初学写作的人虽难以为之,且短期内不宜过度提倡(为避免流于肤浅,作者是“无招胜有招”,未入道者盲目学之,会落入“无的放矢”),但常常熏习此文风是大有必要的。一来,可明了“为文即为人”的写作理念;二来,可纠正当下“绮丽糜烂”之文风。